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琦君散文的温和之美(教师随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2019-08-31 手机版


二芮逍遥

  今天看绮君的散文,看的我哭的西里哗啦的,一篇下来,去洗了N次脸,后来,索性将一卷卫生纸备在旁边了。

  绮君算上去80多岁了,应该是属于五四那一代文人,有那一代文人的共同的散文风格,却有别于他们,如鲁迅的辛辣,朱自清的恬美,林语堂的幽默,徐志摩的才气,女作家里,冰心的清澈、张爱玲的荒凉、萧红的冷峻……他们要么英年早逝,活下来的,文章也同年龄一起衰老、褪色了。难得的是绮君散文历时40年魅力不减,60岁后的近作愈加情味深长。她不是靠年轻的激情迸发在写作,是靠人格魅力日久弥新的沉淀在写作。

  由于她大约30年时间在台湾,她的文风没有大陆文革断层后的落差,和林清玄的澄净,三毛的飘逸一样,她的文章散发着古典中国文化自然流淌的芬芳。

  她的文字极其质朴,节奏也缓缓的,将她小时侯的故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活灵活现的讲给人听,听着听着你不由得莞尔一笑,听完就泪眼婆娑了。我是随手一一翻去,竟没有逃过,给结结实实的击中了。

  难就难在她让你哭了,却不知为何,不是为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悲欢,而是那淡淡的文字的美,渗出的人性的美,美的感动,感动的催泪。

  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回看历史,从绮君散文里,我突然理解了当年辜鸿铭、章太炎的那种被五四新文化人嘲笑的那种捍卫古典文化,古典美的执拗。他们推崇的传统妇女的端庄秀雅之美,隐忍宽和的性情,在绮君散文里发散着神奇的光芒。那人性的善良之美,寂寞之美、都包裹在简单素朴的文字后面,就象旧式妇女青衫大襟下包裹的坚韧而又温柔的心,绽放开来,象神光的普照。

  难就难在80岁的老妪,去国怀乡,历尽离丧战乱,悲欢聚散,那丰富、坎坷的经历重重的堆积起来,却只开辟了那样小小的一块视角,用父母辈的遭际去叙述人生的悲欢离合、情爱无奈。承载了厚重的人生情味,弥漫着荡气回肠的意境之美。

  比如说她写人心,母亲对女儿说:“人心很奇怪,有的人要的很多,有的人只要一点点。”女儿问“那您呢?”“我只要有你,和你父亲从前对我的好。”

  而同样的写一个被冷落的母亲对女儿讲人心,亦舒的版本决然两样“人心,是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

  味道都是苦的。

  一个宽和静默,如去火清热的黄连。

  一个咄咄逼人,如饮鸠止渴的鸠。

  从我个人来讲,既喜欢郭敬明那样跳荡飞扬的华丽,更喜欢绮君散文平实深厚的典雅。这种美,和含蓄神妙的东方文化一样,和淡而有味的韩剧一样,是一种精神上理气中和的滋养。

  绮君的散文,犹如陈年的佳酿,品着品着,就醉了。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