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诗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2019-09-10 手机版 | ||||
《我爱这土地》 一、主题: 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作者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他献身的强烈愿望。 二、结构: 第一部分(第1节):以鸟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 第二部分:直抒胸臆,以“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 三、表现手法: 1.象征: 鸟----作者 土地----“暴风雨打击着土地”象征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 河流、风----“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 黎明----“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设问(主旨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 一、主题:渴望亲人早日团聚,企盼祖国早日统一。 二、分析 1.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比喻) 3.诗中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三、主旨句: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沁园春 雪》 一、主题: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英雄,抒发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信念。 二、分析: 1.主旨句(抒情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望”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比喻、对偶、拟人的修辞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5.想象雪后晴日当空之景的句子: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三、表现手法: 1.上阕写景,下阙议论、抒情。 2.动静结合,虚实相映。 “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是静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景。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 3、修辞: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比喻、对偶、拟人、借代(文采、风骚)。 《岳阳楼记》 一、主题: 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二、结构: 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政绩很好)和作记的缘由(朋友托付)。 第二段:概括描绘岳阳楼周围洞庭湖的美景,指出迁客骚人欣赏此景后的不同心情。 第三段:写迁客骚人在阴冷的天气里,自己的心情也很悲凉。 第五段:把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抒发了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记叙、议论、抒情) 三、分析: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3.“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 4.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概括迁客骚人在阴冷的日子里登上岳阳楼“感极而悲”和晴暖的日字里登上岳阳楼“其喜洋洋”的心情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6.第三、四两段用见景生情的写法,表现(阴)与(晴)两幅画面,(悲)与(喜)两种心情,照应了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 7.文中第五段的“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8.作者的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作者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四、语法点: 1.通假字: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2.古今异义:(1)越明年(到了) (2)增其旧制(规模) (3)薄雾冥冥(迫近) (4)春和景明(日光) (6)把酒临风(端) (7)前人之述备矣(完备) (8)微斯人(没有) 3.词类活用:(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做太守,名作动) (2)北通巫峡(向北,方位名词作状语) (3)百废具兴(荒废了的事业,形作名) 4.句式: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醉翁亭记》 一、主旨: 全文以“乐”为线索,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二、结构: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早-晚)和四季(春-夏-秋-冬)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与民同乐。 三、分析: 1.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四幅图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3.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奠定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山间早晚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描绘了四时景物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7.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8.“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1)寄情山水之乐;(2)政绩卓著之乐;(3)与民同乐之乐。 四、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写景、叙事、议论熔于一炉。 2.衬托手法: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突出了太守之乐。 3.语言:骈散结合。 五、语法点: 1.词类活用:(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意动用法/乐:乐趣,名词) (6)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2.古今异义词: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 日出而林霏开【开:古义:消散】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3.句式(1)倒装句:歌于途==于途歌 休于树==于树休 (2)判断句: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3)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补充】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11.临溪而渔:表顺接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七言律诗) (1)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在扬州与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逢时。 (2)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3)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即写诗人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的感受)。 (4)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 (5)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4《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词)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超然达观的思想,表现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2)词的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中引发的矛盾心态,表现了作者对个人身世的感慨和思想中的矛盾;下片对月怀人,因赏月而怀思不寐,由怀念弟弟而感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哲理,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主旨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这首词立意构思奇逸缥缈,以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以月为主线,使情、景、理融合起来,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议论,寄寓着词人的理想。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 2《行路难》(唐)李白 (1)作者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2)前两句“清酒”“珍馐”价值不菲,诗人却没有饮酒的兴致,而是心怀无限的怅惘。“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反映诗人极度抑郁苦闷和激荡起伏的心情;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理想的悲慨;七、八句作者用吕尚、伊尹两个典故表达诗人的悲愤、苦闷也表明诗人自己对从政有所期待;最后两句卒章显志(主旨),面对现实深感迷惘,但又胸怀大志,相信自己会有光明的未来,表现了诗人冲出黑暗,走向光明的坚定信念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武春艳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