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如水,沉稳如山——简评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陈祥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2019-07-04 手机版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伴随着高考的钟声,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上网搜索,获得文题。第一段,是写作要求: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第二段,为作文材料: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读完命题,掩卷思考,忽闪一感:今年文题,灵动如水,富于变化;沉稳如山,一如既往。

就灵动而言,自主开放,新颖鲜活。

首先,层次多样,角度多种,发散思维。

细读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层,物各有性,同类同性;第二层,物性调和,共存相生;第三层,推而广之,和而不同。由此开去,角度多种:就味道而言,可谈滋味,说味道,借味明道,演绎有滋有味的生活;可讲调味,论品味,寻味述理,阐述有调有品的人生。从中心来说,可从局部到整体,表现调和的生活;可从具体到抽象,展现共生的人生;可从个性到共性,展示融合的事业。由推论去说,可扣住物性,谈物物有性,调合生辉;可抓住物融,说同存共生,纷呈百味;可紧扣物合,讲合作融合,相和不同。源此自选,角度多样:可任选人事,在记叙中体现协调,在议论中强调和合;可扣住道理,倡导尊重多元、兼容并包,提倡多边共生、融和大同;也可智慧发挥,强调做好自己、各显其美,注重取长补短、美人之美,突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还可评价挖掘,尊重个性、珍视共性,做好自己、悦纳他人,融入群体、共生共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其次,关系多多,思辨种种,追求辩证。

感悟材料,关系辩证:材料起点,是事物与本性:不同事物原本就各具特性,同类事物相处而不改其性,异类事物调和而共存共生。材料核心,是物性与调和:五味调和,相存相生,百味纷呈;异物调和,物性改变,和而有异;各美其美,共美其美,互利共赢。材料推论,是事物与人事:物物有本性,事事有特性:有的顺手,有的棘手;有的正常,有的蹊跷;有的平庸,有的非凡。物物各有性,人人有个性::有人张扬,有人内敛;有人幽默,有人严肃;有人擅长动手,有人善于动嘴。紧扣材料,关系多样,有“物与物” “人与人” “事与事”:草木与虫兽相存,果菜与米面相合;美与丑相比,好与坏相生;善与不善相比,幸与不幸相衬。拓展开来,思辨多样,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刚与柔相济,激进与保守相容;方与圆共存,冷与热共生;快与慢统一,新与旧一炉;传统与现代和谐,东方与西方融合。

再次,多感并举,多性并重,鲜活内涵。

从多感来论,至少有三。其一,时代感:与时俱进,跟时俱新。调和互利,吻合时代脉搏,合拍世界潮流;融合共赢,共奏时代主旋律,同唱社会主题曲。其二,哲理感:饱含哲理,蕴含人生道理:人生要圆融合作,才能相存共生。足蕴真理,蕴涵世界真谛:世界要和谐融合,才能共利互赢。其三,文学感。微微小散文,字字珠玑,散发文学味;微微小品文,句句箴言,拥有文学感。读它是一种快乐,品它是一种享受。就多性而说,主要有三。一则,简明性:材料极短,不足60字,但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物皆有性,共美相存;物皆调和,共处相异;物皆融合,共利相生。二则,连贯性。前后三层,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层层推进,融成一体。三则,思辨性:关系多种,思辨多样。要演绎辩证关系,进行辩证分析;要阐释个性与共性相合,描绘个体与团体相容。

从沉稳来看,延续传承,传统风韵。

第一,命题材料,耳熟能详,烂熟于心。

对象上,梅开二度,再度沉入味觉文化。记得2009年,对象是“时尚”;要求从味觉视角,品味时尚之味。而今年,对象也是“味觉”;从淡味到有味,从五味到百味:不同事物相互调味,共存生长;不同事情互相合味,共生发展;不同人物彼此融味,互相兼容:不同个性相应调合,不同而和。故而,今年要品味的,不只是普通的物味,更是熟悉的人事之味:包括义理、观念、价值、思想等;暗含本质、特质、品质、个性等;涉及时代、社会、国家、文化等。热点上,若即若离,再次暗切时代热门。十年前,品味时尚,暗切社会主流,玩味时尚味道。十年后,味觉作文,暗合时代潮流,品玩人事味道:明说味道,暗合“时尚”;言在味道,意在融合。社会现实,文化多元,文明多彩。无论何人,都得融入其中,智慧生存;都得融合个性,共美大同。时代潮流,互联互通,命运共体。无论何事,都须包容圆融,相存共生;都须开放合作,共赢互利。

第二,写作要求,涛声依旧,光彩依然。

翻开试卷,稍加比较,不难发现:近三年来,写作要求稳中求进,大同小异。就大同来讲,无论是前两年,还是今年,其写作要求都一字不差,表述一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小异来看,文体要求,略有不同,回归以前(2008—2013年)。前两年,分毫不差,表述相同: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今年,有别往年,稍有差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区别;但实质上,还是有些不同。“诗歌除外”与“除诗歌外”,没有本质不同,只是表达不同而已。但“文体自选”和“文体不限”,不只是表达不同,还有些本质性的差别:前者,要求所选文体,必须是约定俗成,为既有文体,不可胡编乱造;而后者,自由度太大,不仅可选既有文体,而且还可自创文体。显然,前者思维更为严谨,表达更为准确。

第三,考查重心,任务驱动,思维表达。

在形式上,明承材料,暗启任务。纵观文题,揣摩形式:2012—2013年,是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2014—2016年,是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材料与要求作文;2017——2019年,是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写篇文章。很明显,前者,为标准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无关;中者,虽属材料作文,但蕴藏任务驱动之意;后者,仍属材料作文,但暗启任务驱动作文。在本质上,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揭开材料面纱,最主要的是辩证关系:万物有性,物性调和;共存共赢,互利互生。毫无疑问,考查核心是对关系的思考与表达:由物性出发,可联想物美:梅兰菊竹,三山五岳,书法绘画。由物合拓展,可思辨共美:由实到虚,由此及彼,由物联事。由物融引申,可想象共赢:借助形象,依靠细节,描绘场景。在联想中,考查观察生活的热情和关注社会的深度;在思辨中,考测辩证分析的能力与理性思维的品质;在想象中,检测感悟生活的情怀和领悟哲理的素养。

启迪如雨,深层滋润;启人天赋,迪筑未来。品味文题,联系以往;钩连前后,预测来年:题型主流,材料任务式。作文材料,仍为哲理散文;写作要求,当是任务驱动。材料趋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大可能,应是矛盾对立型的。写法重点,最为主要的,该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喻理,借物喻人。考查核心,突出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强化语言表达和人文素养。

 

陈祥书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