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打败的“硬汉精神”探秘——《老人与海(节选)》课文精讲及练习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2020-09-27 手机版 | ||||
知识导航: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激励了无数人的话,正是出自《老人与海》。渔民圣地亚哥贫穷、老迈又孤单,但他面对险恶的大海,从不怨天尤人。在人与自然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中,尽管力量对比悬殊,结果也不言而喻,但圣地亚哥表现出的硬汉精神,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这是一种英雄精神,是海明威所赞颂的“人的灵魂的尊严”。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这一硬汉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1. 领悟并涵养硬汉精神。 2. 学会在写作中弘扬硬汉精神。 文本探究:硬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走进文本:圣地亚哥的硬汉精神 什么是硬汉精神? 圣地亚哥是海明威以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调塑造的具有浓厚象征性的硬汉典型,是海明威笔下一系列硬汉形象的发展和升华。作为硬汉性格的最典型体现,圣地亚哥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①不甘平庸,追求卓越。富于冒险精神,敢于挑战极限。 自然现象的崇高,在于自然事物的“大”与“力”,而人的崇高精神则是在实践中展现出的抗争精神。 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应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老人搏斗的对象是年龄,是大海,是命运。这三者都具有不可抗的特征。 小说说:“老人84天没有打到鱼。” 他是真的一条鱼也捕不到吗?当然不是。老人的年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他的资历。老人拥有丰富的捕鱼经验,从书中情节看,老人身体健壮,精神矍铄。纵使海上环境再恶劣,他也绝不可能一条鱼也打不到。 那他为什么还是84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呢? 英雄总是目无下尘,龙不会对浅滩感兴趣,凤凰不屑于鸟雀争食。老人所谓的“84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只是说84天没有打到一条值得他骄傲的鱼。打小鱼他不屑。 这是一个内心崇高的人。他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那么,促使老人一直坚持搏斗的原动力是什么? 我认为是梦想,是老人身上体现出人的探索欲望和突破欲望。 按说老人已经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了,他何苦出海冒险,遭这个罪呢?因为他想突破自我。这又能看出老人身上不服输的精神。他不服年龄、不服海上风险,愿意走在探索未知的路上。不愿意就此止步,在有限的年龄里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极致吧。 我们打出生起就知道我们总有一天是会死的,但我们却仍然在努力生活。这与老人坚持出海打鱼是一样的。也许没有结果,也许没有意义,我们这样做也不是为了结果和意义,而是这个拼搏的过程就足以感动自己。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感动自己,更多地还是放手一搏,令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 我们常说“创新”,我觉得创新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叫做“探索”,老人身上就有很强的探索意识(可以称之为“冒险”),并且能在探索的过程中竭尽全力冲破樊篱。促使老人坚持下去的正是这种根源于骨子里的探索意识和根植于内心的不服输的信念。 老人似乎是我们整个人类的缩影。我们知道有些事也许没有结果,却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遭遇无数挫折,付出惨痛地代价,却没有什么能抵挡住我们探索的热情;一件事会失败,作为个体的人会死亡,但我们一代一代前仆后继,为后死者铺就通往未来神秘世界的路。 ②具有一般硬汉所共有的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圣地亚哥在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毫不气馁,再度出海。在远海上为制服大马林鱼,周旋了三天两夜;归途中又与蚕食自己劳动果实的凶猛鲨鱼展开殊死搏斗,鱼叉丢了用刀,刀子折了用船桨,桨把断了再用舵把…… 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真正的硬汉”,是“生命英雄”的象征。《老人与海》通过对圣地亚哥这个人物的描写,赞扬了具有顽强意志力,不屈服于失败的人类。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海明威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子”形象。他们多是拳击家、斗牛士、渔夫、猎人、战士等在下层人物。他们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不屈不挠、坚定顽强,面对暴力和死亡而无所畏惧,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坚强性格。正如肖恩奥弗莱因所说:海明威小说的主题是“人的本质,人的努力和奋斗,人的追求和痛苦,人的信仰和挣扎,人的倔犟和价值,人的聪明和命运,人的胆略和气魄,人的尊严和灵魂”,即使失败了,也要坦坦荡荡,不失重压下人的“优雅风度”。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自然或是社会中,人应该正视现实,接受一切并超越它,继续自己的人生之旅。纵然面对死亡,也要漠然处之,宁折勿弯,这是圣地亚哥所执著的人生要义,也是《老人与海》的哲理闪光。 ③淡定自若地面对失败,具有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 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给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和其他许多硬汉相比,圣地亚哥并没有带着悲壮的神色走向必然的失败,而是在遭受了那么多磨难之后,仍满怀信心地梦见了力量的化身——一头雄狮。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拖到海岸上的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事实上,老人是一无所获的胜利者。而且今后人们也无法相信这位身衰力竭的老人,能够战胜奔腾不息的大海。在海明威看来,人生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就像老人那张“用好多面粉袋子补过的旧帆,看上去就像一面永远失败的旗帜”。但老人却始终没有停下行动的脚步,是一种面对巨大悲哀的追求,是一种面对死亡和失败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同样是顽强的、执著的。由此我们在圣地亚哥身上看到了诗人的尊严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效应: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生命的有限和人的追求的无限之间的矛盾。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不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此时是缴械投降呢,还是顽强拼搏呢?圣地亚哥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进取和行动,是必然失败面前的不屈不挠的行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所以,海明威为他所钟爱的硬汉们找到了灵魂,这灵魂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与命运作殊死抗争的悲壮与崇高。在圣地亚哥身上表现的是一种深沉而强烈的悲而壮的生命悲剧意识,这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现代回响。尽管海明威笔下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的,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硬汉精神(英雄情怀): 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不畏艰险,勇于奋斗; 不言放弃,坚守初心; 不惧失败,乐观自信。 二、主题拓展:硬汉精神的现实意义 硬汉精神(英雄情怀)有何现实意义?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思想。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全国戮力,上下同德,万众一心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每一个国民尤其是当今青年都应涵养硬汉精神,培植英雄情怀。硬汉精神与英雄情怀不可分割。 那么为什么要涵养、培植硬汉精神、英雄情怀? ①少年心事当拿云。须有报负。 ②前进路上,荆棘遍布,没有勇敢无畏精神,寸步难行。 ③任重道远,曲折崎岖,没有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精神难免半途而废。 ④胜败兵家之常,拿得起放得下,坦然面对失败才能立于不败。 无论个人还是集体、国家,都需要硬汉精神。比如面对疫情,我们从下面的一篇文章中就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硬汉精神。 现实中的硬汉精神: 有个硬汉叫“皖军”! 崛起于清末的淮军,靠“硬”独领风骚数十年; 革命年代,安徽大别山人民靠“勇猛”,成就了红色革命老区; 改革年代,小岗村18位硬汉“冒死”按下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纵观历史,安徽从来不缺“硬汉”! 面临席卷而来的疫情,安徽迅速行动,组建一支支英勇“皖军”,以白衣皖军和宣传皖军为先遣部队,先锋皖军和科技皖军分为左、右两翼,后援皖军用爱和责任提供全方位支援,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就此打响。 放眼全国,安徽不是第一个启动一级响应的,也不是家底最殷实的。但安徽的工作稳健、踏实:对现已确诊病例做到“全救治”、对发现的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做到“全隔离”、对涉武汉的输入人员做到两轮“全排查”、对已掌握的输入口检测做到“全覆盖”、党政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做到“全在岗”,24小时疫情专家咨询热线、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监督举报热线随时随地接受群众问询…… 无疑,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每一个积极参与其中、辛苦付出的人,都是战士。 他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他们凝聚的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书写了抗击疫情的安徽故事。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或许此时,战士们需要的不是赞歌,但他们真的值得我们赞美、值得我们感恩。他们传递的正能量,正鼓舞着风雨同行的人。 白衣皖军、宣传皖军、先锋皖军、科技皖军、后援皖军…… 三、技法提炼:“硬汉精神”的写作应用 “硬汉精神”、英雄情怀是作文写作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永恒话题。 我们在理解了什么是硬汉精神(不甘平庸,追求卓越;不畏艰险,勇于奋斗;不言放弃,坚守初心;不惧失败,乐观自信。)的前提下,要多积累这样的有关人物和事件的写作素材,并且要勤练笔。 1. 多积累 ①积累彰显硬汉精神的社会热点人物和事件,比如刚刚老师推荐的“有个硬汉叫‘皖军’。 ②阅读观看有关的书籍和电影:比如《老人与海》,比如《战狼》《八佰》。 2. 勤练笔 ①积累素材的同时,在素材边上写上自己的感想和评论。 ②自定命题,定期写大作文。比如,下面这篇是同学写的一篇有关“硬汉精神”的作文,你在阅读之前,可以先动笔自己写,然后评析同学的作品,升格自己的作文。 【佳作赏析】 致敬,硬汉精神! 在英雄与环境的斗争中,《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然而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他的身上具有一种超越人格的力量,那就是“硬汉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精神。人生需要硬汉精神。有了它,胜利将会近在咫尺。 硬汉精神,是对极限的挑战,是对理想的执著,是不到长城不止步的豪迈。牙买加替补运动员博尔特在“短跑海洋”中泛舟,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世界纪录,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类极限,勇登冠军宝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乃斗志男儿,在种种困厄和磨难中百炼成钢,真切地诠释了军人精神世界。正因为他们身体里流淌着硬汉般的血液,饱含硬汉精神,所以在角逐中才会脱颖而出,演绎完美人生,成功对他们自然水到渠成。 硬汉精神,是永不言弃的坚持,是百折不挠的顽强,是不甘沉沦的魄力。红军多次遭围剿都锐气不减,反而势如破竹,最终取得胜利;是谁在江之源,书写从弱到强的奇迹?韩信。当面对钻还是不钻别人的胯下时,面临着从尊严到痛苦成丈的落差的抉择时,韩信毅然不与这群无耻之徒计较,选择了钻。而后他又受到项羽的鄙视,但他满不在乎,后来他在布置战术上呼风唤雨,堪称硬汉。革命年代的红军亦如此。假如韩信和红军在遇到困难时畏葸不前,那么历史将改写,他们的英雄业迹也就不会流芳百世,妇孺皆知了。 硬汉精神,能够让你突破自身的缺陷和软弱,突破权威和经典的束缚,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人生。《我的左脚》的作者布朗全身基本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用脚学会写字、打字,为自己赢得了事业的成功;《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作者聂利是写这篇文章时是六年级学生,他靠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打破了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专家结论,荣获优秀科技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布朗和聂利敢于突破缺陷和权威,着实让我们钦佩。 硬汉精神,需要一份淡泊,一份智慧。庄子博学而精于思,尽管靠贷米生活,也没有接受楚庄王的重金礼聘,宁为“孤豚”不为“牲牛”,他不愿涉足官场,甘愿清心寡欲,终成一代宗师。而在我们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一些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迷失自我;一些人总是怨天尤人,总是认为自己生不逢时;一些人不学无术,不思进取,没有拼搏精神,人生无所收获。在这里,我想说,圣地亚哥就是学习的榜样,今天整个社会都应学习硬汉精神。这样才能卓尔不群,跻身于世界前列。 硬汉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硬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拥有。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超越性文化,讲究言外之意,境外之境,味外之旨。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传统的礼乐教化就是一种强调超越性的、提升境界的教育。《礼记》所记,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行天下。”这里的“五至”指志诗礼乐哀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而“三无”则指超越性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其实,“境界”一词原为佛学用语,意即个人意识所达到之处,近代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修养与事业的“三境界”,突显“境界说”的美育意蕴。丰子恺则明确将“境界说”运用到艺术教育之上,认为人生犹如三层楼即三重境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灵魂生活,精神生活要以艺术为主,距离灵魂生活最近。冯友兰则在《新原人》中提出从“自然境界”经“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的“人生觉解论”,进一步完善“境界说”。不仅美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更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最具精神与情感力量,与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形成不可或缺的互补。美育的境界提升作用有助于我们抛弃教育上的功利主义,将精神、情感与心灵的塑造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之上。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五至”“三无”都是指超越性的境界,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 B. “三无”是最高境界,“五至”是超越性的境界,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 C. 人们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三无”是最高境界,“五至”是超越性的境界。 D. 人们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五至”“三无”都成为超越性的境界。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三重境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灵魂生活”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C.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D. 倘是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美育虽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更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 B. 不仅美育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而且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 C. 美育既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又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 D. 美育既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又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 二、阅读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跳脚在硬梆梆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人影了。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蹲得几乎倒坐到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挺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堆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了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才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给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片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低矮的长形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客栈里黑咕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低矮。屋子两边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都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混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抽着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着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峰,直奔瓦莱洲,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光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 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 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士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栈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 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5.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6.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8195; 答案: 1. A 解析:A项承接前面的话题,先说“五至”再说“三无”,再总结,所以正确。B项话题颠倒且不搭配,C项没有承接话题且不搭配,D项没有承接话题。 2. B 解析:表解释。A项引出下文,C项补充说明,D项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3. D 解析:同主语把关联词放在其后,先塑造后提升,存在先后关系。A项关联词不搭配,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C项提升与塑造过程先后顺序不当。 4. D 解析:年轻人的滑雪冒险是不甘平庸的表现,但二人对生活的妥协和对未来生活的无奈、惘然与《老人与海》中“硬汉”形象不同。 5. ①两位主人公滑雪酣畅淋漓的快感逐渐淡化,“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表现出即将分离,依依不舍之情,难免产生曲终人散的失落之感。②“我们一定得滑”“我们要去滑,没错。”又表现出二人再次相约滑雪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③从两人并未明确相约时间地点等细节来看,两个人都知道再相聚滑雪将被现实阻挠很难实现,“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表现出心情有些惘然。 6.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指简短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去品味。 ①小说只写到二人在雪坡滑雪的美妙感觉、在峡谷滑雪穿行的畅快和到客栈逗留表现出的失落之情,这只是露出冰上的八分之一部分。②在已有的情节安排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滑雪之外的生活。③小说情节以人物间的对话形式展开,非常简洁,大量留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与思考空间。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