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导读”教导读——肖培东老师《艾青诗选》名著导读课例研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案例 2019-01-03 手机版 | ||||
张春梅 统编教材使用以来,从教学实践看,“名著导读”教学依然是块“硬骨头”。如何知会编者意图,充分运用课程资源教好“名著导读”呢? 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的“全国‘整本书阅读’精品课堂”研讨会上,肖培东老师执教的《艾青诗选名著导读》,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与示范。 一、名评引路,立足秘妙处 《艾青诗选》导读教学,什么是“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郑桂华教授在《散文的特性与教学内容的开发》一文中认为,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路径可表现为“辨体”、“识人”、“断文”、“定点”四个步骤。[3]笔者以为,这一路径同样适宜于现代诗歌教学,从“抒发作者个性化的情思”这一表达本质来看,两种文体具有一致性。究其根本,是找到、教出“这一篇”的独到之处,并重点挖掘其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再结合统编教材提出的“一课一得”要求,“这一篇的”、“语文的”、“最精要的”,可作为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名著导读”课上,“这一篇”扩展为“这一本”同样适用。正是基于这样的确立原则,肖老师紧扣“名著导读”的内容提示,将《艾青诗选》导读课的教学内容精准定位为“感受领会艾青诗歌的个性化表达”。 如何将文本解读的成果教给学生呢?王君老师说道:“文本解读和课堂设计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路’就是设问和追问,就是课堂活动的设计与推进。”[4]肖老师的“设问”十分巧妙,直接“名评”引路,以“牛汉先生认为,‘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你怎么看待这个‘大形象’”和“聂华苓先生认为,‘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你同意吗,有没有要补充的”贯穿课堂始终,提挈起课堂核心内容的教学。两条评论的处理上,也颇具匠心。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体悟“大形象”的主问题一线贯穿。前者从感受、品悟诗人“大形象”入手,以“你从哪里看出他为土地奉献一切”、“从哪句话读出他非常爱故乡”、“伟大的人,伟大在哪里”、“除了情感,其他方面呢”等追问,引导学生贴着诗句体会诗人“对土地对人民对祖国”深沉博大的情怀、对“土地”、“太阳”等独有意象的选择,以及独特的光影画面及自由诗体的表达。肖老师带领学生从诗句出发,从形象出发,在语言中淘洗并体察诗人和诗人的诗歌。诗人形象之“大”,亦是诗歌格局之“大”、意蕴之“大”、风格之“大”,读“形象”即品“表达”。续接对“大形象”的探讨,直接呈现诗歌的艺术特色,肖老师以结合诗歌对照品评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表达见解,既完善了学生对诗歌特色的把握,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以“我们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聂华苓先生说的是不是都对的呢?我们需要好好去读一读《艾青诗选》,再下结论”巧妙激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方法导航,紧扣学情点 如何“立足文本秘妙”“紧扣学情特点”灵活有效地用好教材中的阅读方法指导呢?这当是课堂实践的重中之重。 肖老师给出的问题是“读《艾青诗选》,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鉴于前述对艾青“大形象”的品悟,学生有感于“诗歌情感的浓郁”和他们朗读时情感缺乏的鲜明对照,自然答出“要带着强烈的情感去读”。肖老师顺势肯定:“这堂课我们班同学之所以对诗歌有种陌生的感觉,那是因为读诗歌的感情还不够啊!”接着指名重读《我爱这土地》,结果读得依旧十分平淡。了解得知,这是一个从未“读”过诗的学生。肖老师如何应对呢?其做法分四步:以“这堂课我们不急,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安慰对方;指名同桌朗读(同桌饱含感情);询问、品评同桌朗读;建议像同桌那样朗读。肖老师的引导耐心诚恳、循序渐进,但对于一名九年级基础偏弱的学生,同桌表现太好,常常不是鞭策,而是难堪与压力。他沉默了。肖老师饱含感情继续引导--“试试看,你就读一句,就‘假如我是一只鸟’你是怎么读的?”“你就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试试看--”一再鼓励,他要么小声滑过要么沉默。肖老师没有放弃也没有泄气,而是先转向其他同学,“你说说看怎么读,你帮助这位同学,解开他的心结”;再以“要真正去读懂艾青的诗选,最好的方式是用强烈的情感去朗读,我们再来读读看,好不好”领起一场全班相对酣畅的诗歌朗读。指名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对读,师生齐读。读着读着,身姿端正了;读着读着,眼神明澈了;读着读着,情绪饱满了。正如肖老师所说,我们接触一本陌生的书的时候,最开始都是疏远的,怀着真挚的情感去读,读着读着,我们跟它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而那名男生,也在朗读的庄严情境中,在肖老师巧妙化用《光的赞歌》里的诗句“去叩开那些紧闭的嘴唇吧”的真诚开导中,化解了尴尬,疏解了心结。 随后,肖老师依然投影了教材中“读书方法指导”的五个注意点,但只是参照与补充,而非教授。肖老师做的是紧贴文本与学情行走,将“带着强烈的情感朗读”确立为阅读《艾青诗选》的核心方法。当学生表现有偏颇,肖老师耐心等待、积极引导,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同时紧扣生成的学情点,立即调整教学,予以完善。课堂上,关注真实,影响真实,改善真实,这是教育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是肖老师一直孜孜追寻的。 三、专题示范,探究活动单 “目前名著阅读还有很多困难,比如没有时间,不能读;比如内容太多,不会读;比如有时代隔膜,不愿意读,等等。因此,名著阅读首先要激趣。”[5]针对《艾青诗选》跟学生既有文体隔膜又有时代隔膜的事实,肖老师以“名家评论”“反复诵读”“品评体悟”激趣,其激情引导中还渗透融入自己的阅读思考、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思维被打开,兴趣被激发,这是一个慢慢浸润的过程。但推进名著阅读是个系统工程,“导读”时还须考虑后续的跟进、交流、分享、反馈等,以促进学生有信心有质量地读下去。这时,参照教材上“专题探究”,为阶段性成果展示创设活动单,不失为帮扶促读的好方法。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教材中“专题探究”给出的专题范例有:探讨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举办诗歌朗诵会。[6]到底哪一个“专题”更切合学情现状和课堂实际呢? 肖老师以“一个月以后,对于我们班同学,最适合的检验阅读成果的方法是什么”将问题抛给了学生。贴合课堂实际,学生自然选择“举办诗歌朗诵会”。接下来,肖老师在虚拟场景中预演以“活动单”探讨为中心的活动过程:推选主持人;设想注意事项;展示活动单;主持人宣读活动单;讨论活动单内容;留有任务,明确一个月后检测。关于朗诵会的举办,教材中建议有:每位同学准备好自己选择的艾青诗作,预先做好朗诵准备,揣摩技巧方法,读出感情和节奏,在小组内朗诵,也可以每组录制一两段朗诵录音,上传到班级群中分享。[6]从朗诵会的宏观组织角度看,所给建议是明显不够的,肖老师适时搭建台阶,将拟好的活动单交与探讨:你准备给这台朗诵会取个什么名字?准备分几个部分?准备选择哪几首诗;每首诗朗诵前的引导语你又会怎样设计?这样,虚拟场景进一步具体化,问题探讨落到实处。譬如,“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朗诵会”的主题拟定,“情感方面、形式方面、背景方面”的分类示例,都带给学生切实的指导和启示。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上述朗读略有心结的男生再次得到肖老师聚焦式的关注,被推选为主持人、对答注意事项、宣读活动单,疏解了心结,更增长了自信。 探究活动单,虽只是短短几分钟的预演,但它提示了“名著导读课”的持续性和延展性特点,不仅立足当下的激趣,更为后续的讨论交流活动成果展示做了铺垫。同时,这也体现了名著导读课与一般阅读课的区别,其综合性实践性更强,“从某种角度看,整本书阅读更像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综合实践活动。阅读过程需要整体规划设计;阅读成果需要不同的输出形式……”[7]但恰恰在此过程中,“学生面对真实情境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得以提高和完善”。[7] 四、选文聚焦,落实任务群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老先生在多篇文章提到这个论断:“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1942),“国文教学所以用课本或选文,就在将课本或选文作为凭借,然后种种工作得以着手”(1942)……由此可见,这个“选文”就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实施教学内容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凭借。只是这“选文”要具有“例子”的典范性和合宜性,既要体现作者个人风格和成就,又要适合学生学习,适合承载课堂教学内容。那么,鉴于“体悟诗人的个性化表达”的目标定位和学情实际,肖老师是如何“选文”的呢? 肖老师的“选文”聚焦在“一首诗”和“一组诗”。“一首诗”基于经典性,“一组诗”凸显代表性。先看“一首诗”的选择。《艾青诗选》名著导读安排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教学内容之后,现代诗第二篇即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从编排用意联系已知的角度,《我爱这土地》当为“一首诗”的首选;从传播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角度看,这首诗堪称诗人的身份证,也是“一首诗”的不二之选;再者,这首诗短小、精炼、晓畅,却又鲜明烙印着诗人精神个体性和风格类别性,适宜承载相应的教学内容。再看“一组诗”的选择策略。“一组诗”涉及十首诗歌,少数全诗,多为节选,分别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193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1937)、《北方》节选(1938)、《手推车》节选(1938)、《太阳》节选(1937)、《黎明的通知》节选(1943)、《树》(1940)、《礁石》(1954)、《鱼化石》节选(1978)、《光的赞歌》节选(1978)。十首诗,从时代发展看,有新中国成立前后有改革开放初期;从诗歌主题看,有抒写个人情思有抒发家国情怀;从表达形式看,有一般抒情诗有咏物哲理诗;从篇幅长短看,有长诗有短诗;从时间跨度看,几乎涵盖了诗人人生的各个阶段;从社会影响看,均为各个时期代表性诗作;另外,十首诗作,有六首与教材介绍相契合。这样“一组诗”,展现了时代发展的广阔背景,是《艾青诗选》的横断面和中轴线。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均为肖老师“用语文的眼睛去审视和考量”,[8]用课堂教学内容去统摄和笼罩的。 那么,“一首诗”“一组诗”具体承载了哪些教学任务呢?梳理如下:读《我爱这土地》,感受艾青的“大形象”;读一组诗,再思考艾青的“大形象”;再读《我爱这土地》,品评对“大形象”的补充理解;由《我爱这土地》联读“一组诗”,讨论如何读《艾青诗选》;检测阅读成果,“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朗诵会”主题拟定;用最好的声音再读《我爱这土地》。“一首诗”彰显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一组诗”作为精当的伸扩与延展,丰实了教学内容的凭依。这样聚焦提要式的选文处理打通了“整本名著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连接,兼具了单篇教学的诗意完整性和整本教学的广阔丰富性。 郑桂华教授在《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中说道:“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于书籍的敬畏之心,引导深度阅读以及指导阅读方法,而不在于读多少书。因而对语文教师来说,弄清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可以施加影响的,然后再积极行动,把自己该做的那一部分做得更好,对促进整本书的阅读特别重要。”[9]充分领会编者意图、用好课程资源、用好教材上的“名著导读”,这应是教师“该做能做”的;深读细读整本名著,提炼出适切的内容点,再精准聚焦选材,历经“舍末取本、去粗取精、删繁就简”[8]的整合重组过程,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引领和指导,这应是教师“可以施加影响”的。肖老师的《艾青诗选》名著导读教学给我们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