《故都的秋》参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0-11-04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  感受郁达夫的语言之美。

2、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学习“对比”手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心理,以及“秋”一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习借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美句传情,引入正文。

1.欣赏秋景图。

2、从古人写秋的文字里感悟秋天的特点。

王实甫: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毛泽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瑾: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皆缩首,助他秋菊傲秋霜。

秋天的特点:悲凉、伤感、孤寂、落寞;多姿多彩、充满豪情、坚强孤傲。

3、齐读文段。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结论: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爱得深沉,十分眷恋。

二、初读感知、介绍作者

1、朗读第一段,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

结论:清、静、悲凉。(文眼)

2、第一段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情感。

结论:向往、热爱。

3、了解作者,积累常识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失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所以他的文章总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人们评价他: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4、《病中作》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花间结净庵。

三、蜻蜓点水,找出秋景

1、请同学们花两分钟的时间找一找文中为了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描写了哪些景物?

结论: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秋果等。

2、学生总结五幅图。

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唱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三、深入文本,合作鉴赏

1、回顾概括:哪些段落描写北国的秋?分别找出故都秋景图。

明确:3-11主要是刻划了五幅画面:清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风秋雨话秋凉、秋树奇景图(也可概括为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也可概括为“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2、示范鉴赏《清晨静观图》。

这幅画面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① 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破屋”、“天色”、“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

② 作者写了哪些秋色?秋色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碧绿、青天、蓝朵。冷色调。一幅冷色的画面。冷清、悲凉。)

③ 本段又写了哪些秋声呢?用了什么写法?作者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凄清、孤独、悲凉。)

④ 在这样的清冷寂静的声色环境中,作者做了些什么?这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也给人清、静的感受,还有些许凄冷、孤独、悲凉。)

⑤ 主要从秋声、秋色两个方面分析心和境的清、静、悲凉。

3、小组合作探究其它四幅画面,每个小组探究其中一幅,合作交流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探究成果。

主要要点:

⑴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① 本段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静”。)

② 最后一句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绦,给人以清闲、落寞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清”)

③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悲凉”)

⑵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秋蝉的鸣叫有什么特点?能引起人怎样的感受?(要点: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⑶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① 作者是怎样评价北国秋雨的整体特点的?(“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② 北国秋雨“奇”在何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声音“息列索落”──静;快,利索,不拖泥带水,清爽。)

③ 秋雨“话凉”,那声音的特点有哪些?(声调──缓慢悠闲。内容──清凉,渐生凉意。环境──清净。)

④ 秋雨话凉图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悠闲、无聊、感伤、悲凉、寂寞。)

⑷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四、提头抓尾,对比品味

思考:文章只写了北国之秋么?哪些地方还写了南国之秋?为什么这样写?

1、阅读文章的第二段、倒数第二段,这两段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内容: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手法: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作用:用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2、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呢?

结尾再次提到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天,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默默,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从浓烈,敦厚,味鲜,规模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也是再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3、解题: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却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五、领悟情感,探究主题

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等方面来分析原因。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之后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具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

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2、故都的秋就真的只有清、静、悲凉?

明确:主题——悲凉心境,悲秋传统,深沉的爱国之情。

六、课后作业

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句子。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