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布衣院士”卢永根,慷慨留给天下人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2019-09-07 手机版 | ||||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昨天(8.12)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他毕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被称为“布衣院士”。2017年,他在患重病期间,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教育事业,被央视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他在生前还决定,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是怎样一位令学界尊敬,深受师生爱戴的“布衣院士”? 卢永根,广东花都人,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1月至1995年5月先后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1993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永根同志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20世纪60年代,他协助著名水稻专家丁颖教授组织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各地区水稻引种、地方品种资源的改造和利用、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纪录片《南粤楷模》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对卢永根的教诲记忆犹新: “在科研方面,他经常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诚实,对待科研的态度要严谨,不能搞花架子。” 在华南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发布的长文中,讲述了卢永根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12年间,大刀阔斧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选拔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认为,卢永根院士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1986年底的时候,整个大学的教师结构是个断层,同时,那个年代的职称评选权力在上级,他为了推动学校年轻人才的发展和成长,所以他专程去北京找当时的农业部长何康先生,向他汇报,并且提出要在我们学校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中间,选拔一批,任职年轻教师,破格提拔。” 卢永根一直过得节俭:“不舍得(扔),这些东西没有用光用烂,还能用,还能物尽其用。我认为生活过得好,不是单纯地追求所谓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种比较好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万事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卢永根同志生前无数次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一生献给祖国。学生们对他的印象,也是如此: “从他的衣着、打扮来看,他就是一个很朴素的老人。我们正常一起吃饭都会遇到他,他就会拎个小饭盒,一起走着去饭堂。” 晚年罹患重病后,卢永根将毕生积蓄880万元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忠诚于教学科研的青年优秀教师和支持开展学术交流。 同时,他决定去世后把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龙新望曾经在节目中深情回忆: “他用他虚弱的身体,颤颤巍巍地把整个牛皮纸包着的银行的存折,把它拿出来,一笔一笔地输密码。” 卢永根院士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记者找到了此前卢永根在采访中对学生勉励的录音。殷殷嘱托中,赤诚之心满是期待。 “我非常兴奋,非常感动,看到了我们国家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希望他们在社会上,还是继续地努力工作,我知道当中有些同学也有杰出表现的,华农大也出过些人才,为国家做过些贡献。我希望他们发扬好的传统,继续为党、为人民立新功。” 记者昨天联系华南农业大学,校方表示,根据卢永根同志本人生前遗愿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因为按照卢院士的意思,他想一切从简,也不开追悼会什么的,他也不想打扰他的家人和他的学生。” 昨天下午,不少学生自发来到华农院士广场卢永根院士的雕像前,手捧花束深切悼念和缅怀。 老校长,一路走好!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张蕾 实习生 郝雪丽 生前捐献毕生积蓄880多万元 “裸捐院士”卢永根病逝 发布时间:2019-08-13 11:18 星期二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广州8月12日讯(通讯员 方玮 黎鉴远 记者 刘盾) 今天凌晨4时41分,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噩耗传来,多位中外水稻专家学者联名送上挽联:“水稻遗传一代宗师粮安天下,育种教人八方桃李惠泽苍生。” 卢永根罹患重病后,和夫人徐雪宾教授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捐赠给华南农大,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学校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以及邀请著名农业科学家来校讲座。 一生清贫,却“裸捐”全部积蓄,卢永根这一举动让人动容。当被问及为何没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时,卢永根坚定地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2018年1月5日,本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心唯大我育青禾》稿件,报道了卢永根心怀祖国、一生奉献的感人事迹。2018年3月,卢永根获评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其的颁奖词开头就写道:“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 1930年12月,卢永根生于香港,家境殷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少年时期,亲眼目睹侵华日军的残暴,体会到了家国离散、民族危亡。“是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新民主主义同志会。1949年8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卢永根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紧密相连。 卢永根作为我国水稻遗传学界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与自己的恩师、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丁颖,以及自己的学生、中科院院士刘耀光,共同书写了华南农大“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水稻研究是“一门三院士”共同的着力点。卢永根继承了恩师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万多份,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研究探索,他从细胞遗传学角度研究了中国栽培稻的起源,首次建立了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他还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30多个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卢永根感召下,一大批海外留学的人才最终选择回国奉献才智,与他一道在水稻育种等方面拼命赶超。如今,我国水稻研究技术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际水稻研究所。 作为华南农大老校长,卢永根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在他的推动下,1987年,该校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从教员或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破解人才断层困局,破除当时论资排辈风气。这些青年才俊很快成长为学界、政界优秀人才,被誉为“华农八大金刚”。 卢永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四个“一点”: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时刻自勉。他用一生的光辉行动,践行了一名中共党员的入党誓词。而今斯人已逝,根据卢永根本人生前遗愿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遗体捐献,毕生积蓄……卢永根院士把能留的都留给了我们 羊城派 发布时间:08-1312:08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文/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方玮 实习生 严家慧 从今起,华南农业大学校园里,再也看不到那个背着挎包、头戴遮阳帽的“布衣院士”了。 2019年8月12日4时41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离休干部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卢永根走了,他没留下什么——把遗体捐献,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捐出毕生积蓄880万余元……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将卢永根精神扎根在人们心里…… “要是能一起度过110周年校庆该多好!” “从今往后,这片土地上每一次花开满园、每一次稻香飘扬,我们知道您一定来过……” “从此莘园少了一个默默排队打饭的老人……” 卢永根去世的消息让全体华农学子震惊、哀恸,校园内外,数代华农学子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位老校长、老院士的缅怀和敬意。 全国政协常委、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 惊悉尊敬的老校长驾鹤西去,甚是悲恸!35年前有缘在大洋彼岸的依色佳(Ithaca)结识,即被先生高尚的为学为人品格所折服,践诺来到广州并得到先生的倾力培养和信任,甚是感激!先生的一生诠释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在精气神,令人敬仰! 他一生俭朴,近于残酷,却为人慷慨;他严于律已,近于苛刻,却为人宽容;他为人处事中规中矩,近于保守,却鼓励他人大胆尝试,创新开拓;他是人中君子,师者典范,学界泰斗……… 卢先生一生践行了以下信条:学识的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财富的丰厚不是为了炫耀奢华,而是增加扬善的担当;地位的显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率众前行;力量的强悍不是为了欺压弱小,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使命。 祈先生一路走好,在天国无忧无病,福佑后生! 卢永根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向东: 恩师是一代科学家的典范! 他“爱国爱党,严于律己”“严谨求实,献身农业”“勤于耕读,精于求精”“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生活简朴,关心他人”。 他毕生致力稻种资源保护与创新等研究工作,并取得巨大成绩。他不但是我们学生的骄傲,也是华农的骄傲,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脊梁! 作为学生的我们,只有更加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奉献,才能不负卢老师的期望。来世仍盼再作恩师的弟子! 华南农业大学生科学院教授陈乐天: 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选修卢院士博士课程《水稻种质资源》,70岁的老院士带着我们学生到增城野生稻保护基地现场参观教学。而且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发现我把diary (日记本),写成了dairy (奶制品),从此这两个字便印在了我脑海。 2003博士毕业与卢院士同框;回国工作后,2015年意外收到卢院士惠赠的特刊材料和留言条,鼓励我关注国内细胞学研究动态…… 点点滴滴,如沐春风。如今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高山仰止。卢院士走好! 华南农业大学2015级学生徐蔚腾: “献身科教业,桃李竞芬芳。严谨为治学,潜心研稻香。平生唯节俭,一世恨铺张。老病捐储蓄,精神播远扬。”卢院士,向您致敬! 华南农业大学2016级学生梁冠烨: 致敬老校长、老院士!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您也有根,扎根在我们心里!华农人将继续传承您的奉献精神,您一路走好! 华南农业大学2015级学生梁丽珊: 您的名字会一直响亮,您的精神会一直传承,您,会一直在我们所有学子的心中! 华南农业大学2017级学生严家慧: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普通的个体,可是卢院士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普通的群众里需要不普通的人。卢院士的传奇是我十辈子都难以企及,但我会一直以“卢永根精神”为指引,做一个无愧于祖国,无愧于自己的中国人。感恩您作为我们的榜样,您一路走好。 华南农业大学2009级学生媛媛: 2009年入学去参观院楼,班主任老师带我们去您的实验室第一次见到您,算来是有十年的师生缘分。您一直是我们农学学子的楷模!您的精神会由华农人代代相传,卢老师一路走好! 【网友致敬】从此,莘园少了一个默默排队打饭的老人 彭歆:致敬卢院士,从此莘园少了一个默默排队打饭的老人,但您的身影仍然长留我们的脑海里,您的精神永垂不朽! 王雪:是您迎我们入校,是您送我们离开,三十年过去了,毕业证上的校长签名已有了历史的痕迹,但您的名字,您的音容却在心中清晰起来 骷恋髅 :十五年前,卢永根院士在新生入学典礼的讲话还历历在目,老院长您的天堂之路一定是繁华满目。您的学生一定会秉承您的精神,华农与你同在! LEHOO :致敬老校长!致敬老院士!当年您在基础部的实验室里灯光长明,孜孜不倦,您的精神永在! “布衣院士”卢永根:斯人已逝,稻香依旧 长城网 发布时间:08-1315:45长城新媒体有限公司 ●特约评论员 吕京笏(上海) “布衣院士”卢永根走了。 8月12日凌晨,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9岁。按照他生前意愿,他的遗体将会被捐赠,他的遗体捐献卡的背面写着“我是一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我愿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为振兴祖国医学事业而奉献。” 卢永根的一生,是充满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的一生,始终把“责任”二字扛在肩上、记在心中,一生一世,一心一意,鞠躬尽瘁农业事,死而不已稻花香。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被父亲安排回老家的乡下避难。两年多的逃难日子里,他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和认识,同情农民,乐于同农民亲近。期间,父亲捎来的亲笔家训令他终身难忘:“身劳苦学”;“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儒者半为农”,这也在他的心底埋下了经农济世、科研报国的种子。 高中时期,他就读香港培侨中学,在这里,他从一个无知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53年8月,卢永根大学毕业,经党组织安排,于华南农业大学留校任教。任教期间,他始终铭记着自己济世报国的初心,宝贵的青春岁月,他用拳拳赤子心诉说着信仰无声;质朴的广袤田野,他用殷殷报国行绽放生命无华。 他亲随导师丁颖,奔赴内蒙古河套、宁夏、甘肃、新疆以及陕西西部和陕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实地考察,对于全国各地的水稻品种和性状,他都如数家珍。他用一生的时间,投身作物遗传学特别是水稻遗传学和稻种种质资源研究,并逐步深入扩展到水稻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有着70年党龄的卢永根曾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1983年,卢永根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上任之初,他表示自己将谨记“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的原则,这个简单原则体现了卢永根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忧天下苍生的知识分子情怀,让卢永根永葆科学家的本色。几十年来,他南来北往,他的成果,都是智慧与汗水在土地上浇灌出来的。 2017年,在大众视野中消失多年的卢永根再一次“感动中国”。罹患癌症的他,自知时日无多,把880多万元积蓄全部捐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了“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心唯大我育青禾,一生扎根稻田,即使花落,也要化作护花的春泥。 有实验室中的废寝忘食,也有田间地头的耐心细致,成果倍出,桃李满园,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卢永根的一生,用行动映照家国情怀,用爱国之志与奋斗之行,挺起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脊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斯人已逝,稻香依旧。卢永根,他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永远的留在了祖国的土地中,见证着还有一代又一代肩负使命的科研工作者默默前行。 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布衣院士”卢永根的苛刻与慷慨 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08-1415:18中青网新媒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林洁 8月12日4时41分,89岁的著名农业科学家卢永根院士,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生前他叮嘱家人,“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而就在两年前,他和妻子捐出了毕生积蓄880万元,还给自己办理了“遗体捐献”公证。 百年华农最大的个人捐赠 两年前,一则“87岁院士捐赠880万元积蓄”的消息“刷爆”了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的朋友圈。 2017年3月21日,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郑重地在捐赠协议上签下名字,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农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一笔又一笔,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187万余元的存款,加上此前转账的693万余元,卢永根夫妇共捐赠毕生积蓄合计880万余元。后来,华农设立“卢永根 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 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党培养了我,我将个人财产捐给国家。”在捐赠后,卢永根只说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很多人不知道,在卢永根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家中陈设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卢永根的学生、华农农学院副教授刘桂富说,老师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年近九旬的卢永根家里,没有全职保姆,都是夫妇俩自己打饭或做饭。 在入院治疗前,卢永根几乎每天最早来到办公室,忙碌地回复邮件,拿起放大镜读书、看论文。一到中午,他就拎着一个铁饭盒,叮叮咚咚地走到莘园饭堂,和学生一起排队,打上两份饭。每份饭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和二两饭。在饭堂吃完,卢永根再带一份饭带回家给老伴徐雪宾。 很多华南农业大学的师生都曾在学校饭堂见到卢永根的身影,知道他爱吃青菜配蒸鱼。网友启贵留言说:“经常看到卢永根院士在饭堂大厅找个不起眼的位置,把打的饭菜吃得很干净。” 病房里成立临时党支部 祖籍广州花都的卢永根,1930年出生在香港一个中产家庭,其父是一家律师行的高级职员。自小衣食无忧,接受良好的教育。1941年,香港沦陷,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被父亲送回乡下避难。在乡下时,卢永根亲眼目睹日军凶残,也体会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在乡下待了将近两年之后,卢永根重返香港读中学。 在岭英中学,卢永根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卢永根看来,培侨中学的3年时光,是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里,他从一个无知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19岁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高中毕业,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 “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生活回内地?主要是日军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卢永根后来回忆起这段历史,仍然心情澎湃。 20世纪30年代,我国水稻育种领域便有“南丁 ( 颖 ) 北赵 ( 连芳 ) ”之称。在华农农学院里,卢永根认识了恩师丁颖。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学术上,卢永根紧跟丁颖的步伐,传承学术思想。卢永根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渐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师生相差40多岁,却成了“忘年交”。学界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丁颖是卢永根学术上的领路人,而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1956年,丁颖以68岁的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反响。1959年,初为人父的卢永根,给襁褓中的女儿取名为“红丁”,以纪念恩师。 “这些特殊经历,使卢永根坚定信念、坚定信仰,保持了共产党员的良好习惯。”华农农学院副院长孔琴回忆,在卢永根的要求下,作物遗传育种系党支部有一个严格规定,所有党员每月按时缴交现金党费、过组织生活。 由于长期住院,这位老党员主动向农学院党委申请成立病房临时党支部。2017年3月,“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成立,每个月支部成员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华农科研最新动态带到其病床前。 破格“提拔”年轻学术骨干 对祖国深沉的爱,贯穿卢永根的一生。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他曾三次到国外探亲访学,都选择回国。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他为什么不选择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卢永根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卢永根不但坚信只有祖国才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还感染带动身边人奉献祖国。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海外留学的人才最终选择回国奉献才智,与卢永根一道在水稻育种等方面拼命赶超。如今,我国水稻研究技术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际水稻研究所。 卢永根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担任校长期间,他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华农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1987年,华农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困局,职称评定上论资排辈的风气又很重。“当时很多四五十岁的老教师都没有办法晋升,提拔年轻人风险很大。”为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广阔天地,1986年底,卢永根专程到北京向原农牧渔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何康请示。得到批准后,华农在全国率先打开人才培养新格局。 卢永根仔细阅读每个人的档案,通过谈话考察每个人的品质,在100多人的全校副教授以上会议上进行述职,系、校两级学术委员会不记名投票,并寄到校外进行专家评审。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年龄最小的温思美当时才29岁。如今,这些当年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分别成长为政界、学界的优秀人才。 上世纪80年代末,学校发展落后,卢永根四处筹措资金,用于发展多学科和重奖人才。为表彰辛朝安教授团队对兽药开发的贡献,他破天荒拨出10万元高额奖励。为让优秀学者刘耀光安心,他多方筹措经费,为其建立专门实验室 …… 这些年,即便头上有多个“光环”,卢永根依然保持“布衣院士”的赤诚底色,保持科学家的求真求知热情和深沉家国情怀,指导学生读书,看论文,整理著述。 卢永根认为,教师和科学工作者也要讲政治。“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我所理解的政治就是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动力。”“我的青春年华已经献给党的科教事业,我准备把晚年继续献给这个事业。” 年近九旬的卢永根,有着70年的党龄。早在患病前,卢永根就办理了遗体捐献卡,愿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他表示,“捐献遗体,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 “布衣院士”节俭一生他的慷慨全留给别人 昨日4时41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离休干部卢永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卢永根被人尊称为“布衣院士”,对自己的生活,他近乎“苛刻”,家当竟用了半个世纪之久;对国家和社会,他却极度慷慨,2年前,他和夫人将两人毕生的积蓄880余万元悉数捐出成立教育基金,不仅如此,他还早就签下遗体无偿捐献卡,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根据他生前遗愿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徐静、周洁莹 通讯员方玮、宋莉萍 学术: 保存华南野生稻基因库 一门“三院士”传佳话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作为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他保存了华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野生稻基因库。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今华农前身),“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之父”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丁颖比卢永根年长40多岁,他们的“忘年交”一直是学界佳话: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 学术上,卢永根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后来逐渐扩充到10000多份,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20世纪60年代,卢永根协助丁颖组织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各地区水稻引种、地方品种资源的改造和利用、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受到国内外稻作学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丁颖逝世后,卢永根接手主持试验的总结和编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该书197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卢永根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上取得重要成绩,更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卢永根勤奋敬业,治学严谨,取得成绩时总是归功于团队的共同努力,从不独揽功劳。他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术工作的第一位,对学生和年轻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给予充分关注和关心,在作物育种和遗传学领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术骨干。 卢永根的导师丁颖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而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也在2017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一门三院士”,传为佳话。 奉献: 没将积蓄留给唯一女儿 反而全部捐给学校 卢永根祖籍广州花都,1930年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高中毕业,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此后一生,无论他的身份是院士,还是校长,他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 2017年3月,卢永根在夫人徐雪宾教授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当时卢永根已生病住院,为此次捐赠,特意从医院来到银行,这是华农校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卢永根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他们不但要把钱捐给华南农业大学,还要把身体捐给医学事业。早在患病之前,卢永根就办理了遗体捐献卡,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他表示,作为共产党员,捐献遗体是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7年,卢永根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上给卢永根的颁奖词是:“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您也有根,扎根在那人们心里。” 节俭: 鞋子坏了补好继续穿 吃一顿饭只花4元 捐赠时的慷慨与平时生活的节俭形成鲜明对照。“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在他们家房子里,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家具,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蚊帐用的是竹竿,几张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这些简易的家当,已陪伴他们半个多世纪。对此,卢永根曾说:“这些东西没有用烂,证明物还没有尽其用。” 卢永根的家就在华农校园内。在入院治疗前,年过八旬的卢永根夫妇家里没有全职保姆,都是自己打饭或做饭。卢永根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忙碌地回复邮件,拿起放大镜读书、看论文。 在离卢永根家不远的路口,有一个修补衣服和鞋子的小铺。昨日下午,记者路过时,正碰到一位老者和一位中年男子在谈论卢永根院士。铺子里正在忙活的何女士(化名)说,她认得卢永根老校长,老人家曾到她的铺子补过多次鞋。“他很简朴,鞋子坏了舍不得扔。”何女士说,她有时候也在饭堂碰到卢校长。“他吃得也简单,一般是一荤一素,我见过他一顿饭只花了4元。” 身边人眼中的卢院士 医护人员:卢老住院期间依然审阅学生论文 卢永根生命最后的两年时光,基本都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院区的病房度过。该院综合科主任林晓忠介绍说,虽然已经病重,但卢老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平和、睿智的老人家,他的生活也非常简单,对医护人员十分配合,基本很少对身边照顾他的人提出什么要求。很多学生、朋友来探望他,他也几乎很少要求别人为他做点什么事。反而是治疗过程中对于各种相对贵重的设备仪器的检查,或者医生建议使用一些价格较贵的新药,他和太太都会委婉地表示能不做就不做,不要为国家增添额外的负担。 医护人员们还感受到,老人家对待生死已经十分淡然,几乎没见过他显示出低落的情绪。早期的住院时光,他还会在病房审阅学生的论文,做出指导。“这是一位十分令人尊重的老人家。”林晓忠说。 卢永根的主治医生吴瑜说,和卢院士朝夕相伴两年多,深深感觉卢院士对疾病和生死都泰然处之。吴瑜与他分享家人照片,卢院士还同吴医生开玩笑:“你是双眼皮,女儿是单眼皮,遗传了你的隐性基因啊。”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翟理祥表示,卢院士的事迹不仅感动中国,在服务卢院士的941天里,他“忠诚爱国、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更深刻地激励和感染着广东省中医院的广大医务人员。 独生女儿:父亲遗愿丧事从简 尊重父亲一切决定 昨日中午,卢永根院士的家人将他的遗物从医院带回了家。下午,记者在卢永根院士家的楼下偶遇了他的女儿卢女士。卢女士刚刚从殡仪馆办理了有关手续回来,她的眼眶泛红,看上去十分疲惫和哀痛。记者致哀后与她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卢女士告诉记者,她10日下午才刚刚从外地回到广州,见到了父亲的最后一面,但没想到这么快父亲就离世了。卢院士走之前,戴着呼吸机,没有跟她留下什么遗言。 卢女士拿出遗体捐献卡说,父亲很早就希望捐献遗体,她尊重父亲的决定,她下午刚刚去办理了有关手续。她说:“17时左右,(遗体)就会送去中山大学医学院,用于科研和教学。他的遗愿是丧事从简,不举办仪式,他的决定,我都尊重。”卢女士说。 卢永根院士夫妇将毕生积蓄捐赠出去,没有留给女儿。作为女儿,卢女士说,父母通常都是先做决定,再告诉她,此事虽然事先没有问过她,但他们的决定自己都尊重。 后辈学者:被卢院士高尚品格折服而回国任教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说,35年前他在大洋彼岸与卢永根院士结识,即被卢院士高尚的为学为人品格所折服,最终践诺来到广州,并得到先生的倾力培养和信任。 “先生的一生诠释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在精气神,令人敬仰!”温思美说,卢院士一生俭朴,近于残酷,却待人慷慨;他严于律己,近于苛刻,却待人宽容;他为人处事中规中矩,近于保守,却鼓励他人大胆尝试,创新开拓。 在温思美看来,卢永根院士的一生践行了以下信条:学识的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财富的丰厚不是为了炫耀奢华,而是增加扬善的担当;地位的显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率众前行;力量的强悍不是为了欺压弱小,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使命! 卢永根:无言行动诠释家国情怀 春风化雨种得天下桃李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9年04月02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在接到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卢永根的任务后,记者立即前往华农,却被学校宣传部的老师告知:很遗憾,卢院士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宜接受采访……但在华农校园内,只要记者随便问起卢永根院士,校内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评价他是“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有着70年党龄、今年89岁高龄的卢永根,用他的实际行动做出了爱国并为之而奋斗的表率,他的点点滴滴,华农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中午,记者来到华农莘园饭堂,打饭的师生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在饭堂工作的黄阿姨清楚地记得,以前中午下班后,卢永根就会准时出现在食堂,拿着铁饭盒打上两份饭:每份饭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和二两饭,“他最爱吃青菜配蒸鱼。”在饭堂吃完,卢永根再将剩下的一份饭带回家给老伴徐雪宾。 2017年初,在医院得知罹患癌症后,他与夫人徐雪宾毅然决定:捐出全部积蓄。 2017年3月21日,尚在治疗期间的卢永根院士携夫人徐雪宾教授郑重地在捐赠协议上签下名字,将两人在中国工商银行的187万余元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账户里。加上此前在中国建设银行转账的693万余元,卢永根夫妇共捐赠毕生积蓄合计880万余元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 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华农的很多教师都曾经目睹,早些年,卢永根挎着一个简单的购物袋,步行前往附近的菜市场买菜。 赵杏娟是卢永根的秘书,1997年自华农毕业后,她就一直跟在卢永根的身边。“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赵杏娟说,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卢永根更是办理了遗体捐献卡,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 华南农业大学辅导员、校团委团干部韩硕在就读本科期间曾以学生志愿者身份结对帮扶卢永根夫妇。他告诉记者,卢永根夫妇住的房子是华农的房改房,家中陈设非常简朴,至今还用着老式收音机,“有一次收音机坏了,老人家拜托我请人帮忙修理,而不是另买一台”。卢永根对周围的人非常亲近,但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公私分得非常清楚。如果不是公家的事,他从来不会使用学校的车外出,有时候老朋友聚会,卢永根也会步行迈出校门搭乘公交或者打的。“他经常说不能占公家的便宜。对他来说,挤公交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尽管他是一名院士。”韩硕说。 作为中科院院士,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他曾三次到国外探亲和访学,在异国丰厚的物质生活面前,他选择学成归国。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他不选择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原因,卢永根坚定地说,“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海外留学的人才最终选择回国奉献才智,与卢永根一道在水稻育种等方面拼命赶超。 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更是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 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担任校长期间,卢老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华农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1987年,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以破解人才断层困局,破论资排辈风气。如今,这些当年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包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温思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役中的科研英雄辛朝安、华农原校长骆世明、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泰岭等,分别成长为政界、学界的优秀人才。 2018年3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 “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卢永根成为第一位揭晓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卢永根的颁奖词。 很多老一辈的华农人更不会忘记,1984年的那个夜晚,卢永根在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草坪上给全校学生作的3个多小时报告——《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中所说到的:“我今天的发言,如果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并迸发出热情,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那是我所热切期待的。” (深圳特区报广州3月28日电) 他们眼中的卢永根: 忠党爱国初心不变 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莫文艺)生活节俭到近乎“抠门”却慷慨地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全数捐给学校;初心不改,捧着一颗红心,把自己的全副精力献给祖国的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身居高位而严于律己,不为自己及亲友谋任何私利;不拘一格降人才,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任何文字在形容中科院院士卢永根上都略显单薄。5月30日,广东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卢永根培养的第三个博士生刘向东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张展基及卢永根二十余年的秘书赵杏娟等人在报告会上分享了他们眼中的卢永根,向大家报告了卢永根“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世节俭”如“一盏明灯”的不平凡人生。 师承丁颖院士,视植物遗传学为终身事业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丁颖比卢永根年长40多岁,但丁颖与卢永根的“忘年交”一直是学界佳话: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是他学术上的领路人;“华南农业大学一门三院士”:丁颖、卢永根及刘耀光,师徒相传,在植物遗传学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优良传统得以传承。 卢永根传承了丁颖留下的7000多份的稻种资源(“丁氏稻种资源”),并带领团队继续收集,特别广泛收集野生稻资源,将“丁氏稻种资源”扩充到1万多份,成为水稻遗传育种资源的重要宝库之一。刘向东回忆说,卢永根为了得到第一手的野生稻资源,和同事、研究生一起历经2年多时间,跑遍了广东、海南和江西的多个地方。由于野生稻生长的地方一般比较偏远,要么在山区,要么荒芜的沼泽地,收集十分困难。“有一次去广东佛冈一座山的山顶采野生稻,卢老师当时已是70多岁高龄。由于山上无路,布满荆棘。到半山腰,卢老师已体力不支,但他坚持要去现场,后来我们学生只好扶着他慢慢往上爬,终于采到隔离比较好的宝贵野生稻。”此外,卢永根首次建立了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证实了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进一步印证了丁颖院士的论点。 1994年卢永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对这一崇高的荣誉,卢永根归结为四个“归功于”:第一是归功于母校的教育;第二是归功于他的老师丁颖院士、赵善欢院士、蒲蛰龙教授、李鹏飞教授、范怀忠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第三是归功于在科研上与他密切合作的同事、助手和研究生;第四是归功于在事业上给他全部支持的夫人徐雪宾教授。 卢永根在自传中说道:要把教学科研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当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终身奋斗的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向东说,1987年卢永根有机会上调中央担任副部长级的职务,但他坚决地、恳切地推辞了,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水稻研究事业。 张展基介绍说,卢永根敢于担当,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1987年,他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八名青年才俊,他们都成为政界、学界的优秀人才。包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温思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役中的科研英雄辛朝安、华农原校长骆世明、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泰岭、航天工程育种专家梅曼彤和家畜育种专家杨关福。 “我1993年前往香港大学合作研究,当时经济还不太好,卢老师专门借钱和提供生活用品等。”刘向东说,卢永根把许多机会都让给年青人,甘做人梯,比如当研究取得成果时,他总是让学生作第一作者。 880多万身家全捐设教育基金培养栋梁 在赵杏娟眼里,卢永根的生活极度节俭和朴素,平常走在路上,根本看不出来是个院士;学校开运动会给教工发的运动鞋,卢永根穿到脱胶,去修鞋摊补了几回,直到不能再穿才扔掉;用了几十年的旧书柜找木工翻新后又连续使用十年;装杂志和期刊的完好信封,取出期刊或者杂志后,保留起来继续利用。“如果信件是在校内交换投递的,他肯定是用旧的牛皮纸信封,在信封背面写上新收信人的信息,交换发出,每张纸他都要双面利用。” 让张展基感触颇深的是,1990年11月的一天下午,他打着雨伞走出校门,看到卢永根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皮鞋冒雨往学校里跑,当时觉得很奇怪,后来到农学院工作后与卢永根聊起此事,“他说当时皮鞋是出国或特殊场合才穿的,他省里开完会,坐公交回到五山下雨了,皮鞋沾水容易坏。” 卢永根公私分明,绝不占公家便宜,他因私外出,基本上是坐公交、地铁出行;他会在办公室自备邮票,用来寄私人信件;出差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坐飞机也坚持坐经济舱;从来不用公家的钱请客吃饭,包括请研究生吃饭,都是他自己私人付款。”卢永根给自己立下“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的“四个一点”的规矩,坚持不在待遇上搞特殊,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人。卢永根刚上任校长时,一位做工程的亲戚来“走后门”被他骂了回去,周末又回老家花都找亲戚们开会表明态度,说只要他在华农一天,就一天不要进华农的大门,不要想在华农做工程。 2017年3月,卢永根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将他们的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全部捐给学校,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华农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忠诚于教学科研的青年优秀教师,资助邀请农业领域国内外知名科学家来校讲学。 “对于熟悉卢永根院士的人来说,他的捐款行为,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张展基说:“卢院士的唯一的女儿曾在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当时写信向父母提出借8万元,但是他们回了一封信说:你已长大成人,我相信你碰到什么困难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一分钱都没给女儿。”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这位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无数次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 赵杏娟表示,卢永根把880多万元的积蓄捐出来设立教育基金,“一是因为他一贯的家国情怀,二是因为他对教育的期盼,他说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成为有用之才,将来报效祖国。”2015年5月6日,卢永根将其兄弟二人共有的两家商铺赠予花都罗洞小学,作为该校的永久校产,其全部收益用于设立以他父母姓名命名的“卢国棉梁爱莲伉俪基金”,进行奖教奖学。卢永根在捐赠仪式上表示,“教育是强国之本,一个国家要强大就要读书,要办教育。希望家乡子弟努力读书,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 忠党爱国,成立病房临时党支部 1949年8月,年仅18岁、已在革命实践中经受锻炼和教育的卢永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把入党誓词牢牢地铭刻在自己的心中,后来还影响了丁颖院士,1956年,68岁高龄的丁颖院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卢永根作为一名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党员,几十年来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人世间的坎坎坷坷,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他曾在给学生做报告时说:“我坚信,是中国共产党指引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只有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卢永根曾三次出国探亲和访问,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试图说服他留下来,他都坚决拒绝了。他打心底里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位美国移民局官员曾问他:“你具备移民条件,为什么还要留在中国?”他回答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他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卢永根看来,一切有志气的真正爱国的青年科学家都应扎根祖国。“外国的实验室再先进,也不过是替人家干活。我们现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各种渠道掌握国外的发展动态,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短期访问、共同合作科研等,在国内从事科学研究照样能出成果,关键是要努力去开拓和争取。”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每个出国的学生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又红又专。他培养的学生出国后绝大多数都回国服务,并在国内取得好成绩,当中就有2017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当年受教于卢永根,到日本留学,毕业后留在日本工作多年,生活优越。但在卢永根的书信邀请和感召下,他于1996年回到华农,潜心科研,大有建树。 2017年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卢永根院士委托赵杏娟找到张展基,向农学院党委提出申请,建议成立临时党支部,让他能按时交党费、过组织生活。得到批准后,当年3月,由卢永根、其夫人徐雪宾、赵杏娟和张展基、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党务干事六人组成了“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成立后,他们每月定期到医院,与卢永根一起过组织生活,把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学校发展的最新动态带到病床前,卢永根每次都认真学习、精心准备,积极发言。 张展基回忆道,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3天,“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学习讨论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当时卢永根的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插着氧气管,连水杯都无法握住,但仍然坚持全程参与了学习和讨论。卢永根说:“听完习总书记的报告,热血沸腾、备受鼓舞。作为一名老党员,再次找到了自己在解放初期所感受到的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热火朝天求发展的强烈愿望。” 爱国语录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学成归国为中国服务显得太狭隘,不如留在外国工作为全人类服务。’的说法无非是为自己待在国外制造借口,给利己主义的灵魂贴金,连为养育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都不愿意,还奢谈什么为全人类服务?”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亦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并迸发出热情,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科学工作者不能只埋头业务而不问政治。我所理解的政治就是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已的工作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动力。”——卢永根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