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拿来主义》导读——借鉴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19-09-18 手机版


 12 拿来主义 

话题链接——借鉴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鉴”,会意字。本作監,金文形体像一个人睁大眼睛向水盆注视。后加“金”,成鑒或鑑,表示鉴用金属制成。鑒简化为鉴。本义是盛水的大盆。引申为镜子。后来引申为照或观察、审察。还引申为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有借鉴之义。

想起了唐代诗人郑谷的《闲题》:

举世何人肯自知,

须逢精鉴定妍媸。

若教嫫母临明镜,

也道不劳红粉施。

【成语链接】

鉴往知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诗经》:“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国家覆亡的教训并不远,对于商来说,是夏桀;对于周来说,就是殷纣,这两句语重心长,寓意深刻,有如晨钟暮鼓,可以振聋发聩。

前车之鉴: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清陈忱《水浒后传》:“前车之鉴,请自三思。”

覆车之鉴: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晋王隐《蜀记》:“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二、句之美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品读 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去掉一个“之”字,句式变得整齐,也容易流传开来。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意是“他”不是“它”。——《诗经》

品读 意思是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3.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影响下,后来的洋务派和维新派沿着这条新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

品读 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所谓“制夷”,即抵抗侵略、克敌制胜。在这个主张里,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

三、诗之韵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羊公碑又名“堕泪碑”,是当地百姓怀念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建立的。

赏读 此诗系作者因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熔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就引用了这句诗,还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四、文之理

司马迁在《史记》上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说的是人从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观察民众就能知道治理得好不好。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主动把自己置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要让群众看清楚。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典出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

解读 这段话出自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殷,即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其开国君主为成汤。公元前1620年,成汤征讨不祭祀的诸侯葛伯。他对伊尹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不(fǒu):同“否”。意思是,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成汤的“镜子论”表明,早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就已将民情状况作为衡量统治好坏的标准。此后,“以人为镜”的观念为历代开明统治者所接受。

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的土地,视为枝叶的根本。确实如此。

一、识作者

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鲁迅

鲁迅(1881—1936)①,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伴读] ①巧记鲁迅生卒年:他对反动派左边一巴掌(18),右边一巴掌(81),合起来为鲁迅的出生年(1881),两巴掌加起来是(36),即鲁迅死于(1936)年。

二、知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三、明文体

杂__文②

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伴读] ②杂文,是鲁迅一生战斗的主要武器,是他战斗业绩的最重要最光辉的一部分。在黑暗的年代里,鲁迅杂文如同威力无穷的匕首投枪,刺破阴霾,横扫鬼域。

四、理基础

1.记字音

①残羹冷炙(gēng) ②仪节(yí) ③徘徊(huái)

④譬如(pì) ⑤脑髓(suǐ)   ⑥自诩(xǔ)

⑦国粹(cuì)   ⑧玄虚(xuán) ⑨宅子(zhái)  

⑩吝啬(sè) ○11蹩进(bié)   ○12阿剌伯(là)

2.识字形

①诩(xǔ)自诩栩(xǔ)栩栩如生   ②炙(zhì)炙热灸(jiǔ)针灸

③磕(kē)磕头瞌(kē)瞌睡   ④蹩(bié)蹩进鳖(biē)鱼鳖

3.辨词义

(1)吝啬吝惜

[辨词] “吝啬”着重指财物当用不用,贬义词。“吝惜”指因过分爱惜而舍不得拿出,宾语常是财物、生命、力量以及具体的物品。

[选词] ①一个年轻时只顾自己的人,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吝啬的人,老来便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守财奴。

②普照大地的太阳,把光和热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从不吝惜,从不偏袒,从不计较报酬。

(2)接受接收

[辨词] “接受”指采纳不拒绝。对象侧重于无形的东西,如爱情、感情、馈赠等。“接收”指收受过来,对象侧重于有形的东西,如信件、传真。

[选词] ①有科研人员表示,他们首次重复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外同一地点的相同信号。

②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埋怨自己。

4.积成语

[语境呈现]

①享受多了,眼界高了,因而把逢年过节收红包当作正常的礼尚往来,金钱的贪欲随之就见诸行动。

②穷人住在城市垃圾场,盖起了所谓的胡佛村,甚至为争夺餐馆丢弃的残羹冷炙大打出手。

③一些项目大多以“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等名义冠冕堂皇推进,争议多,隐患大,给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④普京刚走没几天,俄罗斯驻叙军事基地就遭到袭击,普京听后勃然大怒,发誓要将极端分子全部歼灭。

⑤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但主持人故弄玄虚,使嘉宾们不知如何回答。

[释义]

①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

②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喻指权贵的施舍。

③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④勃然大怒:非常生气和愤怒。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变脸色的样子。

⑤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 

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出了正确地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论中设喻 形象说理——分析文本中的比喻

任务导引

比喻被誉为“修辞之王”,如果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可以用具体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道理,用浅近的事物来阐明深奥的道理,具有一定的论证作用。鲁迅是运用比喻论证的高手,需要我们在学习文本时仔细品读。

任务设计

1.本文充分发挥了比喻论证的力量,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案 本文中作者用“大宅子”比喻外来文化(文化遗产),作者在这一举例之喻内部嵌套三处小喻,构成排喻,一个“孱头”,一个“混蛋”,一个“废物”。“孱头”代表了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混蛋”代表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废物”代表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用比喻写出了当时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三种做法,显示了非“拿来主义者”的三种可笑行径。

除此之外,还有“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之喻。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用“鸦片”比喻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用“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用“姨太太”比喻纯粹的糟粕、腐朽的东西。比喻的运用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

2.(拓展延伸) 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以生命为本体,寻找多方面多角度的喻体。

答案 (示例一)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示例二)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却可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任务探究二 破立之间显主旨——探究文本的论证结构

任务导引

鲁迅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先对错误的观点作了批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是先“破”后“立”。“破”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任务设计

1.本文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有破有立,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本文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批判送去主义,先破后立,相得益彰。前者破得越彻底,后者立得越有力;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深刻,实行拿来主义的理由越充分。因此,从揭批入手,再转入正面论述,显得水到渠成,立论更鲜明有力。

但文章又破中有立,在第一部分批判“送去主义”时,作者提到拿来,同时又“立”中有“破”,在第二部分论证“拿来主义”时,作者批判了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本文在论证结构上采用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手法。

2.(拓展延伸)请以“谈‘冒尖’”为题目,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写一作文提纲。

答案 (示例)(1)论述什么叫“冒尖”,引出中心论点。①什么叫“冒尖”:

“冒尖”就是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就是要出人头地。农民勤劳致富,成为冒尖户;学生勤奋学习,成为尖子生;科技人员刻苦攻关,成为学术带头人;工人、干部努力工作,成为模范标兵……这些都可称为“冒尖”。

②引出中心论点:要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做新时代的先锋。(还可从其他角度立论)

(2)分析敢于冒尖的重要意义,论证中心论点。

①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可以推动历史发展,加速社会进步。

农民冒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学生冒尖,可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科技人员冒尖,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可以加快“四化”建设步伐……

②过去“中国人不但‘不为贼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鲁迅语)今天的改革家(如步鑫生、温元凯、马胜利)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改革洪流滚滚向前,“四化”建成指日可待。

(3)批驳“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上游冒险,中游保险”等谬论(或分别驳,或综合驳),可采取以下步骤:

①列表现:列举在这些谬论影响下怕冒尖的各种表现。

②析实质:害怕冒尖,是因循守旧、苟且偷安、患得患失的表现,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表现。

③谈危害:联系当前改革,分析怕冒尖对个人,特别是对国家、民族的危害。

(4)总结全文,强调论点,提出希望,展望敢于冒尖、敢为天下先的前景。

任务探究三 嬉笑怒骂,皆成文采——赏析文本的语言特色

任务导引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没有哪位作家像鲁迅一样,用他那刀锋一样锐利的笔尖,无情地声讨着一切黑暗;没有哪位作家像鲁迅一样,在人民的心上剖开那么深的口子,还受到人们几世几代的尊敬。鲁迅,用他的嬉笑怒骂,用他的横眉冷对,为我们呈上了一颗中国人跳动的良心。《拿来主义》是一篇典范之作,其语言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高度。学习时需要我们对鲁迅的语言仔细剖析。

任务设计

1.本文语言生动有趣,很有特色,请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案 本文除了巧妙运用比喻之外,还具有以下特色:

①妙用反语,如:“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表明“活人替代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对此是不屑不齿。

②善于仿词创造。即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如“拿来主义”,“主义”指一种重大的原则和主张,是堂而皇之的政治术语,而“拿来”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口语,这两个词十分有趣地嫁接在一起,不伦不类地惹人发笑。“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也很妙,不说“排外”,不说“卖国”,而说“闭关”“送去”,挖苦嘲讽的意味很强。

2.(拓展延伸)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自己:“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课外阅读鲁迅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找出反语的句子并赏析。

答案 (示例)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到“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用“文明人”一词,不仅讽刺了帝国主义者们制造杀人武器,同时也揭露了封建军阀拿了帝国主义枪弹来杀害青年女子的暴行,他们的“文明”不过是野蛮的同义词。用“伟绩”“武功”控诉了封建军阀滥杀无辜,帝国主义嗜杀成性、惨无人道的罪行。对中外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和鞭挞。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文化的民族性又和文化的世界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它们是一对同生共长的属性,呈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此,许多思想家都有过论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形成多种多样的文化。这些文化既是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又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无疑可以让各国人民享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节选自吴元迈《文化在多样性基础上交流互鉴》)

材料二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作作品时候的借鉴。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的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节选自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凌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节选自鲁迅《看镜有感》)

1.下列关于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排斥又息息相关,表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B.文明的交流互鉴,不仅能丰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将推动大同社会的到来。

C.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要兼收并蓄。

D.《看镜有感》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接受外来文化,提供着深刻的启示。

解析 A项,“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排斥又息息相关,表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错误,材料一中的表述是“文化的民族性又和文化的世界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它们是一对同生共长的属性,呈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相互排斥”一说错误。B项,“文明的交流互鉴……也将推动大同社会的到来”错误,材料一中只是说“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无疑可以让各国人民享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并没有说“也将推动大同社会的到来”。C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原文说“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答案 D

2.指出材料三第二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

答案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壮健者比喻积极、主动、自信的文化心态,衰病者比喻消极、保守、自卑的文化心态。二者对比,形象鲜明地批判了当时畏惧、抵制外来文化的现象。

素材积累——聚焦:继承和创新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继承和创新,正是我们前进的路标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想获得成功,继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没有了创新,继承便会成为无沙之丘、无根之木。只有将二者充分发挥利用,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就文化遗产提倡采取“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反对盲目地排斥和拒绝外来文化,主张实行“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指出了正确地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造纸术的发明

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都是把字写在竹简或丝帛上,由于承载的笨重和价格的昂贵,制约了文化的传播。但是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蔡伦发现在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实际上只是漂丝的副产品。至和帝时,蔡伦组织人力、物力,经过研究创新,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成就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为了赞颂蔡伦的杰出贡献,当时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①

[伴读] ①猜个谜语吧,打一字。谜面是:残红飘落日已昏。

(谜底:纸)

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系列论述,为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结合。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扬弃中继承,在转化中创新,不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同时要有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的眼光和心怀,在处理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基本方针,既不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也不盲目排外,而是有鉴别地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伴读] 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历史中创造、延续和提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素材运用

片段1 时至今日,在中国正在不断向前迈进的同时,学习各种国学经典,又成为一股新的文化热潮。重要的是,在这些国学经典中,我们要学些什么,我们要继承什么,我们要发扬什么,我们要创新什么。很多国学经典是不变的真理,但在这些国学经典中,也有不少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我们应该抱有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而不是生搬硬套。对于学习经典,重要的不是学,而是用。弟子规、三字经张口便是,生活中却丝毫未见,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但你也要会在生活中用到。满脑袋之乎者也,满嘴的仁义道德,到头来未见真才实学,不得不说是十分可笑的。当继承已经成为一个问题的时候,如何创新更是无从谈起。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当经典走进生活,创新便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了。③

——节选自《继承与创新》

[伴读] ③国学班大热也要引起我们的冷思考。国学教育要观照当下,启迪未来。否则,空有一肚子古籍经典,还是读死书。

片段2 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祭成为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的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④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节选自《继承与创新》

[伴读] ④继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原题呈现: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传承与创新

上海考生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①

①细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娓娓道来。

“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②在那个压制人才发展、摧残人才天性的清王朝,“扬州八怪”用一种不合乎世俗审美标准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高尚情操,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权贵的蔑视和抗争。可以说,“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挣脱束缚、思想和心灵获得自由的象征,这也便是郑板桥作品的韵味所在。后人如果模仿“板桥体”,只能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可有二”。然而,许多人并不信奉这个原则。当文学与时尚产生了关联,似乎文学创作也能产业化发展,作家也能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了。书店里,占据“畅销书架”的一会儿是悬疑小说,一会儿又是通俗哲理。花样总在翻新,却大都千篇一律。那些书虽畅销一时,不久却被遗忘在角落,蒙上尘垢,挂上蛛网。马克思说过:“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剩下时间。时间会滤去所有跟风的作品,最终只留下一部或几部体现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和人生的作品。”

②精准地找到了话题需要的突破口,即“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这么说,我们是否就不要学习他人的作品了呢?当然不是。那些肤浅的跟风之作,正是因为对文化艺术传承、研究不够,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于俗套。因此,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③

③对这个话题,本文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点出“传承”“创新”二者的意义。

不仅艺术创作如此,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方面,都要传承与创新并重。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等交流频繁,汲取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尝到了甜头。但是现在,我国的创新实力却比较薄弱。④前几日的《文汇报》上说,上海的服务业管理照搬制造业管理模式,阻碍了服务业起舞。在此,制造业管理模式也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吧。有变通与创新,才有突破。

④联系现实,有针对性。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要广泛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认识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勇于创新。传承与创新并重,是科技和文艺等发展的根源。

[伴读] “传承与创新”是对材料总体把握以后提炼的观点,非常符合题意。此文作者超乎常人地看到了蕴藏在“板桥体”背后的对艺术和自由的追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当然,此文也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题目即为“传承与创新”,文章应对这两个概念有辩证地论证与思考,但是,本文作者似乎遗忘了这一个最基本之处。,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对方既然让我们免签证入境,我们礼尚往来,当然也开放对方国民免签证入境。

②这位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以启发学生,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

③侦查机关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应当提倡其以冠冕堂皇的手段履行职责,而不得寄希望于从嫌疑人身上获取不正当之便利。

④全球变暖打乱了北极狐的生活,可供捕食的食物越来越少。为了填饱肚子,北极狐跟踪凶猛的北极熊寻找]残羹冷炙,与蛮横的火狐展开激烈的角逐。

⑤岁月留给我们的总是推陈出新的昭示和启迪,当我们再看黄公望那幅声名远扬的《富春山居图》,除了画中令人沉醉的美景之外,自然能体会到画外人的波折坎坷。

⑥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穿越时代、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是因为它对旧中国社会群体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独具只眼。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解析 ①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使用正确。②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应改为“循循善诱”。③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贬义词,应改为“正大光明”。④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使用正确。⑤推陈出新:推,除掉,去除,淘汰;陈,陈旧的;新,好的,新的。除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不合语境,改为“历久弥新”。⑥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使用正确。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奋斗的一生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B.鲁迅的思维力和观察力是超凡的,他能于平凡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形象,挖掘出形象背后的深刻蕴含,他的创作往往汩汩滔滔,一气呵成,且主旨深刻。

C.鲁迅的一生是伟大的、不朽的,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影响了几代人,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D.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这座铜像,是由巴金等著名作家倡议,国内外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30万元铸成的。

解析 A项,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改为“这两句诗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B项,并列短语语序不当,“思维力”与“观察力”对调,才能与“捕捉形象”“挖掘……蕴含”相对应。C项,“鲁迅的一生”“创作了”不合逻辑,应删去“的一生”。

答案 D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对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是鲁迅__①__非常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拿来主义》__②__是他讨论文学遗产批判继承问题的一篇最重要、最深刻的文章。__③__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今天读时__④__觉得虎虎有生气,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__⑤__半个世纪来,被他在这篇战斗檄文里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__⑥__不断出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尤其 又 虽然 特别 / 还

B 一直 / 虽 仍 因为 仍

C / 正 而 / 因此 仍

D 一贯 更 但 还 / 还

答案 B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⑤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A.①③②⑤④   B.①②④⑤③

C.①②⑤③④   D.①③⑤②④

答案 A

5.“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这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3分)

A.比拟、借代   B.借代、借喻

C.借代、夸张   D.借喻、夸张

解析 “枪炮”运用了借代,指战争;“大门”是比喻,指国家主权。

答案 B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3分)

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D.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解析 A项“进步”,B项“发扬国光”,C项“丰富”和“大度”都是反语。

答案 D

二、能力素养提升(32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8~10段,完成7~9题。

7.对课文中“看见鱼翅……只不用它来宴大宾”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它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B.用鱼翅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C.不要用拿来的贵重文化遗产摆阔气、装门面。

D.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是不可能的。

解析 A、D项太拘泥于鱼翅的本义。B项,侧重谈不良影响。

答案 C

8.下列对课文比喻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B.作者用“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C.作者用“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D.作者用“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解析 应该是“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答案 C

9.对课文中“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立新文艺的重要性。

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解析 分析“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一句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人不能……”“没有……文艺不能……”,用双重否定强调,强调了“拿来”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新人”的重要性。

答案 D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国人的“国粹病”

廖保平

①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界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

②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被视为“国粹”。变脸真是国粹吗?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

③过去,独门绝技——“绝活”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

④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有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就很容易找到实例。

⑤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拜师学艺是一件平常事,却因变脸被视为“国粹”使得问题变得复杂,充满了火药味。

B.自从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

C.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时,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

D.那些非理性的誓死捍卫国粹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

解析 B项,原文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

答案 B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写曾金贵“破解川剧变脸秘密”和收洋徒弟,把曾金贵树立为全文批驳的靶子,引起下文对国粹病的评析。

B.文章批驳国粹派抱残守缺、反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观点,倡导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推进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

C.文中说“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法。

D.“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解析 A项,“把曾金贵树立为全文批驳的靶子”错误,这里是把“国粹病”当批驳的靶子。

答案 A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金贵说,作为戏曲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一种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

B.第三段中“敝帚自珍”在这里是贬义词,指抱残守缺,害怕交流,不求创新和发展;“哗然”是大惊小怪、极力反对的意思。

C.“国粹病”是指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却抱残守缺,对碰撞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的一种错误做法。

D.那些盲目反对国粹外流的人,一定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

解析 D项,“一定”过于绝对,原文为“大概”。

答案 D

(三)语言表达(14分)

1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6分)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激烈的,__①__,他的一些专著,像《中国小说史略》,现在还是学术界的典范。__②__,但又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独到的目光,他其实是__③__。那些笼统批评鲁迅偏激和割裂传统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鲁迅的独特价值。

解析 作答本题时,要认真考虑横线前后句子的关系。①前的句子是肯定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其后的句子则肯定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贡献,所以①处当是一个表转折的句子。②后以“但”作转折,肯定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成就,②处当和其后的句子构成转折,所以其内容应当是说鲁迅批判传统文化。③处是对前面的分析所作的小结,这一小结必须与其后一些批评者的观点针锋相对,即说明鲁迅是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

答案 ①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是开拓性的) ②鲁迅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价值重估者

14.按提示要求,以“鲁迅和胡适革新中国的理想不同”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换用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鲁迅和胡适最后分道扬镳,原因在于两人革新中国的理想不同,鲁迅主张对现实社会做最彻底的抨击,而胡适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

解析 原句为因果复句,先说结果,后说原因,重组时则要先说原因,后说结果,使全句形成“鲁迅和胡适革新中国的理想不同……因而两人最后分道扬镳”的结构。

答案 鲁迅和胡适革新中国的理想不同,鲁迅主张对现实社会做最彻底的抨击,而胡适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因而两人最后分道扬镳。

15.请参照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4分)

要求:①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②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④不少于200字。

答案 (示例)我将您的画像挂在我书桌的正上方。当我疲倦想偷懒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犀利的目光像闪电,灼烧着我混沌的思想,我想到活着就该跟您一样,“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目睹不良现象却不敢挺身而出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上指的头发像利剑直刺我懦弱的灵魂,年轻人就该“横眉冷对千夫指”,敢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当我遭到同学的误会而伤心时,我抬头看到了您,您那慈祥的面庞像广阔的海洋融化了我心中的寒冰,让我有宽厚博大的胸怀;您伟岸凛然,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年青一代永远向前。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