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读书:目的和前提》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0-10-30 手机版 | ||||
第六单元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黑塞、王佐良及其作品,了解他们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2、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 3、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的力量,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文章,描述作者对读书场景的描写,感受书籍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求学之道,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的力量,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重点:1、了解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难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含义吗? 教养、涵养、素养、修养 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涵养:是指滋润养育;培养。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 素养:所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 修养: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 怎样获得教养呢? 二、写作背景 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个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在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三、作者介绍 赫尔曼黑塞,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 四、题目解说 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五、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读书的目的:获得真正的修养。 第二部分:(3-7)读书的前提:以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同时还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第三部分:(8)针对现实,提出读书建议。 六、全文分析 问题一: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课文第一段: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分析: (1)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明确: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而是为了获得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 (2)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明确:真正的修养是动态的呈现形式,它是一个努力的过程,一个又一个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它是一种生存境界而非生存手段。 问题二:黑塞倡导的是一种怎样的读书观? (1)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人民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像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作者认为: 要读杰作, 特别是阅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 (2)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象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作者认为: 要有正确的阅读的态度,要读杰作,怀着敬重之心、庄重之感,进行爱的阅 读,要花力气、下功夫,认真对待。 问题三:黑塞为什么提倡研读世界文学? 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研读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度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 问题四:黑塞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是什么? 目的:找到生活的意义。(2段) 前提: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个性或人格。(3、4段) 问题五: 王佐良读的又是什么类型的书?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享受着获得真正的修养的乐趣的? 1、地点:文华图书科学校图书馆“公书林”(详细描写) 环境: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读书:英文小说,斯蒂文生的书, 英文杂志,《星期六晚邮刊》 《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 心情:愉快。 2、地点:清华图书馆 环境:红色外表、装饰华丽、面积很大,书刊精美,灯光温馨 读书:柏拉图《对话》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 心情:新世界,一片灿烂! 3、地点: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亨福莱公爵室 环境:建筑华美、照明差、中古僧修习的遗风犹存 读书:古籍 心情:不平静——心境豁然开朗 4、地点: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 环境:建筑华美、气象万千(引用台词) 马克思常去的地方——侧写不同凡响 略写,侧外部结构 问题六 黑塞在文中说他们“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王佐良也说“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这两处“消磨”的表达效果是否一致?为什么? 明确:黑塞在文中用“泡”“消磨”,指出当今世界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做法。他们宁可“挤出时间一星期去去泡6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也不会埋头苦读。这里的“消磨”是贬义词,指的是虚度时光。与作者观点对比。 七、中心思想 《读书:目的和前提》是作者的一篇随笔。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出现了一种浮躁的心态,觉得读书是枯燥无味的、可笑的、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学会享受人生。作者对此有感而发,建议那些年轻人还是应该挤点时间看书,从自己能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逐渐培养起阅读的兴趣。文章由此阐述了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八、写作特点 1、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旁征博引,没有太强理论性。 2、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富有“理趣” 3、作为一篇议论性随笔,本文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反方法。 九、补充资料 随笔 本文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十、总结全文 关于读书,杨绛先生是这样比喻的: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多读书,读好书。读大部头,读权威性的“最有价值的书”,阅读经典,遇见更好的自己。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30字) 据悉,某图书馆由于地处市中心,经常会有乞丐拾荒者前来馆里阅读休息,周围建筑工地较多,民工也常常会进来阅读。这引起了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图书馆馆长的答复是: 下面一则文稿在文体和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 对于北京地区配送延迟的通告 尊敬的联通用户: 根据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通知,自11月20日开始至12月底,北京地区将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在此期间,发往北京的实物礼品发货及配送时间将受到影响。给您带来不便,我们非常不好意思。 感谢您对中国联通积分商城的支持与抬爱! ××年8月23日 中国联通积分商城 答案: 题目中把“对于”改成“关于”;“北京地区”句最后加上“专项行动”;“我们作常不好意思”改为“敬请谅解”;把“抬爱”改为“关爱”;文末的署名在前,日期在后。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