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名师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0-09-26 手机版


 高一语文《短歌行》导学案  班级_____姓名_____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3.赏析诗中运用的典故。

4. 体会诗人所流露的人生情感态度,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预习检测

1.曹操:字 , 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并与其子 、被称为“三曹”,是 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2.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思言、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感情与语言的凝聚形成的一种力度美。

3、歌行体: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

4、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huán),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任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5.给加点字注音:

譬(   )如    子衿(     )    呦(    )   

鼓瑟(   )      掇(     )    匝 (     )   

契 (    )    谈59461; (      )    哺 (      )

6.解释加点词语:

对酒当歌:(         )       几何:      (         )                  

去日苦多:(         )       何以解忧:  (         )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  

但为君故:(         )       沉吟至今:  (         )             

食野之苹:(         )       何时可掇:  (         )                  

忧从中来:(         )       枉用相存:  (         )

契阔:   (         )       乌鹊南飞:  (         )             

绕树三匝:(         )       山不厌高:  (         )

三、文本探究

1、诗眼是指作品中点睛之笔,它可能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词,请找出《短歌行》的诗眼,并找出体现诗眼的诗句进行赏析。

2.初读诗歌,你读出了怎样一个曹操?

3、曹操实乃一代枭雄,这样的大人物会有什么忧愁呢?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4、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6、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曹操在忧什么?

7.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心情?还有哪些运用同样的修辞的诗句,请找出并分析。

四、讨论明确

1.“诗言志,歌咏怀”。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2、找出诗中四个化用典故的句子,并分析讨论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3、诗歌内容理解填空。

这首诗采用了大量(    )、 (      )等修辞手法,以明月指(       )、以乌鸦绕枝指 (      ),青青子衿指代 (       ) ,以周公指代(       )这样写的好处是使描写对象更加(       ),抒情说理更(       )。写出作者(       )、(       )的情怀。

五、默写《短歌行》



















六、达标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 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C. 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 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o)

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3.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3、阅读赏析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问鹤》(白居易)

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

尽日踏冰翘一足,不鸣不动意如何?

1、本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 导学案  答案

1、预习检测

1.孟德  东汉    曹丕   曹植    建安 。

2.现实主义   遒劲

3.譬(pì)如   衿(jīn)   呦(yōu)   鼓瑟(sè)    掇(duō) 

匝 (zā)      契(qì)阔谈59461;(yàn)      哺 (bǔ)

4.当:对着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何以:以何,用什么                     

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但为君故:只是;缘故               

沉吟:沉思,深思        

苹:艾蒿                     

掇:拾取、采取

中:内心                     

枉:枉,枉驾;

存:问候。  

契阔:久别重逢                     

南飞: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      

三匝:三,泛指多次;匝,圈、周 

厌:满足                      

2、文本探究

1.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2.  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及求贤不得的忧思。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者在感叹人生短暂,贤才难求之时,油然产生了功业未就的忧虑,愿意海纳百川,收罗天下英才,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这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曹操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3.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4.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文出《诗经郑风子衿》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③ 化用《管子形解》中的话,以山高海深为喻,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招揽天下贤士。

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者以周公为自己的榜样,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5.比喻。以乌鹊南飞、寻找栖枝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贤才尚在徘徊选择,犹豫不决,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比作“朝露”,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才比作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水深比喻执政者的阔大胸怀, 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同时表明自己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志向。

6.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正因为人生短暂,而诗人自己年岁已高,霸业未成,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体现的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检测

1.A     2.A     3.D(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

3、答:本诗采用了比喻手法,以“乌鸢”“雀”争食争巢,来生动形象地比喻朝中小人争权夺势;作者以鹤自喻,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特立独行,不屑与朝中奸佞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