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导学案(教师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0-10-20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赏析本文的论述技巧,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

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思考作者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典型的文言文言知识。

2.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学法指导:

诵读、品析、探究

教学步骤 :

一、按照思维导图内容,完成预习

二、助读链接

1.知人论世

⑴作者简介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国、秦国、楚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学习,重视教育的作用。

⑵《荀子》简介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⑶荀子名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修身》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

公生明,偏生暗。——《不苟》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中(  )绳   参省(    )   须臾(  )   跂(  )望

磨砺(  )  镂(  )刻        跬(  )步

1.zhòng cān xǐng yú qǐ lì lòu kuǐ

2.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学不可以已(       )               木直中绳(       )

虽有槁暴(       )    金就砺则利(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吾尝跂而望矣(       )

声非加疾也(       )    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       )

锲而舍之(       )    蚓无爪牙之利(       )

2.停止 合乎 通“又” 变得锋利 明达 提起脚后跟 强,指声音宏大 借助 游水 横渡 雕刻 爪子和牙齿

四、诵读感知

1.自由诵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2、3、4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3.根据文本内容,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五、知识梳理

1.指出各句中的通假字。

(1) 使之然也     通     

(2)虽有槁暴     通         通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4)君子生非异也     通     

2.解释一词多义。

(1)生

①君子生非异也(       )

②蛟龙生焉(       )

(2)一

①骐骥一跃(       )

②用心一也(       )

3.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3)登高而招(       )

(4)积善成德(       )

4.判断文言句式并翻译句子。

(1)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5.解释成语。

(1)青出于蓝:                                               

(2)锲而不舍:                                               

六、文本探究

1.本文除直接写到学习的句子外,多为比喻,用生活事物或现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比喻,让生硬的说教显得自然易于接受,请举例说明。

①“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②用“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③“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④文章第四段论述学习应采取的正确方法和态度: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2.本文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导图提示:

2.①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论证结构严谨。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分段论证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②本文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类比,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 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③本文论证灵活多样。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④本文语言形象生动,整饬有文采。大量比喻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同时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3.荀子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而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者是否矛盾?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3.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方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现实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

4.运用比喻说理的方式,写一段文字,阐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4.习作示例:

①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者,自如苍劲直松柏,立于悬崖之边,却竭尽全力汲取养分。它们点滴艰苦地积累,不知不觉其纹理已然致密紧实。唯其内充盈饱满,方能以傲然独立之姿,长久立于世界之巅,供世人瞻仰。

而内心空虚者,当如千年枯胡杨,尽管外表散发着历史的沧桑感,内部却早已空洞,轻轻一敲,唯听见其空虚的回音。从来没有积累过,内心空无一物,灵魂没有质感,终会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逝,不复存在。

②人之初生,若宣纸那般洁净、纯白,令人赞叹。久而久之,或许是厌烦了宣纸的单调,再也没有人关注它的纯白,而是耻笑它的空白。然而当人遇上诗书,在诗书的世界中畅游,就仿佛宣纸遇上墨,点滴浸透,深入灵魂。于是,墨于白纸上勾勒优雅的曲线,诗书在灵魂间描摹恬静的轮廓;墨迹在白纸上旋转、跳跃,带着淡淡的墨香气息,诗书在灵魂间舞蹈、流连,渲染浓浓的书卷气息;再点上几滴《春秋》卷中的朱砂红,轻抹几许《离骚》曲中的青翠绿,添描一片《诗经》歌中的湖水蓝。宣纸不再单调,终成一幅大气壮阔的水墨山水画;而灵魂亦不再空白,而是以绚丽高雅的姿态缭绕着书卷中的缕缕墨香,优雅地映耀着人生路漫。

③人读书,犹如海绵吸水,读的书越多,自身的知识越丰富,则越有重量。而知识的沉淀会改变人的气质,这种气质由内而生,是饱览群书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像一坛陈年老酒,不由自主地散发出醇香的气息。书法家经过长期的苦练,自会写就一手绝妙的书法;小说家经过多年的积累,当能创作一篇绝世的佳作;音乐家经过长久的积淀,自能演奏一曲空前的乐章;我们经过诗书的浸润,便自然会变得风雅。

七、当堂训练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輮(róu)以为轮        金就砺(lì)       智(zhì)明       中绳(zhóng)

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         驽(nú)马        参省(xǐng)

C.善假(jià)于物        跬(kuǐ)步        金石可镂(1òu)   靛青(diàn)

D.跂(qǐ)而望           骐骥(jì)         爪(zhǎo)牙      蛟龙(jiāo)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A.快、迅速     B.强、猛烈         C.痛恨              D.小病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在句后填写相应的用法的序号。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    )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⑥蟹六跪而二螯        (    )

5.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用心一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                  D.我输与城北徐公美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完全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B.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可有可无。

C.作者在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学贵积累,学贵坚持以及用心专一的道理。

D.本文善于运用比喻,“比喻代议”“寓议于喻”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大部分为战国末期思想家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本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是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质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为“君子”一词籁予了道德的含义,如本课“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部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C.“骥骥”是骏马的别称。骏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

D.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蹉”,即半步,跨出两脚为“步”。

10.默写填空

⑴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⑵《荀子劝学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

⑶《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⑷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如《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说“                         ,                        ”。

⑸在《劝学》一文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而且不会反弹的语句是:                 ,                 ,                    。   

⑹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1.D。A.知明  中绳(zhòng);B.虽有槁暴(pù);C.善假(jiǎ)于物

2.C。知-智  生-性  有-又

3.(1)C  (2)B (3)B  (4)C  (5)D

4.①c  ②b  ③f  ④d  ⑤f  ⑥a  

5.B。①代指青色;⑤代指冰;⑥代指我。

6.B。A.广泛学习;C.因为,心思;D.爪子和牙齿。

7.C。都是定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B.状语后置句;D.状语后置句。

8.B。“思考则可有可无”错。

9.C.。“赤兔”“的卢”都只是古代名马的名字,并非骏马的别称。

10.⑴学不可以已  ⑵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⑶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⑷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⑸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八、名家助读

《劝学》之美

陈小花

荀子的《劝学》,是儒家经典重要篇目之一。它因其重要的美学价值、教学价值及借鉴价值仍被后人珍视,至今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每当我与学生一起分享这篇文章时,我都会有常读常新之感!因为《劝学》不仅向我们阐述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更给人以恒久而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为:思想之美、逻辑之美、修辞之美!

一、思想之美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即使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思想主张上有时也大相径庭。如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孟子提出“人性善”论,而荀子却提出“人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正因为此,人一定要通过学习来改造自我。所以,荀子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这就有了《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那么,荀子劝勉人们学习什么呢?笔者在一线教书几年发现,这篇文章中“学”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或者误读,以为“学”的是科学文化知识,其实这不符合荀子本意。《劝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引导人们加强品德的修养,从而达到君子的标准。文章开篇写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一句中,“君子”二字不是可有可无的。“君子”二字说明“学不可以已”不是作者说出来而是“君子”说出来的。这样说既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又指出这句话是有来历,有权威性、有理想性。“学不可以已”是君子团体的意识,而并非荀子的主观臆造。从《劝学》篇后文,荀子谈及“学”时说“其义则始乎士,终乎为圣人”也可见荀子希望人们通过学习成为君子,进而追求更高的圣人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目标的关照下,荀子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荀子认为学习的意义重大,学习者应当不断修身养性,形成美好的人格,他认为只有经过“博学”“日参省乎己”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接着,荀子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况说明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即“善假于物”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根据这个推论,荀子认为君子的本性跟普通人没什么不同,而君子能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些都谈及君子的学习。而文中第四段,荀子接着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荀子勉励人们学习的是品德。人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学习的是品德,对品德的完善,是一切学习的起点,也是成为君子的必经之路。从《劝学》后文,荀子引用《诗经》中《尸鸠》得出“故君子结于一也”的结论也可见荀子勉励人们以贤人君子为榜样,始终如一,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所以,《劝学》是对孔子关于“君子”修养的进一步阐发,它强调了君子立言行教的重要性。荀子用他宏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胸襟,论述了一个人品行修养的永恒话题,这正是本文思想美之体现。

二、逻辑之美

《劝学》的逻辑之美,体现在作者用形象而独特的方式,严密而生动的思维逻辑完成了抽象命题“学不可以已”的完美性论证。

《劝学》中“藏”着的三段论推理体现了古人强大的思辨能力!文章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是什么”)。第二段,作者用“青于蓝”、“寒于水”的例子论证“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又用“木受绳直”“鞣以为轮”“金就砺利”论证“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由物及人,作者推理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学习的意义重大,所以“学不可以已”。接着第三段,作者首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论证“学”重于“思”。然后用五个比喻句阐明在“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的情况下为何能“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原因在于“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便是“善假于物”的良好效果。在此,作者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见,学习的作用之大,所以“学不可以已”。(二三段阐述“为什么”)。文章第四段,作者用十个比喻句,通过“成山”“兴风雨”“成渊”“生蛟龙”的正面论述;又通过“骐骥”、“驽马”、“朽木”“金石”、“蚯蚓”“螃蟹”的对比,分别论证了学习应有的态度与方法:积累、坚持、专一(第四段阐述“怎么办”)。

《劝学》全篇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根本性问题。整篇文章环环相扣,逻辑之美是本文论证的灵魂,而形象及效果是它的“肌肤、筋络”。应当说,《劝学》“逻辑之美”担当了“最底层思辨力”的作用。

三、修辞之美

一般来说说理性强的文章,若驾驭不好,极易流于单调、乏味,而《劝学》却生动有趣,在于其比喻、排比、对比之美。

《劝学》全文比喻纵横,且这些比喻都是关乎人类生产生活和生物活动的“活”比喻。如关于人类生产活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使之然也。”一句,作者通过生活中“弯木可以变直、直木可以变曲、金属可以变锋利”的经验把“学习”这一深奥的道理说得生动而无学究气。又如关于生物活动的比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一句,作者通过观察蚯蚓与螃蟹不同的活动,轻而易举地说明了学习要专一的道理。此外,我们在朗读此文时,有琅琅上口之感,是因其有大量的排比句式。这些排比句形成了文章气势,使文章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至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性流动其中。可见,《劝学》中丰富而充沛的“修辞之美”,使全篇生机勃勃,也是古人探索世界,发现世界的生动体现!

总之,《劝学》因其思想之美、逻辑之美、修辞之美而具有了恒久的生机。今天我们阅读与学习它仍能感到荀子的“睿智”与“人气”!今天,我们阅读它,能丰富我们对此文写作智慧的认识;今天,我们学习它,有助于提升我们古为今用的能力!这便是经典恒久的美感!

(选自《新作文 新教研》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