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20-10-05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教学感受诗人的情感美。

2利用学习学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诗歌的整体美。

3通过语言品味领悟形象美。

重点与难点:

1.感受诗歌悲剧美,鉴赏诗歌描声艺术是重点;

2.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本诗的难点。

学法指导:感悟阅读、体悟感知、涵泳理解,体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雅学士,一个山野樵夫,演绎了一曲音乐传奇;一千多你啊你按,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用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绝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悠悠的浔阳江边,瑟瑟秋风中,一个美丽忧伤的故事便诞生了,一直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琵琶行》,体味诗人的情感和心灵。

二、作者介绍、解题:

1.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但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则“独善其身”。 

三、师生研读,教师点拨

第一部分 

导入:总结上节课所学,由琵琶声入手,伴随着琵琶声一起走进诗人和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朗读第一段,在文中找到第一次提到琵琶声的的句子,并考虑诗人在什么情境下听到的琵琶声?想象此时的琵琶声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二部分   重点解读琵琶声

诵读第二段,把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体会每一段乐曲中演奏者的情感,并说出思考过程。

分成四部乐曲

序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悲凉伤感

第一乐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欢乐愉快

第二乐曲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幽愁暗恨

第三乐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悲愤不平

第三部分 了解琵琶女身世

找同学示范朗读第三段,思考琵琶女的情感变化和琵琶女身世遭遇是如何对应的?(用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再次解读琵琶女的演奏)

琵琶女的情感                    琵琶女的身世

悲凉伤感                      深夜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欢乐愉快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幽愁暗恨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故。

悲愤不平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寒。

琵琶声表达出演奏者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是演奏者身世遭遇的写照。

第四部分:解读青衫泪

齐读第四段,把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诗人身世遭遇进行对照,理解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时理解塑造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的现实意义。

琵琶女                                             诗人

京城女     -------         身份       -------          京城官

色艺双全   -------         昔日       -------         才权并重

独守空船   -------         今日       -------         谪居卧病

受侮辱的艺人形象                           受排挤的知识分子形象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青衫泪因怜人悲己的两重感情交融在一起积累沉淀而成,这泪水既是对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重利薄情、重色轻才的控诉。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

总结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把握诗人的行文思路,有利于充分把握诗人情感,更有利于课文的背诵。

三次琵琶声:先是诗人送客听到第一次琵琶声,第二次请出琵琶女为自己弹奏一曲,弹奏结束后琵琶女又说了自己的身世经历,诗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动,也叙述了自己的经历,第三次再请琵琶女弹奏,为她翻作《琵琶行》。

每段之间都有对应 。 第二段演奏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每一段乐曲表达琵琶女不同的情感对应着第三段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的变化,琵琶女的遭遇又是和第四段诗人的遭遇相对应的。

三、课后拓展

《琵琶行》《李凭箜篌行》中的音乐异趣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摹写音乐,同中有异。白居易和李贺两位名家都善于化无形的音乐为有形的可感的物象,以声喻声,借助一系 列比喻唤起读者对乐声的联想和想象,再造听觉形象,令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琵琶行》写音乐:“大弦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盘。”将音乐声比之于急雨、私语、大小珍珠坠落玉盘的音响,这音乐何等美妙,诗中还运用“间关莺语”、“幽咽泉流”喻曲调流转和凝涩,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喻曲调高亢雄壮激越。描写声音,淋漓尽致。李贺也用比喻正 面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音乐美:“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乐声清脆铿锵,如同那昆仑山美玉碎裂的声音;乐声舒缓悠扬,就像那凤凰喈喈和唱;又是 如此惨淡凄凉,像那残荷泣露,含着无限忧伤;乐声又是如此明丽欢畅,就像那春兰吐蕊,送来阵阵芳香。这样写,把无形的音乐变得具象可感,令人联想翩翩,美意绵绵。

  但同中有异。白诗的比喻,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作比方,是现实主义写法,李贺之比喻,“昆山玉碎”之昆山,出产美玉,是个充满神话色 彩的遥远之地,凤凰是古代传说中之百鸟之王,芙蓉、香兰则浸染着《楚辞》情调,再加上拟人手法的运用,就使诗句充满瑰丽想象,散发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两诗皆是唐代音乐诗的极品、神品,皆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从总体看,白诗表现为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李诗表现为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白诗在题材开拓上较李诗更深远,语言上,李诗辞采瑰丽,想象奇谲,极富创意,独树一帜,非白诗所有。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学业评价作业》上练习。

3、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不少于100字)写在作业本上。

附:板书设计: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怜人悲己  ︱

琵琶声  ←→  琵琶女的身世  ——  诗人的身世  ——  青衫泪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