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引争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2020-05-18 手机版


 2019年2月20日媒体报道,新学期开学前,杭州一位学生家长看到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了一则征集家长志愿者打扫和布置教室的通知。可过了很久,群里也没有反应。这位家长便建议找家政公司帮忙。见大家也没有其他意见,她就下单预约了钟点工,团购价3小时175元。

而据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开学前这两天,杭州地区接到了不少家长咨询,找给学校教室做清洁的钟点工,有的家长还会在下单时备注,要找有经验的钟点工。

另一位杭州家长则表示,孩子的班级从上个学期起就尝试着找家政公司帮忙做清洁,因为大家都抽不出时间,要擦电扇、擦玻璃,彻底清理极为不易,所以家委会决定,找家政公司帮忙,省时省力。

这一新闻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和网友的热议,有人觉得让专业的人士去打扫教室并没什么不妥;有人则觉得教室的卫生既不该让钟点工做,也不该让家长做,而应该让学生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思路点拨

对于家长请钟点工给孩子教室搞卫生,有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太金贵”,有人揶揄现在的人“未富先懒”,有人觉得家长剥夺了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有人认为将教室卫生分派给家长是逾越家校边界之举。其实,这些感慨、揶揄和思考都可以成为立意的角度。

1.可以从学校老师的角度立意。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方向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不少学校在“劳”的培养上并没有多少办法,让学生打扫教室正是为数不多的教育手段。相对于过去,现在孩子在“劳”上更为捉襟见肘,培养锻炼的机会更少,所以打扫教室的机会更为难得和重要。

2.可以从学生家长的角度立意。家长要么自己到学校提供志愿服务,打扫教室寝室卫生,要么在自己没有时间的情形下,掏钱请钟点工“代劳”,实际是剥夺了孩子体验劳动艰辛与快乐的机会,也失去了培养其责任意识的机会。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而实际上是一种“害”,是在“好心做坏事”。

3.可以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立意。对于“家长请钟点工搞教室卫生”这一现象,单纯的褒或贬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必须辩证地看待。今时不同往日,不能因为“我们曾经如何”,就认为“今天也应如此”,盲目地比较没有意义。劳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开学第一天让孩子打扫卫生确实是践行劳动教育的契机,但同样也不能过度拔高其意义。

◎思维交锋

开学请家长当志愿者一起打扫教室,现实中却带有一定普遍性,而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也并非绝无仅有,如何看待这样的事?具体可以有哪些立意呢?

常规视角:①不可弱化劳动教育;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③谨慎用权,切勿扰民;④遵守界限,维护正常的家校关系;⑤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核心视角:①父母之爱当为子女长久计;②襁褓里的孩子永远长不大;③畸形之爱,其害无穷;④花盆难养万年松;⑤绕过“富不过三代”的铁律。

创新视角: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②实事求是,拒绝无限上纲;③凡事须适度,过犹不及;④学会分析,不要简单选边站;⑤坚持动机效果统一论

◎独抒己见

1.从“志愿与强迫”的角度分析说理。

老师在班级群里征集家长志愿者打扫和布置教室,这样征集来的“志愿者”是真正的志愿吗?“被志愿”和强迫有什么区别?当家长不得不“被志愿”的时候,学校留给社会将是怎样的形象?老师留给学生的又是怎样的影响?

“被志愿”的违和感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固然是家校合作的应有之义,但一有事情就找家长,未免逾越了家校边界,也令家长们疲于应付。家校关系是现在舆论场上的热点话题,这也意味着学校在设想一些校园活动时要多考虑家长意愿及社会观感,凡事多和家长商量,尽量不给家长增添负担,也别让舆论产生联想。老师如果将搞卫生的通知发布在家长群里,虽然是说征集志愿者,其实多少有写“强迫”之嫌,甚至可能变成了派任务。家长“被志愿”,毕竟是小事一桩,而当家长实在抽不开身纷纷选择请家政代劳,则不但体现了家长的身不由己,也给人以观感上的违和感。

2.从“包办与成才”的角度分析说理。

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无疑是过度保护、包办一切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吗?爱和溺爱有什么区别?过度溺爱、过度保护有哪些危害?父母之爱子女如何为他们计长久?

过度保护不是爱

开学时父母可以请家政人员帮忙打扫宿舍,那么以后孩子是否也可以请人帮自己洗衣服,甚至上课点名呢?杭州部分学生家长请钟点工到学校打扫教室寝室,背后实际折射出当前家庭教育中一种较为明显的倾向,即部分学生家长存在对孩子过度溺爱、过度保护与包办一切的现象。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包办一切,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历练与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其走上社会后,勇敢、自信面对问题和困难。同时,过度保护、包办一切,也不利于培植孩子的责任意识,不利于其成年后确立勇于为自己的选择与行为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的人生态度。

3.从“适度与过度”的角度分析说理。

对于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是不是只有对和错两种答案?对其如何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什么两种对立的观点看起来都有道理?关于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的是非讨论,在认识论方面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适度的就是合理的

家长参与孩子学校的公共活动、协助学校开展工作,这是必要的,但是必须适度。比如,家长请钟点工搞教室卫生,如果老师、家长和孩子一块进行,身体力行地践行劳动教育,而不是让老师或学生完全当“甩手掌柜”,这样的参与就是适当的。考虑到开学时期老师事情多,家长也要上班,而请家政人员搞教室卫生也是可以的,但应该止于一次两次,不能成为惯例,否则就违背适度的原则。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些充满辩证法的思想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武器,也是考量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这类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名家视角

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卫生尴尬了谁

浙江日报理论部

前两天,杭州有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了一则通知:新学期班级打扫和布置开始了,征集家长志愿者。一位家长看着群里无人反应,提议找家政公司帮忙。于是自己先下单——团购价3小时,擦地板、擦桌子、整理书桌之外,擦玻璃另加钱,起步256元。①

钱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很多学校都这么“征集”家长志愿者,很多家长都这么花钱请家政。受访的一位家政保洁工一口气报了杭州四五所名校家长派出的单子,可见很多学校关于搞卫生的事,都想到一块去了——找家长;很多家长对这项额外的工作也想到一块去了——找家政。②

请家政的家长,挨很多人“批”了。理由有二:一、缺乏身教;二、为什么不让孩子去接受锻炼?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③

孩子是“躺枪”的,家长也是被冤枉的。开学之前的这场卫生,不是小搞,而是大干。自家的一屋可以扫,但校园这种大面积的大搞卫生,整块的时间能否安排得出来是一回事,能不能干好又是一回事。家里干,是熟门熟路的家务活。校园里干,是体力活加技术活,要有专业的工具,有足够的体力,有科学的安全保障。④

能扫自家的屋,未必能扫学校的屋。而不扫孩子学校“屋”却能“扫天下”的家长,比比皆是。这种道理搬出来指责家长,是毫无道理可言的。⑤

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劳动也没错。但不是所有的劳动,孩子都适合干。比如擦玻璃窗。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学校大搞卫生,都必须由老师去干。家长干不了的,老师也未必干得了—。反过来,老师干不了的,发动家长干,也是不恰当的。那么谁来干?有工人维护校舍的学校,自己干,自己干不了的再花钱请人干。总之,没必要把这项工作当成向家长伸手的“考验场”,让家长为难,让自己尴尬。⑥

老师将开学之前的大搞卫生,通知在家长群里,讲是讲征集志愿者,其实本质上就是派任务。这种姿势是习惯性的,它像一把双刃剑,带给学生的观感不尽相同。往好里说,是号召家长和学生自愿、志愿地参与学校环境的卫生改造和布置,是应该积极参与的公共劳动与本份。而往负面的效应看,它给学生造成的是权力可以随意指使的任务摊派。有权力者,则可以做甩手掌柜。这在今天很多大学的学生会里,可能轻松找到相对应的“影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管是好榜样,还坏榜样。⑦

家长参与孩子学校的一些公共活动、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很正常。但一要体谅,二要量力。家长与学校相互量力之后,才会体谅各自的苦衷。不要管你愿干不愿干,霸王硬上弓;也不是管你会干不会干,往扫屋与扫天下的道理上生拉硬扯。而是应该讲方法、同协商。老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干的,带着学生干起来。有经验、有工具的家长可以把智慧和工具贡献出来。⑧

①概述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新闻事件的原委。

②议论新闻事件,指出关键所在:很多学校都这么“征集”家长志愿者,很多家长都这么花钱请家政。

③简述人们对家长的批评及理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④阐述扫校园和扫自家一屋的不同,驳斥对家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责难。

⑤用家长不扫孩子学校之“屋”而能“扫天下”的事实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责难。

⑥阐述学校向家长伸手的错误:让家长为难,让自己尴尬。

⑦阐述在家长群里征集自愿者的实质,即随意指使的任务摊派,并指出其负面效应。

⑧正面阐述应有的做法,即家长协助学校开展工作,一要体谅,二要量力

思维导图

概述事件的原委 阐述新闻事件关键所在 驳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责难(③—⑤) 分析学校向家长伸手的尴尬 分析学校向家长伸手的实质及影响 正面阐述应有的做法。

◎同学妙说

畸形之爱泛滥必成灾

据媒体报道,2019年春节后开学,杭州有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教育界人士和网友的热议,或褒或贬,众说纷纭。然而在我看来,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不过是畸形之爱的又一种泛滥而已。

展眼当代中国,畸形之爱屡见不鲜。在某小学的窗台上,站着年过六十奶奶,手拿抹布,认真而不敷衍地擦拭着玻璃,她要为孙子当好值日生。每到大学报名季,最壮观的风景线竟是家长,他们手提肩扛,大汗淋漓,身旁站着轻装上阵、自在悠闲的孩子。如今的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比起这两则畸形之爱的独唱,也并不有多少特别。

我们需要爱,人间如果没有爱,就会变成一座阴冷的冰库,那将是可怕的。成长需要爱的呵护,冰冷的教育难以养成健全的性格。但是,爱要适度,适当,否则就会泛滥成灾。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成长不可或缺的爱有时也会变成成长之“碍”。我们爱胡杨,为胡杨树苗施以充足的水分,它们却在风沙中夭折;我们爱幼蝶,替破茧的蝴蝶剪开束缚,蝴蝶却再也无法飞起:辩证法就是如此地无情。

请钟点工打扫教室,固然源于一个“爱”字,他们担心让子女打扫教室影响文化学习,或者怕孩子粗手笨脚干不好。但是,爱应是有底线的扶持,而不是越厨代庖,包办一切。悉心照料胡杨树树苗,“爱”的甘泉滋养了它的根系,却也阻碍了它向更深处延伸,最终经不住一场风沙的考验。人也是这样,过分的呵护只能让子女丧失自立自强的能力,最终落得八旗子弟的下场,这样的爱难免成为事实上的“害”。

能力比知识重要,而人的各种能力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生活一再证明,会读书、会考试,只是个人能力的一个方面,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学会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地做人,学会敢于直面人生道路上的任何挑战,才能算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上个世纪曾经有过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我无力评价这个运动本身的功过,但有一个事实在我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中,走出了一大批精英人物。不说别的地方,单说北大荒,走出的知青作家就有肖复兴、梁晓声、张抗抗这样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大都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放手让树苗扎根,它会慢慢茁壮,参天凌云;放手让蝶儿破茧,它会飞向蓝天,点染世界。

水分过多难存活,呵护过分难自立,爱是有学问的,畸形之碍泛滥必成灾!

【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先简述新闻事件,明确指出:家长请钟点工打扫教室是畸形之爱的又一种泛滥而已。接着联系社会现实,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眼当代中国畸形之爱的现状;然后运用辩证法原理和比喻论证的方法,阐述爱要适度、适当的道理,再分析请钟点工打扫教室的实质和危害;在此基础上,阐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并结合当年知情的杰出人物进行分析,深化论证。最后概述全文,总结中心论点,照应文章标题。文章中心突出,论述集中,层次清晰,论证方法多样,句式整齐,语言优美。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