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开学第一课”上的广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2020-05-18 手机版


  2018年9月1日晚8点,这是教育部办公厅之前发文通知开始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时间。可是,当全国的中小学生准时地坐在电视机前时,等来的却是长达十三分钟的广告,有卖豆浆机的、卖白酒的、卖阿胶的、卖家电的、卖汽车的、卖儿童牙膏的……更令人不解的是,在教育部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推进教育减负的背景下,《开学第一课》播出之前,反复播放的还有一对一在线辅导的广告。这些广告冠以“提示收看”的名头俨然一副和《开学第一课》绑定了的气势。节目播出后,广大家长纷纷吐槽。许多家长认为,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电视课堂,上课之前先放广告,相当于把课堂变成了商场,不仅会对孩子们造成不良的影响,还有损央视自身信誉。9月2日,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发布公告就此事道歉。据报道,简单粗暴、重复洗脑的广告并不是首次在央视平台播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虽然已过去了两个月,但期间上演的广告“洗脑三部曲”却让人印象深刻,也曾因此引起过自发性的网络集体吐槽行为。

◎思路点拨

《开学第一课》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公益教育活动,却因为时间过长、内容不恰当的广告而遭到家长的纷纷吐槽,对于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呢?

1.可以从一切为了孩子的角度立意。教育工作者有一条重要的工作原则,这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央视虽然不是教育工作者,但是既然承担了《开学第一课》的任务,就要遵循这一工作原则,利用《开学第一课》大做广告,疯狂创收,显然是与这一工作原则背道而驰的,难怪家长吐槽。

2.可以从净化教育环境的角度立意。教育旨在教化和培育人的心智,催生真善美的情怀,这是神圣的事业,无关商业。央视在《开学第一课》上做广告,与商家合谋,把课堂变成商场,引家长和学生入彀,与国家喉舌的身份格格不入,而破坏教育环境,毒害受教育者的心灵,更是一起严重的教育事故。

3.可以从维护法制尊严的角度立意。广告法明确规定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不得发布药品、保健食品、酒类广告,针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不得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有法不依,我行我素,把法律、法规当儿戏,伤害的不仅是央视自身的形象,还有国家的法制尊严。

◎思维交锋

央视播送《开学第一课》插播大量广告,不守时,不守法,将课堂变成商场,在遭到广大家长纷纷吐槽的情况下,有关负责人不得不公开道歉。这则材料有哪些立意呢?

常规视角:①牢记教育使命,一切为了学生;②校准时间,对孩子负责;③信守职业道德,办好公益节目;④以人为本,尊重民意;⑤知错就改,诚恳检讨莫敷衍。

核心视角:①教育崇尚服务,不为赚钱;②教育的殿堂拒绝商场入驻;③净化教育环境,呵护心灵健康;④不忘初心,牢记媒体使命;⑤自觉遵守法规,维护法制尊严。

创新视角:①诚信就得守时,守时也是诚信;②坚守公益阵地,谨防假公济私;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④严格把关,谨防因小失大;⑤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独抒己见

1.从教育与商业的角度分析说理。

广告是商业社会的重要标志,商业社会播放广告非常普遍,为什么在《开学第一课》前播放广告要受到谴责?教育和商业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商业活动入侵教育阵地有何危害?如何防止商业气息污染教育阵地?

教育不是商业行为

教育和商业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本质,教育是要通过影响他人的活动,帮助其具备从容面对未来的能力,而商业则是通过满足市场需求进行获利。央视在《开学第一课》前大播商业广告,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向学生传递了什么?对于教育来说,首先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如果你连做人都不会,学习再好,将来很有可能也会成为祸害社会的败类。今中国教育最缺的不是分数,而是学生做人的标准。放弃育人的责任,把《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搞成明星秀,并且不失时机地塞进捆绑营销的信息,央视的做法不仅将自己变成了商人,也把教育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

2.从凡事有度的角度分析说理。

教育方面的公益活动是不是绝对不能播放广告?什么样的活动可以播放广告,什么样的活动不可以?能不能播放广告标准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能否上升到哲理的高度来认识这类问题?

凡事贵在酌情酌量

凡事有度,一要酌情,二要酌量。《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央视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制作播出这一档公益节目,体现了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是不宜让太多的商业广告来“秀”一把的。而超长的商业广告,则使得该节目的公益性质被商业化模糊,或许就失去了公益节目的最初动机。即便《开学第一课》可以打商业广告,也应酌情酌量,至少要看广告对象是否合适。近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相关文件,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具体减负措施。一边喊着整治培训机构与减负,一边大做培训广告,实在有违相关部门的初衷。

3.从维护法制尊严的角度分析说理。

“开学第一课”十三分钟广告事件,问题仅仅是广告时间太长吗?怎样对其进行法律的考量?央视为什么会无视法律?国家喉舌有法不依、我行我素,又会有怎样的危害?

法律岂能是儿戏

此次《开学第一课》广告太多之所以会引发许多家长的不满,不仅在于广告太多与教育公益性质的活动格格不入,更在于其中的广告涉嫌违法。《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曾明确规定:“以未成年人为主要传播对象的频率、频道、节目中,不得播出不适宜未成年人收听、收视的商业广告”。而今年《开学第一课》前所播放广告,不仅数量多、时间长,而且还包括许多“未成人不宜”的违法内容。国家喉舌尚且有法不依,我行我素,自然就难以理直气壮地教育公民奉公守法了。而一个国家从上到下都视法律为儿戏,要想实现强国梦,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名家视角

开学第一课,何以沦为广告第一课

魏英杰

9月2日下午,一个叫“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的微信公号发布了一则“诚恳道歉”的声明,内容很短,加起来只有三句话。声明称,9月1日晚,央视综合频道《开学第一课》播出前广告太多,影响了家长和同学们准时收看,对此表示诚挚道歉。①

果然是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实际上,早在央视广告中心致歉之前,这事情就已经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引来许多人吐槽。《开学第一课》是央视与教育部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一期。每年,教育部办公厅都会发文要求各地中小学精心组织,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共同观看。今年的通知上写得很清楚,播放时间为9月1日20:00,然而,当家长和孩子们打开电视机,等来的却是长达13分钟的广告。②

我要看《上学第一课》,你却给我看“广告第一课”?这自然引起部分家长的批评。对于节目的内容,也有家长不满意。有些人认为,节目邀请的个别明星不适合上这档节目,有的明星过于“娘炮”,给小孩子观感不佳。看了一下节目,大体还算周正,邀请的嘉宾大概也花了一番心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似乎不必过于苛责。但节目延迟播放,还让大家看了那么长时间广告,确实不该。③

既然这是一档公益节目,是教育部明文要求全国中小学生观看的主题电视节目,就应当符合公益定位,着眼于教育的宗旨,不能有过多商业色彩,更不能为了追求效益,而借用行政指令的强制性来提高收视率。这边通知20时播出,那边就广告一个接着一个,这会让人们怎么想?为了广告而拖延节目播出时间,这样的吃相未免有些难看。④

从节目操作流程看,这些广告应是事先已经安排,而节目播出时间有时又难以把控。所以,假如广告与节目因故顺延了,怎么办?考虑到节目的公益性,节目组更应该做的是撤掉广告,保证节目的及时正常播出,不能只想着给广告主一个交代,忽视了千万名孩子和家长的心情。为保证广告的播出而不顾节目的延迟,恰说明了在节目编排者心里,究竟何者摆在首位。⑤

《开学第一课》并非只是在节目播出前接入广告,仔细看节目便会发现,不少个镜头直接对准了孩子们手腕上的某款智能手表。这究竟是无意的,还是有意而为?另外,节目前播放了在线培训机构的广告不说,还请来了国内某大学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始人,这真的是做节目的需要吗?这一切难免让人怀疑,连节目本身也已沦为广告的载体。如果这也是一种广告插入形式,培训机构创始人上《开学第一课》,应是价格不菲吧?可这样做,真的好吗?⑥

这一次,其实是广大家长和学生给《开学第一课》上了一课,什么叫守时,什么叫诚信,以及什么是教育。就算这档节目所接广告收入是为了更好地办好节目,也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把节目宗旨放在心上,否则,失去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这档节目也就失去了意义。⑦



①简介央视的道歉,概述道歉内容。

②简介央视《开学第一课》以及长达13分钟的广告,说明道歉的原因。

③简介家长的不满,突出说明央视广告的存在问题:内容不当,时间过长。

④从性质上分析“广告事件”,指出定位不准、有违教育的宗旨的实质。

⑤从节目操作流程分析“广告事件”,指出其只有广告主,而忽视千万名孩子和家长的实质。

⑥从广告内容上分析“广告事件”,含蓄地指出其巧立名目、另有所图的实质。

⑦总括全文,从守时、诚信、教育方面简评“广告事件”,再次表明态度。

思维导图

概述央视的道歉内容 说明道歉的原因 概述家长的不满 实质1:定位不准,有违教育的宗旨 实质2:重视广告主,忽视孩子和价值 实质3:巧立名目、另有所图 总括全文,表明态度。

◎同学妙说

还教育一方净土

新学期开学前,教育部办公厅发文通知开始观看《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8点,全国的中小学生准时地坐在电视机前,等来的却是长达十三分钟的广告,卖豆浆机的、卖白酒的、卖阿胶的、卖家电的、卖汽车的、卖儿童牙膏的,应有尽有,充满商业色彩和气息。

商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并不一概地反对商业行为和商业活动。如果只是一般的商业性电视节目,插播一些广告也无可非议,但是像《开学第一课》这样的由教育部和央视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也出现大量密集冗长的广告,显然就很不应该了。而且在这些广告中,还充斥着许多“在线辅导”之类教辅机构商业广告,就更加不合时宜了。

商业和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未成年人的心灵需要呵护,教育需要一方净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得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药品、保健食品、酒类广告,不得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而今年《开学第一课》前所播放广告,其中就有多条酒类广告,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同时相关教辅广告也不乏劝诱要求家长购买的意思。

传播学有一个培养理论,认为电视里的暴力画面不仅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同样的道理,在公益性质的《开学第一课》里充实商业内容,不仅有违公益性质的定位,而且无形中制造商业氛围,鼓吹商业气息。什么是商业?商业就是利润,商业就是赚钱,过早地在幼小的心灵里灌输商业精神,这与真、善、美的培养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不可掉以轻心。

实际上,将商业的魔爪伸向教育圣地的不是个别现象。不久前,有人发帖称仁爱版初一英语课本含有广告宣传页,并附有该英语产品在广东各地的售前、售后服务电话,同时还不乏有点读笔、音像产品等广告,这则网帖引起公众极大关注。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各类兴趣班、辅导班等商业广告的入侵让教育变得不再纯净。如今,连中学生使用的教材也抵挡不住商业广告的侵蚀,这确实不得不让人担忧。

教育商业化毒化了教育环境,让教育从根本失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到大学都纯粹为了金钱利益不惜牺牲中国的教育的本质,也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此下去百年后难以树人,那将是民族的悲哀。

【点评】

文章以“还教育一方净土”为中心论点,对央视广告事件展开评论,切中要害,且有时代高度。文章先概述《开学第一课》广告的问题,突出其商业色彩和气息;然后从《开学第一课》的特殊性、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商业气息侵染教育的危害性三方面展开阐释,分析此次央视广告事件的错误;在此基础上,分析商业侵染教育的普遍性,以及还教育以净土的迫切性,进一步深化议论;最后,总结全文。文章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材料充实,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说理透辟。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