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八股》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0-10-27 手机版


 素养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三段式”逻辑思路和论证结构,并学会筛选信息、提取信息。

2、学习运用在对比中褒贬分明的论证方法和学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能力,能发表个性的见解。

3、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并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认识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 ,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二、背景介绍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犯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伴读],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反对党八股(节选)》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

延安整风历时三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三、文体介绍

1、文体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说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2、政论文

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凡是对时政问题进行议论说理的文章,都可以属于政论文的范畴。

政论文的特点:政论文讲求确切、严谨,富有鼓动性;词语多具宏观性,频繁使用政治术语;句型单一,连接成分少,句与句之间无明确的逻辑关系。

3、八股

八股,即八股文,也称“八比”,原为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它要求应考人读一定的书,学一定的注疏(主要是朱熹的注),按规定规格写文章,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构成,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这种八股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僵化的,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那时,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的文章和教育,也都是这种八股式的。五四运动的一个巨大功劳就是打倒了老八股,但不久,一部分资产阶级文人盲目崇洋,兜售西方教条,鲁迅先生把那些洋教条、程式化了的表现形式称为“洋八股”。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四、资料链接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革”,指事字。本义是去毛加工好的兽皮。金文的字形像一张制好的皮革,头尾俱全,中间较宽的部分是皮革;两个点是指示符号。《诗经》:“羔羊之革。”引申为“更改”“革除”义。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再如“上”“甘”“刃”都是指事字。你知道这样表示的缘由吗?

【成语链接】

革故立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同“革故鼎新”。

革新洗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这里用豹变来形容君子的长成。因为君子像豹一样,出生丑陋和普通,但是经过自己修养、求知,最终像成年的豹子一样,矫健而美丽,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

二、句之美

1.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

“难得糊涂”也是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个中滋味值得咀嚼。

品读: 这是郑板桥为自己书斋所题的对联。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下联主张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2.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苏步青

苏步青先生是著名的数学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品读: 此句是说雄心未灭而且还有新的期望,虽然白发苍苍还要去寻真理和新的辉煌。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品读: 此句表达的意思是:不要为一时的困难险阻和挫折所吓倒,要看到“沉舟”旁的“千帆过”,“病树”前头的“万木春”,损失是常有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利总是会和勇敢者在一起。

三、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6)归纳论证:也就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7)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8)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9)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1、预习思考题:

(结合思考并在书上划出层次和有关词语、句子)

  1.在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里,作者“主要和首先”反对的是什么样的文章?为什么?文章是不是短的就好呢?作者最反对的是什么?提倡的是什么?

  2.党八股式的文章,为什么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呢?其危害是什么?无产阶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3.在论述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里,作者以“对牛弹琴”作比,讥讽的是什么?以“射箭看靶子,弹琴要听众”作比,所主张的又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提出要学习语言?他主张怎样学习语言?

  5.作者认为“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是一种什么方法?他主张的是什么?

  2、词语补释:

  典故:诗词或文章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语。

  对牛弹琴:对那种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这里讽刺那些不看对象盲目地写文章的同志。

  接洽: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务,以求得协议。

  明晰:清楚;不模糊。

  檄文:古代用于晓喻、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雅观:装束、举动等外观文雅好看。雅:高尚,美好,大方。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一、梳理基本结构

(1)引论部分(提出问题):第1段,指出党八股有八大罪状

(2)本论部分(分析问题):2—9段,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论证其危害和纠正的方法  

(3)结论部分(中心论点):第10段,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二、文本解读

1、党八股有哪些罪状?一一列举。

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2、课文怎样论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先提出本段论点:“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接着分析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第一是长而空。长而空的后果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其产生原因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然后以斯大林的演说为范例,一褒一贬,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战争时期尤其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第二是短而空。先承上启下,辩证地指出短而空也不好,因为“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紧接着用长篇巨著《资本论》作为例证,并引用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明文章长短要服从内容的需要。最后得出结论: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论证方法

   这段文章总的论证方法是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但在论述具体问题时,又具有各种不同的论证特点:

例证:斯大林的演说和《资本论》。

引证:俗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对比论证:《资本论》与有些老爷的长文章。

比喻论证:长而空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3、简单说明课文论述党八股第二条罪状的论证过程和使用的论证方法

这段主要讲的是写作态度问题,分4层论述。

第1层,提出论点: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第2层,分析党八股的虚弱的本质。课文指出恶劣文风是“无赖”之后,引用鲁迅的话对这种文风进行批评,再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指出科学的东西不怕批,而党八股却害怕驳。

第3层,分析党八股的错误手段,说明写文章做演说,要有严肃的科学的态度。这一层用列举《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的方法揭露党八股的错误。

第4层,强调写文章、做演说要靠马列主义真理,小结上文。

在论述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里,作者以“对牛弹琴”作比,讥讽的是什么? 以“射箭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作比,所主张的又是什么?

“对牛弹琴”讥讽的是写文章不看对象的人。

“射箭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所主张的是写文章做演说要看对象看听众。

4、分析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划分层次,概括各层要点

第1层:指出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第2层:指出语言无味的八股调的危害性。

第3层:分析学习语言的必要性和途径,提出医治党八股语言病症的方法。

第4层:阐述作宣传工作必须学习语言

5、概括党八股第五条罪状这一段的要点。

这一段主要批判觉八股的形式主义,讲思想方法的问题。课文批判党八股滥用数字序号而没有真切的内容,这和第一条“空洞无物”有联系。在分析批判其形式主义实质的基础上,从正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紧扣整风和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意义,引出对党八股六、七、八条罪状的批判。

6、课文论述党八股第六条罪状的内容与前后文有什么联系?

这段内容主要讲写作态度和造成后果的问题,在整篇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负责任”是产生上述五条罪状的根源。“到处害人”则是它的必然结果。具体内容就是第七条罪状“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和第八条罪状“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三、合作探究

本文不但说理严谨、周密,而且语言也生动活泼,请摘录相关语句,具体说明生动活泼这一特点。

1.“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比“要由内容来决定”“要从实际出发”之类的说法更通俗、更生动 。

2.“对牛弹琴”“得胜回朝”。前者排除了原意讽刺牛的无知这一面,强调“不看对象,乱弹一气”的可笑,后者改变了赞扬替封建王朝卖命的人的原意,用以讽刺那些装腔作势而自鸣得意的人,都可以说切中肯綮而又风趣生动

3.以“懒婆娘的裹脚”比喻“长而空”的文章之令人掩鼻,以“洗脸、照镜子”比喻写文章、演说要有责任心,都很新鲜别致令人会心。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五四的白话革命,在“反对党八股”中依然回响

毛泽东在文章里幽默地把“党八股”戏称为根据地的“创作”(“谁说我们这里没有创作?”),随即“仿照八股文章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给这种文风一口气列了“八大罪状”(一、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二、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三、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四、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五、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六、不负责任,到处害人;七、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八、传播出去,祸国殃民)。把“党八股”上升到“危害革命”、“祸国殃民”高度并非毛泽东的夸张,而正是基于对五四白话革命历史功绩的体认。毛泽东写道:

“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做文章的人都用文言文。总之,那时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们的文章和教育,不论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的,教条式的。这就是老八股、老教条。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毛泽东对各种八股、教条和形式主义的警惕和抵制,首先来自他自觉地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白话革命的“极大的功绩”作为一个根本性的历史参照系。这同鲁迅周作人等终其一生都时刻警惕和提防各种封建余孽借尸还魂、睁大眼睛捕捉民国社会政治文化和国民心理中一切拒不接受新文化洗礼的污泥浊水,不遗余力地予以揭露、讽刺、挖苦和嘲笑、必欲剿灭之而后快如出一辙。反对“党八股”的斗争,是在社会革命的新阶段、在共产党组织内部进行的一场“白话革命”,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革命”。在毛泽东眼里,形形色色的“党八股”不仅仅“阻碍革命”,而且按五四白话革命的标准也是“死硬的”、“后退的”。

在毛泽东看来,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前进的总方向上,革命不是“启蒙”的否定,而是它的继承,尽管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相对于白话革命和新文化的“反动”和“倒退”仍将不断出现,不会因革命国家的意识形态建制和有效行政管理而自行消失。在毛泽东的思维里,革命应把“启蒙”内在的“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反对封建主义老八股、老教条”时迸发出来的能量、活力、自发性、创造性和崇实精神保持继承下来并充分内在化,即把它变成革命者和革命运动本身的语言风格、思维风格,进而变成一种新的认识论和道德上的自我规定;否则,革命就有可能“被一些人发展到了它的反对方面。”

意味深长的是,毛泽东并没有把这种反动因素简单地归于五四运动的外部对立面,而是称之为“五四运动消极因素的继承、继续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东西。”这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相符合,也符合当代文学理论对语言形式和文学风格内部的异化倾向的分析。

尽管毛泽东终其一生只写旧体诗,但在白话革命问题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原教旨主义者”。在自己的言语风格、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上,毛泽东始终保持高度的活力和自发性,始终没有失去鲜明的个人语言风格。毛泽东的写作是五四新文化开启的白话散文的典范之一,其文风在求实和求真的意义上是分析说理式的论证文,其特点是严肃、认真;在表述风格上则浅白易懂、生动活泼,体现出一个自觉的白话文作者所特有的敏感、灵活、讽刺性、幽默感、以及自省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再一次强调语言革命和思想解放的内在联系,把从新老八股和新老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视为中国自由独立的希望之所系。他还看到,摆脱新老八股和教条统治的努力是“革命改造路上的一个大工程”、一个长期的斗争,途中必将出现曲折和反复。在此过程中,中国人的思想有时难免从一种形式主义的束缚落入另一种形式主义的束缚中去。但对于革命者来说,这场长期的斗争无可回避,因为没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就没有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1946年毛泽东在延安枣园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作为其核心的白话革命在现实层面带来的变革经久不息、在历史时空里势如破竹,但在其语言和思维的内部,却不可避免地处在一种结构性的紧张和矛盾之中

这种紧张和矛盾的表现往往沿着自身相对自律的逻辑展开,并不总符合社会革命和思想革命的总方向及其意识形态要求和组织要求。

更具体地讲,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所开辟的历史进程范围内,有时符合“革命”和“进步”的社会要求的写作样式,在语言自觉和文学自觉的意义上,反而可能是“保守”甚至“倒退”的,表现为(如毛泽东所列举的)说别人的话、说另一个时代的话、或无视受众无的放矢。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前浪推后浪的革命运动和国家建设运动每一次都创造出新的、鲜活的语言,但也不时出现种种“文以载道”的、“党八股的”、“本本主义”的和简单粗暴的宣传式、行政式话风和文风。与此同时,一些五四白话革命的“元老”,虽然随着社会革命的展开而变成政治上的落伍者,但就单方面地恪守白话革命和启蒙理想的初衷和“原点”而言,在语言革命、文学革命、甚至一定程度在“思想革命”基本原则上,却依然能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启发和教益。周作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不仅仅是说“一只停摆的钟一天内也有两次是准时的”,而是表明了白话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刻的总体性和复杂性。它要求今天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之做出新的体认与回应。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非遗”活态传承的另一种表达:“古为今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传承需要“古为今用”为指导

无论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明确地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这里,“世代相传”的可持续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重要标志。毛泽东在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充分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审视人类文化遗产连续性。他多次发出了“要尊重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警告和呼吁:“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由此,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要“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还特别强调:“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中国历史遗留的“很多好东西……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文化遗产“要为新时代所用”。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还以全球眼光说出了向外国学习时要避免用“全盘西方”的方式割断历史的问题。中国在建立和发展自己文化的时候“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当然,这种吸收应该是“今天我们用得着的东西”,“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反映着其“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体现了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共同信仰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对历史文化继承、改造、发展的基础之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因而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世代相传”绝不是简单地把它放在博物馆中做静观“展品”式的世代相传,而且要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活态相传,才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持续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观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共同认同,并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实施和推广。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古为今用”观点,特别是一个“用”字,非常经典地概括和诠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最为核心的话题:活态传承。在新中国建立之初,1956年8月,毛泽东就非常鲜明地指出:“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其遗产观。

毛泽东的文化遗产观以及“古为今用”的方法论是在漫长的革命实践和总结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基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利用这些文化为现在服务“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古为今用”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38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历史留下的“珍贵品”,“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2年2月,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要继承“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中国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教育人民、指导战争,取得了丰硕的“古为今用”实践成果。早在1936年,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于战争中如何把握土地的得失与战略的胜利之间的关系,运用《老子》的“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的思想,提出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就运用了在中国流传很广传统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来说明在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两座大山”。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提出对于经济“是进还是退,上马还是下马,都要按照辩证法”。为了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毛泽东还特别地借用了《庄子》的《天下篇》的思想:“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来说明客观世界是处于“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的状态。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资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非常精准地做到了“古为今用”,把中国传统的思想、寓言、故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遗产观,不仅与其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和世界观有极大的关系,而且与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观有极大的关系。“毛泽东的文化心态、个性品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思想理论,无不受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影响。”从青年时代开始,毛泽东就非常提倡“学以致用”。李维汉在回忆年青时候的毛泽东说:“润之是实践家。”这种实践观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他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正是这些思想的影响,使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应该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和方法。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保护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样式,在“用”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递”,才能真正取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良好效果。我们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中所提倡的“合理利用”就与“古为今用”具有相通的意味。当下特别倡导的生产性保护方式,更是通过非常具体的生产实践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直接融入了当下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之中,更体现了“用”的意义。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更应该在“用”字上下功夫,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23〕。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样式,对于它的保护和传承更需要我们在当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运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并在保护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