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红烛》名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20-08-22 手机版 |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2.在诵读诗歌时,能够读出节奏、轻重、情感。 3.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能够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法、ppt演示法。 五、教学设想: 先通过标题“红烛”解题,引出红烛是喜庆的象征,提出为何诗人用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做诗序,诗人用意是为何?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去看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白当时作者的是以何种心情写下诗序就能更好的去理解诗歌内容。 再通过录音领读时,学生齐读并找出诗歌中的“三问”更好的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在最后总结时适当为学生拓展关于鉴湖女侠“秋瑾”的故事,加深对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 六: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5分钟) (首先在黑板写上标题《红烛》)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闻一多的《红烛》,但是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哪里见过红烛呀?(学生随意回答)大家说的都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红烛是一个喜庆的象征呀,一般都用在电视剧中夫妇的洞房花烛夜,还有大家生日时点燃的蜡烛等等。标题是一个喜庆的象征,可是我们再看下面的序——“蜡炬成灰泪始干”,大家都学过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吧,这句话具体可以翻译为“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灰”和“泪”是不是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呢?作者为什么要将一喜一悲两个意象安排到一起呢?所以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闻一多的这篇《红烛》!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5-10分钟)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 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写作背景: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抓住写作背景中的作者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来为学生拓展设问) 拓展: 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清华园,一战后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帝国列强拒绝中国取消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的要求,并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帝国列强肆无忌惮的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所以诗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 所以作者为了寻求光明,寻找救国的机会,将自己比作红烛,愿意以燃烧自己为他人照亮寻求光明的道路,这都是因为作者本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听录音范读,学生齐读:(10分钟) (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后,听录音范读,范读结束后让学生齐读,划分诗歌部分,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三问) 划分诗歌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2—4)灰 红烛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5—7)泪 第三部分 (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同学们我们刚刚将诗歌划分成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这三部分去阅读课文。 第一部分(即诗歌第1节) 【学生活动: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再开始讲解诗歌,目的是为了让打瞌睡的同学活跃思维,也是为了让学生去阅读诗歌。】 明确:第一节即全文中的引子,要重点引导学生们注意“红”字,因为“红”字是奠定了全文整体的思想基调。 ?作者在第一节要说可是一般颜色? (这是什么颜色?是红色,作者将自己的心的颜色与红烛的红相比来说,可以换成可是一样的红色?所以从这个红字我们刚说了,红是喜庆的象征,但红也是鲜血和赤诚的象征,我们国家的国旗不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燃烧自己的生命换回你们现在能够安稳坐在教室的今天吗? 所以作者也正是怀着对红烛的赞叹之心,将自己比作红烛,以此奠定了接下来全文的思想感情基调,赞叹红烛的奉献生命的精神,所以可以说在这首诗中,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 第一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绘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总结情感,在下课的时候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上次我们是不是给大家讲到这篇诗歌的第一段,上课之前就先把第一段我们一起读一下。 第二部分(即诗歌第7—9节) 明确:第二部分拆分为自焚和流泪两部分,因为是全文中的难点需要为学生逐句分析翻译,通过后面两问,使得学生能够理解“自焚”与“流泪”中的真正用意。 设问:由诗歌中的“为何更须烧腊成灰”向学生发问,询问学生为何作者要在这说,难道诗人不知道蜡烛燃烧后会成灰吗?(2—3节) (要先从是谁给你躯体和灵魂这两句来看,作者运用比喻将蜡烛比做了人,说是红烛其实是问谁?是问人。 所以“为何更须烧蜡成灰,才能放光出?”我们可以换成为什么在救国的道路和理想上,是否需要通过燃烧自己的生命去实现?作者在这里是不理解的,所以作者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 明确:在此为学生讲解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具体释义和如何去运用。 比喻释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十二种。 例子:文中就是以“红烛”比作“人”,将“蜡烛的烛身”比作“人的躯体”,将“蜡烛的火光”比作“人的灵魂”。 【课外练习拓展】 第二、三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诗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诗人最终理解了红烛,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第4节) (前面我们说了“放光出”这个问题,那我们现在就来探讨“光”的作用是什么,诗人是不是在第4节回答了?让学生齐读。) 第四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烧罢!烧罢!……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设问:又何苦伤心流泪?(5-7) (红烛本就是为了燃烧为了奉献为了唤醒无数沉睡麻木的中国人,为何作者又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红烛心火发光之期却正是泪流开始之日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我们继续往下看,作者在第八节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的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残风大家联想一下风是外界吹来的,要使得烛光暗淡下去,这个残风是不是就是比作外界的邪恶势力呀?所以红烛不是因为自己要奉献而哭,是因为着急外界的邪恶势力使得它不能将光明带给更多的人!) 明确:这里说正是(红烛)泪流开始之日,将红烛拟人化,为学生讲解拟人修辞手法的具体释义和如何去运用。 拟人释义:修辞方式之一。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端木蕻良 《关山月的艺术》:“ 林和靖是了解梅花的,他把自己的人格和梅花的品格联系在一起,使梅花得到拟人化的效果。”。 明确:“残风”和“红烛”也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在上课时,为学生讲解象征修辞手法的具体释义和运用手法。 象征释义:解释为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也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迹象,特征。 例子:“残风”是外部邪恶势力,“红烛”是赤诚的象征,也是诗人爱国精神的象征。 第五至第七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使用拟人手法,一开始,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第六节诗人驰骋想象,亲切的问讯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他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上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毫无敬意,相反“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的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 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第七小节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 第三部分:(即诗歌8—9节) 明确:即红烛精神的总结,要为学生讲清楚第八节的因果关系,才能联系到第九节的红烛“奉献”精神,并为学生讲解红烛精神时要联系到无数革命先辈正是怀抱着同样的奉献精神,我们才拥有了现在的今天。 (第8节) (作者说你流一分泪,便灰一分心,这在现实中没有同样的事情吗?你去帮助他人却没有回报,或者说很多想要帮助他人的人也曾经被一些坏心的人所欺骗,所以作者说创造光明是你的起因,也是因为你想为他人创造光明,所以红烛才落得灰心流泪的结果。这也正是现实生活中的缉毒警察和许许多多的英雄烈士,正是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再替你们负重前行!” 所以最后第9节诗人做出总结“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正是诗人自己所推崇所为之努力的,闻一多先生正是要将光明照进这片黑暗,所以他用他的鲜血真正的去践行了他的精神。) (ppt展示)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九节:深情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拓展课外知识 明确:为了适当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是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于闻一多先生《红烛》内容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为同学们播放电影《辛亥革命》中秋瑾赴死的片段。 (ppt展示“鉴湖女侠”秋瑾的事迹) 课后作业 三、梳——基础知识 析——文本内容 结合第二节和第三节内容,试分析作者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讴歌红烛的自我精神。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2—3)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第二部分(2—7) (4):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5—7)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第三部分 (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七、教学反思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