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之热点主题押题之生态文明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2020-05-02 手机版


 【主题阐释】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文明指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万里黄沙变成良田绿洲,将荒滩戈壁变成千里林海,将臭湖黑河变成清清绿波,库布齐、塞罕坝、河长制,这些代表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成功经验的字眼,成为中国今天构建生态文明的标杆,也象征着中国人为治理生态锲而不舍、不畏艰难、一干到底的精神。

【题目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

2.50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把荒原变成林海、沙漠变成绿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展现出绿色发展的蓬勃生机。

3.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习近平)

对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 点拨】

作文给出了三则材料。第一则,表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政府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第二则,介绍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具体做法;第三则,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

三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生态环境的重要,由此可以知道作文的立意可以有:①青山绿水共为邻,②青山绿水红日子,③用优美生态环境造福人民,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⑤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新担当扛起来,⑥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共建共治共享等。

【素材链接】

1.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2.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3.保护生态,不欠子孙债,这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也是一个必将实现的目标。

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用好更多像环保督察这样的刚性制度,坚决不碰生态环境保护这条“带电的高压线”,才能确保环保制度执行到位,不断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5.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中国。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6.通观中华文明发展史,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人杰地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相信,在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长江经济带必将成为一条更加绚丽多姿、祥和富裕的“彩带”。

7.一个有着悠久养蜂历史的村庄,不再按照老办法掏空树桩养蜜蜂,而是用上了新蜂箱,环保、便于管理又干净卫生。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工艺的进步,更是理念的变化:靠山吃山的同时养山护山,因地制宜,在保证生态良好的同时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并实实在在地从绿色发展中尝到甜头。

8.纸上春秋,见证时代进步历程;笔底波澜,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如何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如何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何让“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媒体的力量不可或缺,舆论的作用不可替代。各大媒体集中展示这五年的绿色转型成果,总结各地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把脉问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是要为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让绿色种子根植每个人的内心,让人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支持者、实践者、建设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佳作展示】

青山绿水共为邻

阿汕是听着爷爷在餐桌边讲述他的故乡的风土人情长大的。

爷爷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处美丽的所在:那里有连绵起伏的高山、高低错落的大树,有清澈见底的河流、有蜿蜒曲折的道路。

高山上,有云雾缠绕;大树上,有云烟缭绕;河面上,有船儿摇过,大道上,有行人逶迤;山,苍翠欲滴;树,枝叶繁茂;水,清灵脱俗;路,平展延伸。

自从行走不便之后,青年时期就走出山村闯荡世界,后来一直没有机会回到故乡的爷爷,把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情都泼洒在周末一家人饭后的餐桌旁边。

早些年,听到爷爷对故乡的描述,阿汕的爸爸脸上和阿汕一样充满着向往之情,但后来的几年,每每听到爷爷的讲述,爸爸的眉头都微微有些起皱。少年的阿汕弄不明白爷爷口中的美丽为何换取的是爸爸紧紧皱起的眉头。

六年前,12岁的阿汕跟随爸爸陪伴着爷爷回到故乡,这是爷爷成长的地方,是爷爷的故乡,也是爸爸和阿汕的故乡。

但他们眼中的故乡已经不是爷爷早年记忆中的故乡了:山还是当年的山,但植被因为开山挖石被严重破坏,当年的青山变得光秃秃的;河还是原来的河,但因为小工厂随便排污,当年鱼虾满和的水已经变成散发恶臭的污水沟。

祖孙三代人站在山下、河边没有了一句话,只有写满眉头的皱纹在夕阳下不断翻动。于是,阿汕的爸爸辞去城里的工作,留在了爷爷的故乡。

六年来,爸爸很少回到城里的家,每天都在爷爷的故乡忙碌。通过爷爷固定的每周周末餐桌旁的讲述,阿汕知道了爸爸在爷爷的故乡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山上植树,到河边治污。阿汕弄不明白的是爸爸干嘛要放弃城里安定的生活到乡下去干植树、治污的活计。

今年,阿汕一家人又一次回到了爷爷的故乡,刚到村口,迎面而来的是一幅标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阿汕听村里人讲:爸爸这几年一心扑在改变家乡面貌的工作上,他与村委会密切合作,率领全村人植树造林,合并小加工厂,治理被污染的水等等。

望着眼前被晒得很黑、面容消瘦但更加精神抖擞的爸爸,阿汕在心中暗暗起誓:等到大学毕业,自己也要像爸爸那样扎根在这里,让山更加地清脆、让水更加的明澈,让爷爷的故乡比先前更加美丽……

【名师点评】

文章通过祖孙三代人的视角来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文章开头描写了爷爷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然后写祖孙三代人回到故乡看到的与爷爷记忆中完全不同的被破坏的山水,接着写爸爸为了让山村的景色重新回到美丽所做的努力,最后写爷爷故乡的惊人变化。在结构上,文章首位照应,突出乡村的美丽给游子带来的愉悦,对景物的默写全面、具体但很有节制;在情节上,通过对比描写,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

【精准训练】

【典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贫困的残疾老人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十五年后,满山的树成材了。为了卖个好价钱,老人找当地媒体帮忙宣传,没想到他被媒体宣传成义务植树、改造环境的好人。接着,各地媒体纷纷报道他的事迹,无数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人还给他寄来钱物,政府部门也送来生活补助。村干部提醒他,树不能卖了,否则他的形象就毁了。卖,可以让他脱贫,更好地生活;不卖,可以保住自己意外获得的好名声,还可以为环保作贡献。

对上述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致富流芳可双赢

贫困老人植树求富,却因“错误宣传”而赢得名声,权衡的斧在富裕和名声之树间彷徨,但这两者并非必须伐此弃彼的冲突体,相反,两树共赢,可更加茂盛。 

卖树这一原始动机是可理解的。贫困而身残的老人想栽树致富就如康斯太勃尔一心想卖画筹钱,不管从事什么事业,盈利这一目的都是存在且合理的。但盈利的方法并非单一,条条大路通罗马,途径是多样的。因此相比砍树或许经济环保的手段更能让社会信服。 

媒体的宣传下名声被树立了起来。这也是好事,甚至让老农有意外的惊喜。好名聲不但提升其关注度、赢得社会的支持响应,也间接带给了他经济支持,而老农也必须清楚,名声不是噱头更不是白纸一张,他更应顺应这一局势用行动去不断完善自己的形象。 

为了获得美好的未来生活,自己的生存之本和身外之名二者均不能够抛弃,既不能像奸商那样只顾盈利而损人利益,也不宜如不食嗟来之食者空留名声而生命无存。老农首先应抓住媒体效应,辨明时局,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关注,从而在社会上获得效益。如同为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为抗震救灾而传递的绿丝带一样,通过媒体宣传获得社会关注。同时采取新的措施来开放树林,古人哲言曰“连环可解也”,有时打破传统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对新生的选择,老农或许可以换一种契合社会认同的方式来致富。 

同时,每个求富者都应保存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注与敬畏,应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业。老农造了一片林,他更应在自己心中造一份环保的观念。抛开斧头,他可以发展小面积水果林,营造经济林、开发旅游景点,依然能够获利,同时又从中创造了绿色的财富献给社会。 

致富不意味着砍伐,流芳不代表着贫穷。抓住契机,改善方法,在经济头脑下促使个人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收获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精神提升,更是一树双赢的茂盛。 

致富流芳可双赢。

【立意指津】

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写作指导:本材料关于脱贫与环保的话题,是国家发展的中心话题,与本材料有关的知识点有三:一是经济林与生态林的区别,本材料中老人种的是用材型经济林,种树的目的就是为了砍树卖钱,二是用材型经济林在成长期也有环保作用,三是种植生态型经济林能很好地解决脱贫与环保的矛盾。参考立意:一、赞同老人卖树。老人不应该被虚名所累,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种树的目的,然后将树卖个好价钱,让自己一家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残疾老人自身难保,不应该被动揽上改造环境的重任,媒体更不宜故意将老人打造成道德圣人。老人种树卖树,是无可厚非的,相信真相大白之后,社会会理解他的行为。残疾人自力更生,努力脱贫,是比改造环境更迫切、也更人性的事情。二、反对老人卖树。老人的行为可谓一举两得,他既获得了好名声,也为环保作了一份贡献,因此不能做既毁林又毁美誉的事情。大众对老人“义务植树”的行为是敬佩的,说明人心向善,人性向美,老人何不成全人们的美好期待呢?老人现在已经受到关注,好心人寄来钱,政府送来生活补助,相信老人即使不卖树,日子也不会比以前差。如果卖掉了树,就会让所有关心环保和热心公益的人士伤心失望,这是对社会向善之心的打击。

【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一支由城乡高中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小分队,参观学习“五水共治”“美丽浙江”的建设成果,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有了更深切理解。在心得分享会上,大家踊跃交流。

甲同学:建设优美生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攻坚克难、持之以恒。

乙同学:呵护绿水青山,要摒弃“看客”心态,我们都应是绿色环保的践行者。

丙同学: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丁同学: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就是我所向往、追求的中国梦。

请从上述某一同学的心得出发,结合你的见闻,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④不少于600字。

【例文】

从我做起

呵护绿水青山,要摒弃“看客”心态,我们都应是绿色环保的践行者。

人们常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解仙源何处寻。水是美的,同时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曾做一个梦:有一天我和同伴开心的在水中游着,突然一片的黑色的水向我们袭来,同伴一个个沉了下去,我心中愤怒起来,但是,我也慢慢失去了意识……

水在人们心中一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无节制的用水,肆无忌惮地污染水资源,已经使水资源发出了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到底谁才是罪魁祸首呢?

第一个凶手就是建在沿岸的工厂,它们每一天都会流出很多废水,原先清澈的水流已经变成黑色水流,并发出一阵阵让人作呕的恶臭;第二个凶手就是生活在河边的居民。他们随意地将生活垃圾抛向河里,河道俨然成了一个天然的垃圾场。同时,洗衣液、洗洁精的广泛使用,使得超多的有毒的物质流入水中。这些垃圾、废水一天一天的累积,让超多的鱼类因为没有洁净的生活坏境死亡。死鱼附在水面上,结果一片惨状;第三个凶手就是我们自我。我们刷牙的时候打开水龙头开始刷牙,我们可曾关注到水龙头的水正在往外流?在和小伙伴打水仗笑得开心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缺水山区的孩子们连口水都喝不上?大自然在哭泣吧?

人类是时候停止滥用水资源的行为了,参与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洪涝、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造福人类的工作。为了继续生活在这美丽幸福的世界。为了子孙后代能喝上水用上水,我们务必努力,不让大自然母亲流泪。我时常在想,雨啊你是水神的眼泪吗?你是在为人类犯下的错哭泣吗?

我们人类就应不想成为我梦中的那只鱼吧!鱼需要清澈的水,人需要洁净的水。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地球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水清澈、鱼儿欢畅的完美世界吧!

保护青山绿水,从我做起!

【立意指津】

本题材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本次作文要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展开论述,分享心得。认真阅读材料,五个同学的心得,代表了五种立意,甲同学态度是持之以恒; 乙同学是做绿色环保的践行者。丙同学是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丁同学是向往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考生可以就这几种观点,选择一种立意,展开论述,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即可。

【典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著名的淡水湖鄱阳湖,已被围湖造田“吃”掉了一半,如今每年还要“吞”下2100万吨泥沙,湖底增高3厘米。“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每年要“咽”下1.33亿吨的泥沙,“喝”下4124万立方米的污水,湖中别说堪与国宝大熊猫媲美的中华鲟、白鳍豚,连普通的“虾兵蟹将”也不多见了。值得担忧的是,这样的现象在各地都能找到。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表达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例文】

保护我们的生命源泉

进入二十一世纪,水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水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长远问题。“水即生命”,这是阿拉伯人的一句俗语。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然而我国13亿人口,平均人均占有量仅为20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10位。中国已被列为世界上13个人均贫水的国家之一,我国有近400个城市缺水日缺水量为1600万立方米。

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一方面有限的资源又惨遭污染。水利部门通过对全国约700条河流、9.8万公里的河长进行水质评估,发现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长已占到一半,其中十分之一的河流严重污染,失去使用功能。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对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不断加重,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已感到水质污染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据统计,在发展中国,80-90%的疾病和三分之一以上死亡者的病因都与受细菌感染或受化学污染的水有关。现在每天有2.5万名男人和妇孺死于通过水污染的疾病。

水污染已成为地球上的十大环境祸患之一。尽管我国水资源非常宝贵,一些河流和湖泊被污染的程度却令人吃惊。黄河每天要被迫“喝下”500万立方米的污水,长江每天也要被迫接受3600万立方米的污水。1995年7月淮河下游大面积水污染,使江淮流域20多万人断水1个月之久。湖泊的命运也很悲惨。我国著名的淡水湖鄱阳湖已被围湖造田“吃”掉了一半,如今每年还要“吞”下2100万吨泥沙,湖底增高了3厘米;“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每年要“咽”下1.33亿吨泥沙,“喝”下4124万立方米的污水,湖中别说堪与国宝大熊猫媲美的中华鲟、白鳍豚,连普通的“虾兵蟹将”也不见了。

由此可见,人类是变得越来越聪明,还是越来越愚蠢呢?我想人类是变得越来越愚蠢了!

水是多么的纯洁无暇,是多么的美丽。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生命的琼浆玉液。

水即生命,为了清澄的河湖,为了缤纷的世界,为了人类的生存,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生命源泉吧!

【立意指津】

【审题】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这则材料的主题比较单一,任务也很明确,关键是学生选取立意的角度。围湖造田是指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活动,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材料中明确指出,湖田面积减少,湖水泥沙增多,水面降低,湖水中无论是珍奇的中华鲟,还是普通的鱼虾,都面临着断绝的危险。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生可以就事认事,先点材料,围绕围湖田的危害来谈,然后谈目前整个社会已经认识到这种危害,并且在不断地改变思想,改变做法,改变环境,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也可以就这则材料做一个开头,谈人们的急功近利思想,而没有长远规划等等。

【立意】①好心办坏事。从近处看,我们搞的开荒种田,围湖造田,也是出于好心,结果却毁了自然环境。“美好的初衷,苦涩的果实”,这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事实。②看问题不能只看到眼前,还要看到更远的将来。如果只从眼前看,那么“饮鸩”是可以“止渴”的,而从长远角度看,则是对生命的伤害。“围湖造田”,“毁林造田”,短时间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但从长远角度看,破坏生态环境,对以后的发展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③办事情必须遵守客观规律。④让急功近利的心静下来。

【典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践行绿色生活”这个主题踊跃发言:

学生甲: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学生乙: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学生丙: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学生丁: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假如你将参加校学生会组织的“践行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请写一篇演讲辞。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环保在我心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环保在我心》。

绿树,红叶,青山,蓝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世界的美妙绝伦的事物。而如今,树已不再苍翠,山已不再青秀,天空也不再湛蓝,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酿成的后果。

奔腾的河流是大地母亲的血管,河水好似流淌的血液,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流到哪里,哪里就充满生机,人类择水而居,河流便成了人类生存的依托。可是,今天呢?许多河流生病了,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河水里的鱼虾也早已逃之夭夭了!

我们同样不会忘记每年春季来自内蒙古的沙尘暴,不会忘记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更不会忘记达到pm25的城市越来越少。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应当去了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重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应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在平常的生活里,我们不难看到,在附中的校园内,也有同样存在环保意识淡薄,肆意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哗啦啦”的流水声在我们耳畔时常响起,“明晃晃”的长明灯在我们眼前映照,随手丢弃果皮纸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什么我们随手就能做的事,我们就没有做起呢?电灯没关,我们将它顺手关掉,水龙头在滴水,我们过去将它轻轻一拧,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请大家弯弯腰。因此,我们xxx班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自觉保护校园卫生环境,不随意丢弃瓜果皮屑、废旧纸张、电池等杂物垃圾。

(2)在餐厅吃饭时,不随意浪费粮食;在写作业时,要尽量双面利用纸张,不铺张浪费。

(3)随手在离开教室宿舍关灯,在接水之后拧紧水龙头,尽量将比较干净的水反复利用,用水浇花,冲厕所等。

(4)将垃圾分类丢弃,回收利用可再次使用的硬纸板、易拉罐,塑制饮料瓶、啤酒瓶、废旧的报纸书本和电池,为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发张献计献策。

(5)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等制品,防止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日益减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6)在去超市购物时尽量自带环保购物袋,杜绝“白色污染”的蔓延。

(7)在家庭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排污,做到“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校园、社会。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着一身蓝;光的幸福,是它拥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人类的幸福,是它拥有一个美丽的地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附中融入社会这一集体中,将附中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大校园!

【立意指津】

本则作文是一则材料加命题的命题作文,要求写一篇“践行绿色生活”的主题演讲词。首先考生要熟知演讲稿的格式,演讲稿的标准格式:1.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2.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如:大家好)。3.正文。4.结尾(如:谢谢大家)。讲演稿的结构由标题、称呼和正文三部分构成。其次要知道演讲和作文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的听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所以,为演讲准备的稿子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上的现实性。演讲稿是为了说明一定的观点和态度的。2、情感上的说服性。演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生认可或同情。3、特定情景性。演讲稿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有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景,演讲稿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景相适应。4、语言、结构  演讲稿还要在情绪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上做到生动感人。

本题作文不难,明白了演讲稿的基本格式后,还要注意演讲的主题“践行绿色生活”,绿色生活是一种没有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环境友好、健康的生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绿色生活必须符合下面的三个条件。第一,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和所消费的资料对健康有益或无害的;第二,消费者在工作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和能源;第三,消费者所使用的物品对环境应该是友好的。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