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9-03-14 手机版 | ||||
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对于李白,大家都很了解,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诗仙”,又自称“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诗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比比皆是,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酒有关的诗歌---《将进酒》(板书:将进酒) 解题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曲调,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 介绍背景 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终因吴筠(jun)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hao)人!”诗人的喜悦是可以理解的。李白初到长安,太子宾客贺知章一见叹为“谪仙人”,声名益振,玄宗召见时,也“降辇步迎”。但实际上玄宗所赏识的只是李白的才华,把它看作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因命供奉翰林。这不能不使李白感到他的政治理想的破灭。同时,他那蔑视帝王权贵的傲岸作风,又招致了权臣们的谗毁,也使他感到长安不可久留。在度过一段狂放纵酒的生活之后,他上书请还。他的心情是沉重的。三年的翰林供奉使天真的诗人李白逐步认识到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开始写出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 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邱的颍(ying)阳山居为客,三人常登高饮宴,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这就是作者写作此诗的来龙去脉,那么接下来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 朗读全诗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斤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全诗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流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景象,是肉眼不能穷极的,作者想落天外,语带夸张,写出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又写出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从空间范畴夸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钱令居为空间范围的夸张,这两句则是时间范围的夸张。把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加短暂。与前两句本来波澜壮阔说得更加壮阔,形成两组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两组长句既有比喻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显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板书:人生易逝 悲感),却不纤弱,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这种力量感也是有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造成的,读来气势磅礴,丝毫没有低沉阴暗的感觉。 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的性格。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接下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做欢乐。(板书:欢乐)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好像诗人有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他那像黄河般奔腾跳动的感情是那样变幻莫测,“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句强烈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了自我。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咂舌。作者要豪饮一番,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借酒抒怀) 与“千金散尽”的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 这种饮酒行乐的场面使诗情渐趋狂放。(板书:饮酒行乐 狂放)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二是整头整头的“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绝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势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惚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非常象酒席上劝酒的话语。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而且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这么一个情意真挚的礼拜,从来也不会掩饰自己,即使是借酒消愁也不失其豪放本色。 我们在读下面三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愿醒”。这应该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李白的天生有用之才,本该官至卿相,飞黄腾达,却落得现在的结局,诗情至此,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 所以说古人的寂寞,也表现出自己的寂寞,因此才“但愿长醉不愿醒”。从这几句我们看出作者举杯高歌唱出的是满腔激愤之词。(版书:举杯高歌 激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越来越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由故作跌宕,因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察觉不到的将宾做主的放诞情态,浪漫色彩极浓。诗情至此狂放至极(板书:歌罢再饮 狂放) 最后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使“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可见出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 赵松展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