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备课资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2019-09-16 手机版 |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备课资料 话题链接——奉献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形声字——会意字。火表意,篆书形体像火焰;蜀表声,蜀为葵虫,古时火炬多以苇麻作芯,外用布包裹,其样子似葵虫。简体字从火、从虫,表示烛用虫蜡制成。本义是火炬。引申为蜡烛。 【成语链接】 火烛银花: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语出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唐代诗人苏味道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诗句,柳亚子《浣溪沙》也写过“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的词句。 洞烛机先:预先察知事情的发展、征兆。如:对于任何事他都能洞烛机先,预做防备。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语出《古乐府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列子汤问篇》:“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指的是草木。山之毛,感觉萌萌哒。 二、句之美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丝”即“思”,双关语。如南朝民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品读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人们常常借这两句诗来歌颂那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尤其是教师。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品读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此句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前人也有“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的句子,但和鲁迅诗句一比,境界高下立见。 品读 “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三、诗之韵 病 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切不可和“赢”“嬴”混了,你能区别开吗? 赏读 李纲是宋代的名相,此诗通过病牛寄寓了作者的身世和愿望。牛辛勤耕耘,给人民带来温饱,自己则疲惫不堪,以至倒卧坡头。这种精神常为诗人所歌颂。这里牛的精神不只是于疲惫以后休息,而是情愿牺牲自我,有益于众生。李纲做了七十七天宰相便遭排斥,钱钟书《宋诗选注》说:“看来这头病牛象征他自己。”确是道出了本质。 钱老是中国古典文化里面最后一位风雅之士。他是一位纯净的读书人。 四、文之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讲话 范文正“忧”“乐”二字关乎天下。 典出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解读 诸葛亮生前大功盖世,但他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不奢不侈,不贪不吝,不矜不傲,其高风亮节深受人们爱戴和尊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境界,距离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遥远。如果我们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能乐在其中地坚持,就能自觉终身地投入,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着不凡的自我,就能在有限的职位中感染出无限的力量。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过:“13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的祖国。”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吧。 一、识作者 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①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伴读] ①弃医从文而成为文坛大家的还有我们熟知的鲁迅。只是这两个大文豪之间却有着道不尽的历史恩怨,打不完的笔墨官司。 民主斗士——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湖北浠水下巴河镇人。1920年7月,他的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这些诗大多收在诗集《红烛》中。他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 1923年9月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红烛》之后的诗作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② 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 [伴读] ②还记得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吗?“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石破天惊,振聋发聩。 当代诗人中的诗人——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其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雪莱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恩格斯赞扬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以“时既艰危,性复狷介”八个字概括了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雪莱③短暂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 [伴读] ③我们熟知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就是出自他的不朽名篇《西风颂》。 二、知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④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伴读] ④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大重要转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这两大使命结合起来,给新文化运动赋予了新的任务。 红 烛 《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因诗获罪,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诗人此时是一个流放边地的受难者,但是他没有把笔拗断,而是保持人性的坚韧度,活出本真的自己,在绝境中仍然对生存之所充满审美的眼光。⑤《峨日朵雪峰之侧》就创作于这一阶段。 [伴读] ⑤唯有在绝境中突围,才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致云雀 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短暂的一生中,以诗文为刀枪,挑战神权,攻击专制,揭露暴政;以诗文为号角,鼓吹民主,呼吁自由,号召“解放全人类”。诗人的一生,满怀对被压迫人民被奴役民族的热爱,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用诗歌向人间播撒革命的火种。他的名作《致云雀》以壮美的激情、辽阔的境界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手法为诗人赢得极高声誉,诗中的云雀即倾注了诗人高贵的灵魂、人格化的云雀,成为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三、明文体 新 诗 “新诗”“古诗”“古体诗”几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诗歌“三美” 闻一多发表被后人称为新格律诗理论奠基石的《诗的格律》一文,明确提出新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三美”主张。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四、拓知识 云 雀 云雀是一类鸣禽,有灰褐色杂斑。栖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淖及沼泽。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有高昂悦耳的声音。高空振翅飞行时鸣唱,接着作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云雀是丹麦、法国的国鸟。 五、理基础 1.记字音 ①慰藉(jiè) ②点着(zháo) ③铆钉(mǎo) ④石砾(lì) ⑤揳入(xiē) ⑥罅隙(xià) ⑦摈弃(bìn) 2.识字形 ①蜡(là)蜡烛腊(là)腊月 ②藉(jiè)慰藉籍(jí)书籍 ③砾(lì)石砾烁(shuò)闪烁 ④炽(chì)炽热帜(zhì)旗帜 3.辨词义 (1)慰藉抚慰 [辨词] “慰藉”是自我心理的情感填补,“抚慰”是帮助别人反省或振作。 [选词] ①在艰难的情形下,在抚慰灾民的同时,也要稳定当前的社会秩序。 ②爱心像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摈弃摈除 [辨词] “摈弃”指抛弃,所支配的对象多是私心、杂念、想法和心思等抽象的心理感受。“摈除”除了有“抛弃”之意外,还有“排除”的意思;所支配的对象多是行为、习惯、规矩、制度和嗜好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选词] ①春节将近,提倡移风易俗、摈除陈规陋习,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做好新时代基层好干部,首先要摈弃旧思想、旧观念,走在群众的前面。 (3)以至以致 [辨词] “以至”有“甚至”的意思,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以致”有“因而造成”“致使”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 [选词] ①他专心致志地工作,以至有人招呼他也没有听到。 ②他没有认真备考,以致未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4.积成语 [语境呈现] (1)骆宾王流传万世的《讨武曌檄》写的是文思泉涌,把武则天骂了一大通,骂的是酣畅淋漓。 (2)诸葛亮筹谋的每个战略,都是瞻前顾后,十分周密,甚至连退路都设想好了,真不愧为一代军师。 (3)抬头望处,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霞蔚云蒸,颇为壮观。 [释义] (1)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2)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3)霞蔚云蒸: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任务群构建与探究 文本构建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红 烛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诗人借用红烛的意象,写出了红烛的责任、生活中的困顿和失望以及红烛的奉献精神,全诗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红烛的歌颂,并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 峨日朵雪峰之侧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诗人在诗中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致云雀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展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象”由情生——悟新诗意象之意 任务导引 “意象”即艺术形象,也就是被赋予了作者情感的、能引发联想的具体的事物。本课中的四首诗歌,都是选取了寻常物象,如“滚滚洪涛”“红烛”“蜘蛛”“云雀”等,但是这些寻常物象,一经诗情的熔铸,便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便有了深刻的内涵。即使是同一物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也会有着不同的寄托。 任务设计 1.简要概括四首诗中“滚滚洪涛”“红烛”“蜘蛛”“云雀”的形象。 答案 ①滚滚洪涛: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 ②红烛:具有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③蜘蛛:勇于攀登、享受生命快慰的弱小生命。 ④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2.《峨日朵雪峰之侧》诗中是如何描写雪峰落日景象的?有何作用? 答案 诗句声色结合,先营造了一个落日的辉煌壮美的景象,继而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使雪峰落日更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 3.(拓展延伸)搜集与下列物象有关的诗句(现代诗或者古诗均可),并分析总结下列物象中所蕴含的意义。 物象蕴含的意义往往具有普遍性,读者只有领悟了物象寓意,才能感知诗人的情感。 月 柳 菊 答案 (示例)月: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月亮是团圆的象征。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③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借月来写对故乡、故人的相思之情。 柳: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杨柳象征离情。 菊: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隐士的象征。②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高洁品格的象征。 任务探究二 “意”由言出——赏新诗词句之美 任务导引 新诗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跳跃性;经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段,使语言富有节奏感、韵律美。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富有蕴藉的,咀嚼诗歌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赏析新诗语言之美需要从遣词、造句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 任务设计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最突出的一个字是什么?请加以赏析。 答案 ①“提”字,表现了“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 ②“推”字,表现了“太平洋”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 诗句充溢着对力的崇高美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内心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激情。 2.蜡烛有红有白,诗人缘何以“红烛”为题? 诗题揭示内容情感,隐含表现手法。 答案 “红”是赤诚的象征,诗人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 3.《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仅”两个词有什么含义? 答案 这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高度虽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这个判断句还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 4.《云雀》第二十节中的“鄙弃尘土”有什么深刻含义? 不仅要理解字面含义,更要结合诗歌主题把握深层内涵。 答案 “鄙弃尘土”既指云雀“从地面一跃而上”,远离尘土,也指摆脱陈腐、庸俗的思想感情的拘束。 5.(拓展延伸)请从这四首诗或者课外喜欢的诗歌中,选出诗人运用比较精彩的词句,体味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 理解词句,要重视在语境中理解的原则,同时要注意词句中修辞的表达效果。 答案 略。 任务探究三 探寻新诗的别样风景——析新诗手法之巧 任务导引 诗歌多用表达技巧,这是与诗歌的文体特征和美学追求相适应的。使用技巧能够收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近显远的功效。赏析时需要从表现手法、结构技巧、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 任务设计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是如何抒情的? 答案 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开篇即景生情,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晴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然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创造力的讴歌。这首诗大多用感叹句,多用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 2.《红烛》第二节说“一误再误”,第三节又说“不误,不误”,应该如何理解? 看似矛盾,实则侧重点不同。 答案 “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3.《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是如何描写诗人攀登的状态的? 答案 运用衬托手法写出了诗人攀登的艰难。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似有黑洞般无穷的引力,在竭力使我下坠;石砾不时地滑坡,深渊兴起一派有如军旅远去的喊杀声的嚣鸣,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环境的艰险衬托出“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这是一个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4.《云雀》中,诗人是如何借云雀来抒写自己的? 答案 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的象征。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着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露、播撒歌声体现着诗人不求名利,只为唤起人间的爱与同情;云雀的歌声是自然清新的,雪莱的作品也是简单,不做作,挣脱技巧的束缚,自然而然地放歌。 5.(拓展延伸)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呼告。如《红烛》中的:“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云雀》中开篇:“你好啊,欢乐的精灵!”将诗人的喜悦和激情尽情挥洒而出,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请学习诗中“呼告”的手法,选择自己喜爱的人或物,写一段抒情的文字。 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答案 (示例)①我羡慕你,大海的勇敢的船夫,在帆影下和暴风雨中度过一生!也许你早该到达一个平静的港湾——你早该享受那幸福的安宁,但诱惑的波浪总不停地呼唤你。②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③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你烘干了小草尖头的露水,可烘得干游子的冷泪盈眶?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节选) 闻一多 (此诗是诗人1922年在赴美的旅途中所作) 归来罢,流落的孤禽! 与其尽在这水国的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梦, 不如擢翅回身归去罢! 啊!但是这不由分说的狂飙 挟着我不息地前进; 我脚上又带着了一封书信, 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 由着我的心性 回身擢翅归去来呢? 听雁(节选) 付秀红 在这肃杀季节,我常置身于北国的旷野,听离开家乡的大雁的鸣叫。它们极为守时,深秋的风一吹,它们就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 它们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用号子般的叫声给同伴鼓舞,那高亢的鸣叫似呼朋引伴的呼喊,又极像行军歌那极有气势、不断唱和的声音,十里八里之外都听得到。此时听雁,你会精神为之一振,力量陡增。 1.下列选项对杜甫的《孤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B.颔联“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犹”和“更”道出了诗人心中沉重的悲哀与伤痛。 D.尾联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表现了孤雁对野鸦团聚在一起的羡慕、向往之情。 解析 根据孤雁形象,可以判断D项中“羡慕、向往”错,应主要是“哀愁”和“追寻”。 答案 D 2.三首诗歌中塑造的“雁”的形象有何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 《孤雁》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孤雁(节选)》刻画的是一只对故乡充满思念、带有使命感和意志力的孤雁形象。诗歌借孤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奋发意志力,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使命感的爱国精神。 《听雁(节选)》借雁阵的高亢鸣叫塑造了一群团结友爱、有耐力的大雁形象。写出了对生活的启示,对周围的同学、相携的同伴们要互助合力,团结友爱;对目标或理想的追求要有耐力,坚持不懈。 3.你还能找到其他写“雁”的作品吗?请分析其中“雁”的形象特点。 答案 (示例)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诗歌通过“一”字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在奋力飞回故巢。这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素材积累——聚焦: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是永不过时的话题。华夏儿女传承伟大的民族创新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团结合作、迎难而上、战胜强敌和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闻一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弘扬者。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他本可远离世间,写书从文,可为了人民,他投笔从戎为革命而战。当命运的暴风雨来临时,他毫不惧怕,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状态。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站了出来,让混沌变得清澈。在他心里人民最重,自己最轻;自由最重,生命最轻。 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和园,含恨而去。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① 在封建王朝訇然倒塌的一瞬间,带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惆怅,带着未能找到灯火阑珊处伊人的失望,用生命祭奠了他心目中正统儒学统治的飘摇陨落。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伴读] ①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文字学、考古学、心理学、词学、曲学、红学、金石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王国维均有深诣和创新,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学术里程碑。 余秋雨——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静坐寒窗苦守,动辄行者无疆。他是长江边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是高山下的愚叟,舞起双臂铲除文化的劣根;他是高明的外科医生,剜除传统中的千年病灶。九万六千平方公里,满满的是他探求文化根源的脚印。游历欧洲十国,不变的是他永无止境的文化反思。千万里溯源之路,十余载文化苦旅。秦汉烽烟,魏晋霜雪,在他的笔下再生;唐诗平仄,宋词韵律,在他的手里跳动。② 他一直在行走,走遍中国,又走向海外。为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他追根溯源;为全面剖析传统思想,他游历世界。他结束了中华文化盲目自信的历史,他为国人打开了真正的开放之门。 [伴读] ②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他当之无愧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 素材运用 片段1 闻一多,不朽的名字!用生命写成了一首最完美、最伟大的诗。他的名字早已刻进我的心扉,他的精神早已溶入我的血脉,他的品格早已成为我终生的追求。我聆听着他的《最后一次演讲》慢慢长大;在《红烛》的灼灼光焰里,我懂得了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感;从一潭《死水》里,我窥见了一座喷浆吐焰的火山。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诗人的人品和文品不正是我的首选目标吗?③ ——节选自《踏着诗人的遗迹》 [伴读] ③这一段文字,用了呼告、比喻、排比、比拟等修辞手法,把对闻一多的敬仰和对其作品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和文采。 片段2 一部《人间词话》,百代诗词高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中华文化的颓势,他却无法力挽狂澜。是他对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却也是他对文化的炽热眷恋毁灭了他。“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他,只想徜徉历史文化,愿意用生命为文化献祭。面对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历史叩问;面对文化的覆灭,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他在清水湖泊的纵身一跃,激起来自历史深处的声声呜咽。④ ——节选自《水边,有一群清白的灵魂》 [伴读] ④王国维在遗书上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1927年6月2日,王国维一去,国学少了半壁江山。 原题呈现: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民族的灵魂 内蒙古考生 古往今来,历史的车轮如狂风般呼啸而过,卷起的风沙曾湮灭多少辉煌?!然而,一直有一群人昂首在天地之间!他们是历史的弄潮者,他们永远忠于自己民族的灵魂,他们称自己为:中国人。① ①开篇可谓“凤头”,“中国人”三字掷地有声。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诚然,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的民族精神,它作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屹立千年,以至于时至今日,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仍深埋在我们民族的灵魂②之中。 ②引用名句,气势高昂,点出话题。 灵魂是不可弃的。若连灵魂都可以遗弃,又谈何精神?又谈何民族?然而,中华民族历史上却又不乏丢失灵魂的时候。君可记得曾经的丧权辱国?君可知晓“文化大革命”中的人心惶惶?这都是我们曾经的“落魄”。但君又可记得虎门上空熊熊的热浪?君又可知晓粉碎“四人帮”时的举国欢庆?没错,中国人一直未曾忘记他们民族的灵魂!那是他们永恒的、不屈的精神!③ ③欲扬先抑。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这是鲁迅对曾经的中国人的告诫。而这句话又是否适用于现代中国人?我们中不乏缺少民族精神的人,没有上进心,崇洋媚外,民族歧视者怕是大有人在。然而人们总以一种抱怨教育、抱怨社会、抱怨国家的心态回避问题,而不是从自身调整。④而那些问题也并未有所解决。我们是不是该反省,我们是不是错了?我们是不是已经丢失了民族的灵魂?我们是不是应该正视这“惨淡的人生”?! ④痛斥现代中国人的弊病。 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坚定不移的磐石,是勇往直前的激流,是不朽不折的古树,是昂首挺胸的雄狮!⑤ ⑤一组比喻句点透了民族魂的特质。 中国人可能不是最伟大的民族,但中国人绝对是不向任何人低头的民族!所有的辉煌我们都记着,所有的屈辱我们也记着。因为我们知道,这辉煌是所有屈辱的血泪支撑起来的!我们要让所有的后代都知道,中国人面对屈辱并没有妥协,而是在忍辱中丰满羽翼,等待崛起后的一飞冲天!⑥ ⑥正是因为面对屈辱没有妥协才有今天中华民族的辉煌。 正如毛主席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⑦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不能遗忘曾经,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所有的屈辱与辉煌,更要铭记那永垂不朽的民族的灵魂!⑦ ⑦伟人名句如在耳边,作者的呼告也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伴读] 文章开篇富有感染力,气势高昂地提出论点;接下来紧扣“民族的灵魂”展开论述,语言洋溢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股积极向上的动力,展示了当代中学生关心国事的风采。,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放号(hào) 怒涌 风起云涌 蜂涌而至 B.号叫(hào) 晴景 闲情逸趣 晴天霹雳 C.号令(hào) 洪涛 宏福齐天 恢宏大度 D.号角(hào) 律吕 清规戒律 金科玉律 解析 A项,“蜂涌而至”应为“蜂拥而至”;B项,“号”应读“háo”;C项,“宏福齐天”应为“洪福齐天”。 答案 D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诗句,语序正确的一组是( )(3分)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哟! A.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努力 B.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努力 不断的创造 C.不断的努力 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毁坏 D.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努力 解析 按照逻辑顺序选择。应该是“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 答案 D 3.下列各句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B.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C.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D.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解析 B项是反复,其他三项都是排比。 答案 B 4.下列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他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郭沫若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D.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解析 A项,“现实主义”错误,应该是“浪漫主义”。 答案 A 二、能力素养提升(38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完成5~6题。 5.下列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 B.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 C.“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 D.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解析 A项,“仰视”错误,这里写出了诗人的高度,这个巨人形象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答案 A 6.请你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有什么深刻的含意。(6分) 答案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二)课外阅读(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中实写的诗句有“你,有生命的山”“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诗歌中虚写的诗句有“骆驼,你沙漠的船”“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 B.“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骄傲和自豪;“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写出了骆驼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C.在这首诗中,诗人不满足于一般的形象再现,他发挥了更大的主观独创性,运用了更丰富的想象。 D.诗歌托意于物,以特定的、有限的形象作依托,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象征手法创造意境,具有寓意深远、超越时空的作用。 解析 B项,“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自信心。 答案 B 8.诗中的“骆驼”象征了什么?诗人借骆驼歌颂了什么精神?(6分) 解析 了解“骆驼”的形象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不难答出“骆驼”的象征义及诗人借骆驼所歌颂的精神。 答案 “骆驼”象征坚韧不拔、引领人们前进的无畏战士。歌颂了一种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最终引导到“天外也还有乐园”这样一种境地的一往无前的精神。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第一节中“殷勤”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思量”是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和希望,希望祖国不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 B.第三节“重见天光”是指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C.诗人用比喻手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手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人儿”“年青的女郎”,使意境甘美浓郁,便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D.“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首尾两句呼应,反复表达了“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 解析 “比喻手法”错误,这里是拟物的手法,把自己比作炉中煤。 答案 C 10.试分析“炉中煤”这一意象的意蕴。(6分) 答案 ①“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②“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③“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 (三)语言表达(11分) 11.郭沫若善于以非凡之势来抒发内心豪情。自古以来满怀豪情的诗人数不胜数,他们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5分) 答案 (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清曹雪芹《红楼梦》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12.郭沫若为纪念古代名人撰写的楹联字字珠玑,值得欣赏,请根据语境任选一则,补出对联的上联或者下联。(6分) (1)武侯祠在四川省成都市,始建于西晋末年。1965年郭沫若为其撰写的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好为梁父吟。 (2)四川省江油县建成李白纪念馆。1963年,郭沫若应邀为其撰写了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3)四川成都西南郊区的浣花溪畔杜甫故居建立了纪念馆,即杜甫草堂。1953年,郭沫若为其撰写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志见出师表 (2)酌酒花间 磨针石上 (3)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红烛》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蜡炬(jù) 躯(qū)体 心惊胆颤(chàn) B.溃(kuì)脓 烧沸(fèi) 按捺(nà)不住 C.脂(zhǐ)肪 匠人(jiàng) 熏陶渐(jiān)染 D.消弭(mǐ) 慰藉(jiè) 一哄(hòng)而散 解析 A项,心惊胆颤zhàn;B项,溃huì脓;C项,脂zhī肪。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腊烛 力挽狂澜 暧昧 灵魂 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捣破 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脂膏 D.凋敝 哗众取宠 辍学 耕耘 解析 A项,蜡烛;B项,融会贯通;C项,气概。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便会情不自禁地津津乐道说个不停。 ②闻一多经常缺席教授会,基本不参加任何清华的活动,断朋绝友,皓首穷经,已经到了古人所谓“足不窥户”的地步。 ③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洋洋洒洒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 ④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⑤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笑领了。 ⑥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人的排兵布阵顿显捉襟见肘,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解析 ①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感兴趣,很感兴趣地谈论。在句中和后面的“说个不停”重复。②皓首穷经:指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使用正确。③洋洋洒洒: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还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文章来很顺畅。在句中形容“雪花”属于用错对象。④改头换面:是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褒贬误用。⑤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使用正确。⑥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使用正确。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么多若许努力,终于赢得了一句评语:一多是“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学”的“唯一成功者”。 B.这部耗资巨大的影片票房创下新低,豆瓣评分也不高,制片方指责个别影评人未看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妥当的。 C.最近几日,雾霾天气再现华北地区,有专家透露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即将从我国北方入境,这或许有助于雾霾浓度的扩散。 D.9月8日,开学的第二天,闻一多初次与朱自清见面,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同事论学。 解析 A项,成分赘余,“这么多”与“若许”重复。B项,表意不明,是制片方的指责不妥当,还是影评人对电影差评不妥当,不明确。C项,搭配不当,“雾霾浓度”与“扩散”不搭配。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节日贺卡:垂念师恩,永世不忘。值此春节到来之际,恭祝恩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C.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D.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解析 A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B项,“垂念”是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如:承蒙垂念,不胜感激)。C项,“老朽”是老人的谦辞,符合语境。D项,“钧裁”是对上级裁决的敬称。 答案 C 二、能力素养提升(35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完成6~7题。 6.下列对《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 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 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 解析 应该是“又是诗人在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中陡然扬起的昂奋之情”。 答案 D 7.诗歌中诗人的情绪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感染力极强。请试作赏析。(6分) 答案 诗歌中诗人情绪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赞叹红烛的“红”,这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这是抑;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这是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这是抑;欣喜于红烛的伟绩,这又是扬;最后,掂量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分量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但全诗的收束却又是昂扬向上的。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极富感染力。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色 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首句“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指生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美好的生命要自己去绘画,去创造和奋斗。 B.这首诗先说“绿”最后说“黑”,因为生命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而诗句中绿和黑也正好对应这两个阶段。 C.生命有悲哀,但更有色彩,因而我们要更溺爱生命,珍惜自己。 D.诗歌中,作者将绘画中的色彩引入诗歌,将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与不尽的遐想。 解析 A项,“生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错,生命是无价的。 答案 A 9.试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6分) 答案 诗歌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过程,劝诫人们珍惜生命,勇于创造,关爱生命,珍视自我。 (三)语言表达(17分) 10.请仿照下面一节诗歌的格式,在二、三节空白处续写诗句。(6分) 在你步入青年、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 你是只求风和日丽、一帆风顺, 还是不畏艰险、准备走曲折之路? 在你路途坦荡、志得意满的时候,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你功成名就、有口皆碑的时候,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沾沾自喜 飘然而行 谦虚谨慎 为而不争 居功自傲 就此止步 甩掉包袱 再立新功 11.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有几处写几处)(5分)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浅薄之论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朽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解析 “浅薄之论”不得体,可改为“高论”;“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用在这里明褒实贬;“老朽”是老者自谦,此处可用“老师”;“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词,用以评价老师,不得体;“殷切期望”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 答案 ①“浅薄之论”改为“高论”;②“抛砖引玉”改为“金玉良言”;③“老朽”改为“老师”;④“略尽绵薄”改为“不遗余力”或“竭尽全力”;⑤“殷切期望”改为“衷心希望”。 12.下面是某医院门诊“一卡通”挂号流程图,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解析 先找准表述的起点为“患者来院”,然后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持卡患者,二是无卡患者,主要是无卡患者的表述,里面也包含两种,一是带身份证,二是未带身份证。总之把思路理清楚,要点保证完备即可。 答案 患者到院后,有卡患者直接到分诊台或在收费窗口充值挂号。无卡患者,如果带着身份证,先到收费窗口办卡,并充值挂号;如果未带身份证,则先到导诊台填写办卡申请单,然后去收费窗口办卡,最后去收费窗口充值挂号。 《峨日朵雪峰之侧》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跃入(yuè) 闷葫芦(mèn) 各奔东西(bēn) B.棕色(cōng) 黑魆魆(xū) 喁喁私语(yú) C.渗出(shèn) 随大溜(liù) 诘屈聱牙(jí) D.揳入(xiē) 挠痒痒(láo) 抛头露面(lù) 解析 A项,各奔bèn东西;B项,棕zōng色;D项,挠náo痒痒。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铆钉 诀然 别出心裁 浮想联翩 B.石砾 安详 歪门邪道 不加思索 C.嚣鸣 锈蚀 萍水相逢 唇枪舌剑 D.罅隙 快慰 祸起萧墙 鞭辟入理 解析 A项,决然。B项,不假思索。D项,鞭辟入里。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 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 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 解析 A项,把“人群中这些面孔”比作“幽灵”,把“美丽的面孔”比作“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B项,把“铁轨”比作“中国的肋骨”;C项,把“心”比作“窗扉”。D项,无比喻手法。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昌耀处于叛逆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可谓强烈;但是其出走,不会没有时代风气的推波助澜。 ②在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振振有词地介绍了苹果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对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了乐观的展望。 ③对待触目惊心的“反右”运动,就像对待之前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昌耀有一种不去引人注意的淡漠。 ④我国几十年的工业发展造就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很多地方出现了白山黑水,人居状态堪忧。 ⑤关闭核电站必然要遗留大量核废料,既要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放在自己的家园,这个死结使得德国反核能运动进退维谷。 ⑥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解析 ①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使用正确。②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不合语境。③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使用正确。④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中国东北地区。望文生义。⑤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使用正确。⑥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与句中的“心情”语义重复。 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高考升学率的不断攀升,使合肥市进一步巩固了作为教育大市的地位。 B.昌耀属于随着共和国的成立开始出道的那代诗人,诗歌写作的年龄仅比共和国的年龄稍小一点点。 C.登革热是黄热病毒有关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的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D.不仅长江实施刀鲚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有助于保护长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也有利于恢复刀鲚鱼类的自然栖息地。 解析 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随着”,造成主语残缺;C项,成分残缺,“是”后加“与”;D项,语序不当,“不仅”放到“长江实施刀鲚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后。 答案 B 二、能力素养提升(35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完成6~7题。 6.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了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 B.“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暗示了“我”身后还有一些将要陆续征服的高度。 C.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D.诗歌通过意象之间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 解析 应该是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的那些高度。 答案 B 7.在诗歌最后,诗人写到的蜘蛛意象有何深意?(6分) 答案 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城 市 昌 耀 颤动的城市。/颤动着的/是它同时闪亮的百万张向阳的玻璃窗叶。/是它同时熄灭的百万张背阴的玻璃窗叶。/从群楼巍耸的街谷,/依次地叠印出了/黎明与黄昏的颤动。/就这么颤动。/而且不只是那些石英的六方晶体。 城市,草原的一个/壮观的结构。/一个大胆的欲念。 未曾有过教堂十字架或喇嘛寺金顶的新的城市,/不知道什么叫精神的创伤。/不知道什么叫旧的烙印。/不知道什么叫复活。/新的城市是昂奋的。/昂奋中,它的被机械摩擦得呻唤的体积在颤动。/它的云层和电磁波在颤动。/它的日渐扩大的垃圾停放场在颤动。/——从未有过这许多令人发愁的排泄物。/但是,新的文明和新的财富在颤动。/就这么颤动。/颤动着的还有回转的木马。/——在圆形广场,/在广场的同一个平面二度空间,/儿童的回转木马/与正午的车流以同一的转速在颤动。/就这么颤动。/牧羊人的角笛愈来愈远去了。/而新的城市站在值得骄傲的纬度/用钢筋和混凝土确定自己的位置。/每晚,它的风暴般颤动在空际的光之丛林/是抒情的,/比羊角号更动人,更热烈,/也更有永久的魅力!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城市,草原的一个/壮观的结构。一个大胆的欲念”用比喻和夸张手法,表现了城市是勤劳的人们的伟大创造。 B.诗人写“牧羊人的角笛”表现城市远离了自然。 C.“钢筋和混凝土”的用意是突出城市的现代化特征。 D.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中国的改革开放,讴歌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的伟大创造。 解析 A项“夸张”应该是“拟人”。 答案 A 9.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6分) 答案 诗眼:“颤动”。原因:作者在诗歌中写到了“颤动”着的城市,“颤动”着的玻璃窗叶,“颤动”着的黎明与黄昏,“颤动”着的云层和电磁波……诗人说“颤动”着的“不只是那些石英的六方晶体”(镶着玻璃幕墙的城市群楼),“颤动”着的不只是一种外在的景象,更是人心中的“欲念”。 (三)语言表达(17分)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航空航天技术是国之重器,每次对航天成果的命名,实际也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次宣介。2013年,中国首辆月球车的命名__①__,通过近350万网友的投票,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此后,越来越多的航天成果采取了向公众征名的方式,“玉兔”月球车、“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命名,都__②__,深受民众喜爱。可以说,__③__,征名活动则是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又必将对推广科技硬实力产生正面作用。 答案 ①采取网上向公众征名的方式 ②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国文化 ③航天成果体现的是科技硬实力 1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6分) 一泓春水是清亮的,虽然没有花,我们却看到了美丽; 材料: 秋叶 夏花 冬雪 鲜嫩 果 洁白 香 舞动 风 希望 纯洁 成熟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先分组,从内容上分析可以看出,整个语段是按春、夏、秋、冬四季来写的,所以分组时以此为标准;句式是:……是……,虽然没有……我们却看到了……。 答案 一朵夏花是鲜嫩的,虽然没有果,我们却看到了希望;一枚秋叶是舞动的,虽然没有风,我们却看到了成熟;一片冬雪是洁白的,虽然没有香,我们却看到了纯洁。 1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 2019年6月10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通知,正式启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相关工作。据了解,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是“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确定的8项国家级一类大赛之一。本届大赛以“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设置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竞赛组别,每个组别分别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电工、车工、钳工等4个竞赛职业(工种)。6月至9月为初赛阶段,由各省级团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10月、11月将分别组织职工组和学生组决赛。 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把语段分层,然后概括每一层的意思,最后根据具体要求筛选关键信息。语段的第一层(第一句话),交代了时间和事件,即2019年6月10日,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启动;第二层(第二、三句话),介绍这次大赛的级别、具体分组和设置的竞赛职业(工种);第三层(第四、五句话),介绍大赛的流程,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据此筛选关键信息,注意句子简洁流畅和字数要求即可。 答案 关键信息:①2019年6月10日;②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启动;③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④设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组别,每组设4个竞赛职业(工种)。 《致云雀》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摈弃(bìn) 蹩进(bié) 卓尔不群(zhuō) B.富饶(ráo) 汆汤(cuān) 人烟阜盛(fù) C.倾吐(qīong) 榫头(sǔn) 命运多舛(chuǎn) D.霓虹(ní) 抿嘴(mǐng) 轻鸢剪影(yuān) 解析 A项,卓zhuó尔不群;C项,倾qīng吐;D项,抿mǐn嘴。 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蔚蓝 消融 阴霾 酣畅淋漓 B.晨曦 婉转 暗淡 怄心沥血 C.阴蔽 春霖 倦怠 不事雕琢 D.真挚 甜密 凌厉 霞蔚云蒸 解析 B项,呕心沥血;C项,荫蔽;D项,甜蜜。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B.像一片烈火的轻云。 C.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 D.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解析 D项,虽然有“像”字,但该句并不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B.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记者昨日上午从成都某交警大队了解到,初步判断系因事故私家车车速过快,具体调查结果还需准确核实后对外发布。 C.雪莱在精神上对死亡是早有准备的,甚至说是欢迎的。雪莱一生都生活在纯真情感所建构的理想世界里,忽略了现实本身。 D.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成都市民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的诉求,而“会呼吸的痛”却让人们日益渴望干净的空气。 解析 A项,递进分句的语序不当,应是“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而且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B项,句式杂糅,去掉“系因”的“因”字;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答案 C 5.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躲在乡愁里,才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不是无根浮萍 ②不是断线的风筝 ③不是世俗风雨中无处栖身的孤雁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③① 解析 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答案 C 二、能力素养提升(35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完成6~7题。 6.下列对《致云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节是全诗写得最美的一节,是一切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B.第十五节提出了艺术与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雪莱认为,艺术是生活的惟妙惟肖的再现。 C.第二十节中“鄙弃尘土”,既指云雀“从地面一跃而上”,也指摆脱陈腐、庸俗的思想感情的拘束。 D.诗人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 解析 诗人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 答案 D 7.请赏析诗歌中的“云雀”这一形象。(6分) 答案 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西风颂(节录) [英]雪莱 把我当作你的琴,当作那树丛 纵使我的叶子凋落又何妨? 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乐中, 将有树林和我深沉的歌唱, 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 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 像一片片的枯叶,以鼓舞新生; 请听从我这个诗篇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传播给全世界的人, 就像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 请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 像号角般吹出一声声预言吧!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诗中西风具有猛烈刚强的性格。 B.“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充满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C.诗人愿西风给予他“狂暴的精神”,吹落“枯死的思想”,“促成新的生命”,从而“把昏睡的大地唤醒”。 D.采用了象征和拟人的手法,意义深远含蓄。 解析 诗人运用的是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答案 D 9.“东风”“西风”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东风”就是指“春风”,那么这里的“西风”又象征什么?(6分) 答案 “西风”在诗中表面指“秋风”,其又象征着“革命的风暴”或“革命的力量”。 (三)语言表达(17分) 10.本课四首诗歌各自选用了独特的意象:天狗、红烛、蜘蛛、云雀。这些不同的意象被作者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诗歌中的意象其内涵大多时候是确定的,但是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有时候会有不同的寓意。读下面的三首诗,回答问题。(6分) 竹(之一) 每攀登一步 都作一次小结 竹(之二) 青翠是你的本色 坚韧是你的意志 竹(之三) 在翠绿婆娑的外表下 你空空如也 上述三首诗皆是以竹喻人,但立意不尽相同或迥然有异,请回答这三首诗的立意各是什么。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解析 分析诗歌的立意必须揣摩原诗中的具体词语。“攀登”可看出赞美之情,“作小结”体现的是谦虚;“本色”“意志”是赞美,“坚韧”体现的是一种精神风貌;“空空如也”可看出讽刺意味,外表华丽、内里空洞是华而不实之人的形象写照。 答案 第一首:赞美谦虚踏实的作风。第二首:赞颂永葆青春、生机勃勃、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第三首:讽刺批判虚有外表、无真才实学的人。 11.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5分)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答案 ①“莅临”改为“参加”;②“同仁”改为“同学”;③“忝列”改为“荣列”;④“不吝赐教”改为“竭诚服务”;⑤“惠赠”改为“敬赠”。 12.下图为某电商的工作流程,请根据示意图写一段文字,简要说明电商的工作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6分)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从配送前两个环节入手,一是供应商,需要进货和储存。二是根据订单所要做的工作,最后再配送给客户。 答案 配送前供应商负责进货并储存货物,然后根据订单拣货,若没有货则需补货。最后出货并配送给客户。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