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完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汉寿县教育局教研室

汉 寿 县 第 三 中 学

二00四年四月

农村完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综 合 报 告

第一部分 概述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漠化、水污染日益严重、酸雨成灾,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先面临的是教育问题,“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决策者和教育者的急待解决的问题。1995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指出:环境教育“对环境保护起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作用”,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汉寿三中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完全中学,有初、高中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近2000人。学校地处工业小镇蒋家嘴,社区成分多样;又紧临东洞庭湖一隅目平湖,目平湖现已跻身湿地保护区行列。学校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展环境教育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因此学校在2000年成为世界自基金会(WWF)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试点学校。开展环境教育一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

本着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并使他们掌握在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所必须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使每个学生都为生活做好准备,并通过学生自身的所学,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的宗旨,汉寿县教育局教研室与汉寿三中联合成立了课题组,提出了《农村完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课题,于2002年申请并通过省级立项,现已进入结题阶段。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类要从大自然中获取多种生存发展的资料,除了对自然合理开发、合理利用之外,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环境,努力维护生态平衡。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牢固树立现代环境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3.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除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外,也包括了环境的可持续展。以往的人类环境观,认为自然界是无生命的、被动的、可以无偿占有和开发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内在联系,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必须加以爱护才行。

4.教育政策法规的依据。我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自学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1993年中共中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年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有明确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环境教育,责无旁贷。

5、党的十六报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党的十六大报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改善,资源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课题的目标4、

本课题通过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课内外环保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努力寻求农村完中教育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环境教育操作系统,达到增强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目标。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与内容

1999年至2001年为本课题研究的前期酝酿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的支持下,在师资培训、、资料占有等方面为本课题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三年。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2002年元月至2002年6月)是课题的启动阶段。主要任务是设计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2002年至2003年年底)是课题的施实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的事:

开办讲座、积累资料,学习环境教育的最新理论。

挖掘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并实施学科教学。

开展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与探索。

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编写《环境与生活》的校本课程,开设环境教育的校本课。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环境教育的独特氛围。

第三阶段(2004年)是结题阶段。通过课题报告、案例、论文等形式对本课题进行总结,探讨本课题的实施原则与方法,汇编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优秀课案,提出校本课程的实施纲要。

第三部分 课题的成果

提高了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技能

增强了学生的环境素养

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环境教育操作系统

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我校环境教育实施的网络。

形成了显著的社会影响

我们的环境教育已经开始向社区辐射,形成了显著的社会影响。2002年十月,由学校环境教育研究室和团委会共同发起的“目平湖,我们共同呵护您”的万人签名活动在本社区造成了很好的影响,有利配合了目平湖湿地保护区的开发。我们还以基地为依托,定期对社区群众进行宣传。每到周末,环境教育协会的同学们会自觉地到湖边参加环保活动,他们出色的表现引得周边群众驻足称道,有的群众也加入到了保护环境的行列。2003年元旦,由三中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有关环境保护的专场文艺晚会在目平湖宣教中心隆重演出,吸引了数百名社区群众前来观看,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我们的环境教育也得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湖南教育电视台“教育新视点”、《湖南教育》杂志、常德电视台、常德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环境教育进行了报道。湖南师范大学还在我校召开了全省环境教育探究式教学研讨会,来自北京、长沙、岳阳、沅江等地的专家和同行们都称赞三中的环境教育有声有色,值得推广。

第四部分 课题研究的思考与体会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育人为本。

环境教育不能拘泥于书本,而要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教育资源。

环境教育不是一种死板的说教,而是一种交融互动、自觉参与的过程。

环境教育是一种可以操作的教育行为。

通过三年时间的探讨,我们对农村完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也取行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这是我们下一阶段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