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各章主要思想归纳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2020-02-19 手机版


一、“为政以德”重要思想陈述

(1)“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A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B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后人评价:孔子的“德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它用道德标准来规范统治者和百姓的行为,对维护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民生与教化”:子贡问政时,孔子先强调“足食”再强调“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先富后教”: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并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这样社会才会稳定。

(4)“均无贫”与“均贫富”:孔子提出了“均无贫”的思想,这与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有本质区别。“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它不主张平均分配财富,而是要求上下各得其分。

二、“克己复礼”重要思想陈述

(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之礼,即等级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二是个人之礼,即外在礼仪。

孔子认为制度之礼重于个人之礼,个人之礼应该服从于制度之礼。

(2)“礼”与“仁”: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内核。

在孔子看来,礼是仁的外在表现,而“仁”则是“礼”的基础,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仁”是有条件的:孔子的“仁”是在“礼”指导下的仁,即它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等级制度为前提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克己复礼:孔子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最终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重要思想陈述

“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著精神和献身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情怀的体现。

在于“儒道之辩”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

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他的歌词里既包含有对孔子的敬仰之意,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之情。而长沮、桀溺从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来否定孔子的这种作法,觉得他的主张难以拯救社会现实,但并不否定孔子的这种精神。孔子十分看重这些不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隐士,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很想和他们交流。

五、仁者爱人

(1)“仁”的内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2)“仁爱”与“兼爱”: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孔子认为这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可见,孔子的“仁爱”是有阶级局限性的。

(3)关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4)“忠恕”之道:孔子把孝悌视为仁爱的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 “忠恕”之道。

六、君子之风

1.君子之风:君子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2.“浮云”的比喻义:“浮云”的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3.孔子的义利观: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见利思义”是指利要服从义,反对见利忘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利。

4.仁者和智者:孔子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迂;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

八、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即“群而不党”、“和而不同”,指交往应有一定原则,团结而不勾结,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与众人和谐相处。

2、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交往尺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矜而不争: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取心但不斤斤计较。

3、以直报怨: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以德报厚”过于宽厚; “以牙还牙”“以怨报怨”过于偏狭,都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我们支持以直报怨。

十一、诲人不倦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孔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行、才智、个性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有利于学生发展。

2.述而不作:“述而不作”是指只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而不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并非“传声筒”。

3.启发式教育: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体现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弄清楚的矛盾心理状态,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孔子认为学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再向老师请教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4.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

十二、高山仰止

1.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景行则止” 出自《诗经》。 “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仰慕;“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

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精练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里面所蕴涵的是儒家通权达变的思想和精神气度。

3、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的本来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小小的县城,怎么用得着礼乐之道这种治国的方略呢”。从子游的答辩词来看,杀鸡用一用牛刀也未尝不可,因为治理一个小县城与治理一个国家,性质是一样的,孔子完全同意子游的看法,所以立即表态修正,向学生们宣布自己的错误。

4.墙

子贡在回答叔孙武叔“子贡贤于仲尼”时把自己比做一堵齐肩高的墙,人们只需要在外面把头一伸,自己内部的一切就尽在眼中了,而孔子则不同,他的“墙”非常高,如果你自己找不到门进去,里面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你根本就不知道。叔孙武叔之所以说子贡比孔子贤,是因为他只能看到子贡这个“矮围墙”里的东西,孔子的“围墙”里有什么,他连门都没有找到。所谓“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对于我们而言,当尚未进入一个门时,切勿妄加评论,以免贻笑大方。

十三、沂水春风

1、礼乐治国

《沂水春风》记述的是孔子和学生们关于立志的谈话。孔子问志,四学生答志。从表面上看,四人答案各不相同,可实质上都是以“礼治”为中心。

孔子政治上主张以礼治理国家。对此,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的全盘继承,也不可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

2、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子路是希望受命于危难之际,通过自己三年努力而达到大治。他的回答,充分体现了他的志向远大、信心十足,有大政治家的气魄。

3、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他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4、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5、曾皙:温文尔雅,谦恭安详。他的理想是以礼乐治天下,即实行“仁政”,实现太平社会。他的志向最为高远,且性格放达洒脱。

6、吾与点也

曾点所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学生一起,沐浴春风,咏诗论文,将富贵名利等世俗的东西和救世为民之志向全抛之脑外。所以引起孔子的赞赏和感叹。

7、《沂水春风》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能结合自,拉近与学生距离,表现平等,消除学生顾虑,引导学生发言言志。对学生回答善于区别评价,即使对令他不满意的回答,也不直接批评,而用神情来表达。肯定赞扬也用“喟然叹曰”表达,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十四、中庸之道

1.中庸之道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

强调做事合情合理。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

②强调有原则的调和,在一定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和谐。

③强调是通权达变,与时俱进。中庸之道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

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折衷主义者,中庸之道反对折衷主义者的“同而不和”,赞成“和而不同”。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