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名师教学设计(沪教版必修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9-06-07 手机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的:

1.领悟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学习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手法(重点);

3.体会作者在文表现的“清、静、悲凉”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比较的点拨法,将学生导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味,捕捉情感信息,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过不少咏秋赞秋的散文和诗词,它们或慷慨激昂,  或娓娓道来,最终都表达了对秋的赞美,可谓“枫叶尽染”“雁阵南飞”。但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却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中表现出了另一番秋的景色和情致,真是独具品位,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吧。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从小熟读唐诗、古文,爱好文学。短篇小说《沉沦》是其早期代表作,另有《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品。“创造社”创始人之一。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故都的秋》便是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后写下的优美散文。

三、解题  :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秋”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题目明确而深沉。

四、听朗读录音:整体把握,了解文意。

五、情境引领点拨:讨论取材,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状况。

提问:你认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象;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资料显示屏]

资料一:在哥哥家里小住了两天。我因为想追求龙儿生前的遗迹。一定要女人和我仍复搬回什刹海的住宅去住它一个月。

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大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熟极的枣子辞枝自落。女子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这滴答的坠枣之声……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丁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飘泊。                 ——选自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1926年)

[提示]郁达夫在赞美故都的秋色时也曾写到葡萄和青色的枣子。郁达夫终生飘泊不定,只有在北京居住的一段时间中,才与妻儿共享家庭生活的幸福。但他的长子龙儿又因患脑膜炎死在了这里。所以故都北平曾是郁达夫幸福与悲苦交织的所在。资料中所指“去北京远了”(即郁达夫离开北京),直至1934年,他写《故都的秋》一文时,才重踏上故都的土地。

资料二:我到上海后做了几篇关于方向转换的阶级文艺的短文,当时同人中就有对我不满的,我也以以后不再做议论文自誓。后来急风暴雨,时局变迁,果然来了一件奇祸,当时新来上海主持创造社的人,就以我的空言招祸,于实际毫无补益的大义相责备……我只希望以后各人都能走上各人自己想走的路去,或向成功光明的方面,不过总要诚诚实实地,不虚伪地。                                   选自《郁达夫自传》

资料三: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它的基础是建设在国民的全数上的,然实际上在这国民政府内,左右政治的大局的,只有几个人,几个和民众漠不相关的前世纪伟人……政府仍在说政府的话,被压迫阶级的满肚皮的苦楚,仍旧是吐不出一二分来……                                      ——选自《郁达夫自传》

[提示]社会的动荡\当局的腐败都在郁达夫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暗,这就是《故都的秋》一文悲凉、伤感之音的另一个由来。

总之,无论是遭际还是社会风云都使郁达夫将自己主观上的悲伤情怀,融入了故都秋景、秋色的描绘之中。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思考、讨论练习题一和二。

第二课时

一、研究性点拨:

1.听配乐朗读,了解文章写景内容,体会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一)总起     ①对北国之秋的     感受:清、静、悲凉

(①-②)                             向往:饱尝秋味

②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绘秋

                ②槐树的落蕊      清、

          记叙    ③秋蝉的残声      静、

 (二) 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      悲凉

(③- )        ⑤秋树的奇景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

           议论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 三)总括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

②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二、品味性点拨:

体味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和简洁清丽、精到细腻的语言特点。

(一)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主要讨论选景和绘景。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段,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而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明确: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秋”的特色。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正因为如此,作者不写暧色调的香山红叶和喧闹的颐和园,对陶然亭的芦花等也只是点到为止,而选择了最能表现作者感受的秋景。

2、第3句中“即使……就是……也……”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它的色味特别浓烈。

3、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试找一些相反的景象作比较。

明确: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碗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驯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对——牵牛花的蓝朵(绿叶红花)。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你看,作者笔下的秋景,“屋”和“壁腰”都是“破”的,用反衬的手法“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北平秋晨“静”的特点,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日光”本是暖色调,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漏”的。

(二)简洁清丽、精到细腻的语言。

指导学生阅读“落蕊”一段,思考:

1、这段语言有何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

明确: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用白描式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等,把槐树的特征,明白如话地描绘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2、这段文字突出了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明确:突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如:满地,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三、点拨小结:文章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对北平的秋色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四、学生朗读,加深体味语言特色和作者思想感情。

五、迁移性点拨:读写结合,写一篇《秋晨》的作文。翟梦晗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