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流动出现新变化 教育界人士看法不一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放开人才流动政策时,教师队伍中出现过一次“跳槽”热,成为当时社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启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教师资格制度正式实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举办教育专场招聘会;教师流动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和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近日,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人才市场纷纷举办了教师专场招聘会。有关专家介绍,此时高考中考已经结束,学生放假回家,老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将来的发展;各教育机构一般也在这时候开始聘请人才,准备招生工作。 教师还不是“想走就能走” 一位参加北京招聘会的初中女教师讲:“说是可以自由流动了,但也不是想走就能走。”南京曾有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由于学校不放,自己又坚决要走,最终被学校以自动离职除名。 一名师范院校毕业、北京户口、就职于民办学校的教师在招聘会上向北京123中学求职时被拒绝,原因是“你的关系已经进不了教育系统”。北京114中学副校长尚雨田说“目前,招聘教师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学校引进社会教师,还无法顺利进行。” 林木是北京一所中专的老师,兼任一家有近万名学生的民办学校教学主管。她说:“我身边真正辞去公职‘跳槽’过来的老师还很少,绝大部分是兼职。专职老师一般是从别的民校跳过来的。现在公办学校的体制和以前没什么变化,基本还停留在计划体制阶段。我所在的中专是冷门,招不到学生,工资照发,一周就上一节课。” 北京理工大学的夏莱老师认为“打破铁饭碗、全员聘用、末位淘汰等等,至少在我们这里还没什么影响。关键是评价标准问题。”一位中学校长说“我校有‘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奖励,但只是一个象征。没有人事权和财权,我无能为力。” 目前教师流动的增加,主要归因于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北京工商管理学院董事长郭魁斌说:“社会各界形成的教育投资热潮,给从教人员提供了大量的选择机会。我们学院教授占30%、副教授占40%,基本上是兼职。从长远看,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过渡状态,教育人才自主流动是大势所趋。” 教师自主流动应该有“度” 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对学生成长非常重要。“我校一直在开展爱校教育。”一位校长说,“很多学生直接问我,要我们学生爱校,你们老师怎么一有机会就跳槽?”有校长明确表示“我反对教师‘跳槽’。学生不是产品,一些教师为获得‘跳槽’资本,甚至拉关系、走后门,往往无法安心教学、研究工作。” 河南一所中学的江山老师曾几次想过并尝试过“跳槽”,他认为“打开学校大门,让不愿做事的人出去,愿意做事的人进来,不仅可以净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内部、教师和整个社会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学校改善自身管理。对学生也不一定是坏事。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的是适应环境,这当然包括适应不同的老师。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生活的变化。” 林木老师说:“我这里有一个很优秀的老师。他兼了不止一份职,一周上满七天课,还加五个晚班,月收入近3万元。我相信一个老师所有时间都排满课,是无法真正对学生负责的。”她认为,“机会增加的确使人容易变得浮躁,这是目前整个社会都存在的问题;单独将教师封闭起来,只会使学校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沉闷。日本的做法或许可以借鉴:他们要求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一定年限以上的教师必须流动,同时限制任教不满3年的教师‘跳槽’。” 乡镇教师纷纷“落户”大中城市 一位参加广州招聘会的单位负责人说:“不时会有外地毕业生、教师来求职。外地老师要求一般相对较低,定位准确,往往更容易签约。” 调查显示,东南沿海仅一个中小城市,每年就有上百名外地教师“落户”。河南某县一位老师说“这几年我们学校仅调往郑州的就有优秀教师十多位。”一些乡镇学校因为教师跳槽严重,生源急剧减少,被迫停止办学。 成长教育论坛网友们感慨:“农村教育最需要人才而没有人才。”“农村优秀教师本身就少得可怜,再跳出去,岂不是雪上加霜?”“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什么选择?上学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啊”“现在一些师范院校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实习,这样的流动是我们更需要的。” 城乡的贫富差距无疑是乡村教师外流的直接原因。由于教育投入在任期内看不到“政绩”,一些地方政府对教师工资能省就省、能欠就欠,“宁要初中毕业代课的,不要师范毕业正式的”。他们防止教师流失的措施往往是严格限制教师流动。 有专家认为“教师资源向大中城市聚集,能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平衡各地教育投资的差异,从总体上提高教师的待遇,并加速‘大统一、一刀切、地方主义、关门主义’等落后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建立教师地区间定期轮换制度,应该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教师专业化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美国历史上也存在过教师职位低下、薪水微薄、教师大锅饭等问题。上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几乎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潮流,推动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教育新制度的建立。 我国1994年实施的《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001年我国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师专业化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开放、教师自主流动,其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他说,“如果一种职业人人可以担任,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必须专业化才能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认为,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作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展开,教师才能成为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教师职业也才能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江山老师在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时说:“十年了,第一次在学生评教中得满分,才知道自己多想成为一名好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就能成为的‘教师’,而是在‘教’中成长、在思考中走向成熟。”(光明日报 记者 阎磊)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