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优质课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0-09-12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初步掌握先秦散文的叙事特点及艺术特征。 ②学习文言知识点,包括古文化常识,句法知识,实词,虚词的用法等。 ③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信 达 雅 2、情感目标:①感受古文的艺术魅力,体验传统文化。 ②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 教学重难点: A、实词:贰 鄙 东 封 厌 武 B、句型:宾语前置句 C、说辞艺术 课时设计:三课时 教学方法:熟读的基础上,形象分析。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同学们,前面我们刚刚学完诗歌单元,已经感受过了她的激情与柔情。而今天我们将要接触一种新的文学形式,那就是文言文。这个单元选的是先秦的散文,这些文章都是经历了岁月的考验,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几千年来我们就是靠着这样的文化精髓来传承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风俗。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古人的生活,而且可以学到许多人生哲理。但在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以前,我想先给大家几点学习高中文言文的建议,为同学们刚开始学习文言文做一个铺垫,也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找准一个方向。 高中文言文学习知识点及要求: 1、古文化常识,文言常识。 2、文言字、词的用法,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 3、各种文言句式的判断与运用。 4、能有现代汉语翻译简易文言文。 5、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6、背诵一定量名篇、名段,提升文言素养。 学习方法: 1.多读、多背,善于运用。(运用与实际的日常写作中) 2.注意积累、整合,定期归纳总结。 3.增加课外阅读,广泛收集资料,帮助记忆。用一个个形象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来记忆各个知识点。 新课导入:(展示幻灯片) 古往今来,有许多凭一人之力二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象张飞、项羽等。(详细讲解张飞只身喝退曹军的故事“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形象生动的声音,夸张的动作,激起学生的兴趣)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战之上策”,前面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凭着勇猛之力而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而今天我们所要接触的烛之武先生又是靠着什么样的本来而退敌兵的呢? 授课流程: 一、介绍《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作。它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它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如民重于天、民重于君、民为邦本的思想,主要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善于写人,工于记言。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就会感受到它的这一特点。 二、老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诵,学生感受整体感受课文。 (提醒学生注意:字音、节奏、断句) 提示:听完后,展示幻灯片,订正以下字音。 四、布置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后,完成课后作业第一题。 第二课时 导入语:(学生先一起朗读课文) 前面我们已经熟悉了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就来解决上节课老师给你们留下的思考题。 处理方法:先抽学生起来回答,检查学生课后复习作业的情况,作适当引导与点评。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历史知识。 秦、晋围郑的前因后果:(结合幻灯片上的战国时局图) 61548;秦、晋之好,双方的姻亲关系,晋惠公借秦之力登位,晋公子重耳流亡时受秦帮助,秦穆公之女嫁与重耳。 61548;晋、楚城濮大战中,郑国在其中扮演的两面角色。 第一段讲解:两军布阵“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要点:作者交代两军布阵的目的,为下文做铺垫。 同时也为描写人物买下伏笔,正是有了这样的排兵布阵,说明秦、晋之间还是有一些不信任。才给烛之武说秦伯提供了机会,此处重点给学生点明佚之狐、烛之武两人的观察力。 从而引出烛之武的形象之一“洞察全局,深入了解,精心准备”。此处顺便可给学生讲讲烛之武在这之前在郑国的职务,管马官员。 第二段讲解:烛之武出场—— 一波三折 隆 重 出 场 烛之武出场的原因有三: 1.逮有生之年,施展才华。 2.郑伯诚恳的态度。为人臣,当为国效力。 3.自己以后在郑国安身立命的考虑。 第三段讲解:说退秦师(重点讲解) 讲解要点: 1.夜縋而出的原因——攻守、防备之道 2.说辞艺术:A、人物分析;秦君——唯利是图,对两者的称谓不同,抓住秦伯 的性格特点,连用八个“君”字,而对晋只是称作“晋”、“邻”。 B、两国的历史关系 C、军队的位置 第三课时 用幻灯片打出本课所要掌握的各个知识点: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句型:省略句;(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详细讲解宾语前置 61548;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谁”“何”“安”等。 e.g吾孰与徐公美? 大王来何操?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61548;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宾语必须是代词,否定词“不”“未”“毋”“莫” e.g忌不自信 。 三岁贯儒,莫我肯顾。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 2007年10月16日 作于绵阳南山中学 嘉善中专姜海荣 一主题与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尖冰已经融化。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教改的春风已经吹进了每个教师的心中,并且在课堂上结出了喜人的硕果。 在一次校公开课中,一位语文老师讲解的《烛之武退秦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不仅使我重温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我反思:怎样才能把一篇文言文讲出特色讲出趣味来,让学生爱听爱说呢?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情境描述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和查找生字、词。(质疑) 师:今天我们来共同分析课文。口才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即兴演讲以及工作学习,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更是这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同学们还学过哪篇文章出自《左传》呢? 全体学生:《曹刿论战》。 师: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一个“战”字,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有关《左传》的历史知识。同学之间把课前查找的文学资料交流一下(同学之间探讨非常热烈)。 师: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下面我把我收集来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原来呀,《左传》描写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还因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使它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虽然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但时至今日战争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谁能告诉我发生了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生1:谈判。 师:也就是外交手段。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2000多年前的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的吧!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根据你们的理解和课下注释来简要勾勒一下烛之武形象。 生2:他是郑国人,大约60多岁,头发花白满脸的皱纹,但是目光敏锐,精神矍铄。 师:经你这么一介绍,一个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活脱脱地摆在我们面前了。还有吗? 生3:风烛残年,足智多谋。 师:看来你们的观点有共同之处,都说他年岁大了,但我还认为他少壮无为呢,能否给一个确凿的证据?最好用原文。 生3:“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师:找的准确,那么性格上的特点呢? 生4:倔强、干练、怀才不遇。 师:干练有之,说话干净利落。但怀才不遇何以见得? 生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说明他年轻时没被重用。所以郑伯才向他道歉嘛!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5:他豁达不计前嫌。 生6:不对,我认为他是个恃才放旷,口是心非的人。 师追问:何出此言? 生6:他明明想出山却故意推辞。 师:是呀,凭他的性格他是一定要出山的,为什么在“夜缒而出”之前要三缄其口,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生6(主动站起来):教育郑伯,要爱惜人才。他决不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不希望更多的人才被郑伯埋没。不要等到“国将不国”的时候才懂得重视人才。 师:见解深刻!从他的特征看,烛之武还不至于是那种为自己利益而斤斤计较的小人物。那么,郑伯为什么要烛之武退秦师? 有生答:“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可以说国势危急。 师:大兵压境,的确危急。烛之武真的能退秦师吗? 生7:能,因为他的口才好,说服了秦穆公。 师:的确有主观因素。可是据说萨达姆的口才也不错,善于煽动却没能瓦解美英联军。可见主观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客观上原因呢? 生8:秦晋貌合神离,根本就互不信任,各怀鬼胎。 师:秦晋可是友邦啊!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这怎么解释呢? 生9:秦晋之好那也不是真好,而是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瓜分领土。所以这个同盟经不起考验,让烛之武钻了空子。 师(笑):借用杜牧的《阿旁宫赋》中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你的意思是“退秦师者,秦也,非烛之武也”!(众生笑)不过你说的很对,客观因素确实是退秦师的主要原因。那他是通过什么手段退的秦师呢? 生10:先麻痹秦侯使其放松警惕。再表明灭郑无益于秦。最后得出结论:郑若亡,则秦危矣。 师:说的很好,欲抑先扬,麻痹秦侯。烛之武有口才,但不能信口开河的胡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我想这在当时他也是费尽心思的,在这里我们应当学习一下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大家想一想他用哪几点理由说服了秦穆公? 生11:第一步说“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焉用亡郑以陪邻”;看秦侯心已活遂又说“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说明了主旨“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师:说的很好!谁还能补充? 生12:郑国肯定要亡了,我不是来为我国的利益考虑而是为您考虑。如果晋强则秦弱,“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不取郑则利于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生13;晋擅长食言,不可交,有例为证“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师:补充的好,因为秦用的就是“远交近攻”的政策。这一点烛之武肯定清楚。秦国野心勃勃想灭晋,不想看到晋国的强大。这一点烛之武也有把握,所以才能够说服秦穆公。我们以后在运用口才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说话的要点,话不必多,点到为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 生14: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生15:因为“不仁、不知、不武”。 师: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谁能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16:晋文公年少时作为人质的时候曾路过楚国。楚国用上宾的礼节招待他。晋文公非常感动。楚王问重耳,将来如何回报我?重耳答: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90里),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生14: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假话。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师:分析的好,看到了实质。不过也不能说全是假话,还是有点感恩的因素的,但不起主要作用。 师:全文字数不多,开篇、结尾都尽量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述,可是描述烛之武和秦穆公对话的时候作者毫不吝惜笔墨,这样厚此薄彼到底对于表现主人公有什么好处? 生17:突出主人公的口才和智慧。 师:还有吗? 生18:文章标题就是《烛之武退秦师》,所以应当详写“退”的过程。 生19:这样塑造烛之武的形象更丰满,主次分明。 师:主次分明说得好!《左传》的行文特点就这样被你说出来了:条理清晰、叙述准确、详略得当、婉曲简洁。 教师小结:本文波澜起伏的情节,繁简得当的详略处理,伏笔与照应等技巧的运用,都将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写作。更重要的是,烛之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深深的感染了我们,将成为我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巨大动力。 最后来一个课外拓展。 师:日本没有诚意反省自己的侵略史,反而一再制造周边关系紧张。制造领土矛盾,一方面,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者歌功颂德;另一面,苦心钻营要作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无非想重新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这难免要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你作为中国的中学生,试着运用你的口才能力,说服小泉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学生们众说纷纭,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下课了,同学们还沉浸在爱国主义的氛围中。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从语文教学实例出发,表现出一定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意义。 首先,明确语文课堂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还是对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的认识,都不是由教师强硬灌输的,而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所起的是引导提高的作用。教师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怀疑、否定、甚至批判。教师善于组织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教材中的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你争我辩中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习情境转向于内在情境共存。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本案例中,在探讨烛之武形象以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富有创建的分析更是令人赞叹。教师不是为教而教,为知识而教,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路线,而是为学而教,执行的是“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这样教师带领着学生奔向知识和能力,奔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可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开出更美的花朵,才能更好地导引学生的人生! 每人一联一诗如数交上来后,果然不错。如: nbsp;nbsp;nbsp;nbsp;张子璐:“智退秦师烛之武;勇吓曹贼张翼德。” nbsp;nbsp;nbsp;nbsp;苗俣:“张翼德三声喝破怯人胆;烛之武数言扭转霸主心。” nbsp;nbsp;nbsp;nbsp;侯玮辰:“张翼德怒吼退雄兵:烛之武妙论动君心。” nbsp;nbsp;nbsp;nbsp;刘博:“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nbsp;nbsp;nbsp;nbsp;一联联都准确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点,而且对仗工整。有些同学还真拿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劲头来,为一个字的对仗工整苦锁眉头,搜肠刮肚。而诗昵,亦不乏佳作。 nbsp;nbsp;nbsp;nbsp;周维伊:“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nbsp;nbsp;nbsp;nbsp;杨夏:“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nbsp;nbsp;nbsp;nbsp;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nbsp;nbsp;nbsp;nbsp;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我把这些诗、对联读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说:“看看,你们自己写得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语未毕,“老师别耍赖,昨天说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诗和对联拿了出来: nbsp;nbsp;nbsp;nbsp;猛张飞长坂桥三声大喝退曹军,靠的是勇; nbsp;nbsp;nbsp;nbsp;智之武汜南营一番妙语动秦师,凭的是谋。 nbsp;nbsp;nbsp;nbsp;后人有诗赞日: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田方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