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我这样导入《植树的牧羊人》的教学(肖培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案例 2019-01-03 手机版


肖培东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在荒原上种树的故事。这个孤独的农夫,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孤独者以毅力与无私,以纯净与执着,以专注与热爱,辛勤耕耘,为世界带来绿色,为他人也为自己找到幸福。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故事。

我按照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去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主要体现的是“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的学习要求。多次在各地执教《植树的牧羊人》,最有意思的发现是——我的课堂导入竟然各不相同。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这课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都读过文章了吧,那就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文章的故事内容。我大多数的教学都是这样进去的,直接简洁,没有啰啰嗦嗦的绕圈子,也不喜欢抒情式的引入,问的就是学生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

在深圳南山,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读过这篇文章了吗?(学生说“读过”)那好,我来检测一下你们的阅读情况,请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其他同学合上书本,我们一起来默写文章的词语。”这篇文章,有五个词语做了注释,分别是:干涸、坍塌、不毛之地、溜达、山毛榉。这五个词语的默写,又可以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知荒原的特征,揣摩牧羊人种树的画面。可是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不看或不细看注释,默写情况不甚好。这样,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对,要学会圈点勾画。”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学生后面的阅读也更投入更认真。如果学生默写情况很好,就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一定会说,自己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圈点勾画了,那么,我就夸夸这位学生,再推广这种方法。

在湖北十堰,我的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阅读,我们要学会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呢?对,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这样,直接进入到文本学习中,用编者提供的方式快速展开阅读。怎么是默读?什么才是圈点勾画?直奔文章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瞬间明了,随即就扎扎实实地去默读去圈点勾画。

在四川成都,我的导入是这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外国作品(学生就会大声读出文章标题‘植树的牧羊人’)。那你能不能用‘植树的牧羊人’做开头,来说说这个故事?(学生就会说‘植树的牧羊人……’)你能不能用文中的‘我’做开头,也来说说这个故事?(学生就会说‘我……’)”让学生改换人物,去说这个故事后,我又抛出这样一句话:“其实教材里都有地方做了这两种说法,你们能找到吗?”原来,文章的预习提示一是这样说的:“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这不就是用“植树的牧羊人”做开头来展开文章内容的叙说吗?还有,文章的思考探究一是这样说的: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这不就是用“我”做主语来叙说小说的故事梗概吗?当学生找到后,我就很自然地说:“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读读文章的预习提示和思考探究,现在再想想,这篇文章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完成阅读?对了,预习提示二告诉我们,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你看,这不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了吗?

在昆明,我的导入是:“这篇课文写了我和老人的几次见面?哪一次写的篇幅最短?”学生很快地找出第三次见面,随即要求学生默读,做好圈点勾画。这种导入特别省时间,很经济。

在安徽宣城,课前主持人介绍我说我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热爱语文教学,热爱课堂,热爱学生等等,大致夸我有“热爱”之心。我上课的时候,就问学生:“主持人对肖老师的评价用了一个词,你们听出是哪个词了吗?”学生回答“热爱”。我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主人公更是一位有热爱心的人,他热爱种树。你们能找到文章中写这个人热爱种树的语言吗?哪些句子可以证实牧羊人特别热爱种树?”学生立马阅读,在不同段落中找出了相关句子,然后我就转入:“这些描写句子,写出了牧羊人的热爱生命热爱种树的品质,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做好圈点勾画。”你瞧,转换是不是很有意思?

在河北,主持人课前也说了一段热情洋溢的介绍语:“肖老师是……是……”我悄悄皱了皱眉,微笑地说:“同学们,主持人老师送给肖老师很多热情洋溢的评价语,你能说得出来吗?”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肖老师是热爱语文教育的老师。”“肖老师是潜心语文教学的老师。”“肖老师是喜爱和学生研读课文的老师。”“肖老师是……”然后,我问同学们:“那如果要你们也给文中植树的牧羊人做个评价,你们会怎么说呢?”学生想了想,踊跃回答。“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热爱高原献身高原的老人。”“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的老人。”“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位有着顽强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劳动的老人”……这样,我就了解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老人内涵的阅读感知情况。

……

教学的路径很多,老师切不要只会一条路行走,要顺时顺势而变。就像这位植树的牧羊人。“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做语文教师,要的也是这样的思考与观察。看看,植树的牧羊人,种树的时候,都是认真地挑出橡树的种子,然后“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开始种树之旅,静等绿树成荫。我们也要其妙地在课堂上“放一颗橡子”,这样,你就会把鸟雀的啾啾声写进课堂,把清风吹落的黄叶嵌进课堂。

教学,真的是有意思的事情。你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也在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我们也一起,来用心放橡子,来种树吧,朋友们。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