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师说》优秀导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0-10-23 手机版


 【学习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文言文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到的作用。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3.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认识到本文的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5.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习惯。

【知识导学】

1.作者介绍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文言现象整理】

1.读准字音(注意后面多音或形近字)

李蟠(pán) 巫(wū)医  针砭(biān) 阿谀(yǘ) 郯子(tán) 苌弘 (cháng) 师襄(xiāng)            

句读dòu—读书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老聃dān—冉rǎn

【预习检测】文言现象整理: 

1、列出课文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并解释意义

2.古今义对比整理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今义: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   ;今义: 

(5)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 

(6)今之众人

古义:    ;今义: 

(7)小学而大遗

古义: 

今义: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整理

(2)之     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整理

(3)其     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整理

【文本研读】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教师的职责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④择师的标准。

⑤从师的原则。

第二段: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②“师道”指什么?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第三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

第四段: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论证方法上有有什么特点?。

  3.本文显著的论证方法是?

四、写一段文字,表现出本文的意义所在。

答案:

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1 师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文本研读】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明确:“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明确:“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明确:“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三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第四段: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三、写一段文字,谈本文的意义所在。

提示:要紧紧扣住主题,也要联系实际。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