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遗憾,散落一地——肖培东《美丽的颜色》诗歌创作教学案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案例 2018-11-16 手机版


肖培东

“坡上,坡下,秋天的诗歌,散落一地。”午后的秋阳薄薄地照耀着,三明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的报告厅内,诗歌的氤氲浸润着我们长久枯竭的心灵,所有的孩子,不,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秋天的诗意中,仿佛那枚落叶,已经在心里种植成了春天的诗篇。

所有的人,眼眸都是诗意的,秋叶像钟声一样反复敲打着窗棂,反复敲打大地,敲打我们一度干枯的灵魂。每个孩子的眼睛都是亮亮的,秋叶拼尽全力,在最黯淡的时光散出了所有的光芒。那光芒,亮了,我们的秋天,就有了诗歌。

“坡上,坡下, ,散落一地。”我隐去了第三句,让学生换用其他形象来写秋叶。这首题为“秋叶”的诗,一定是不会在诗句中再用上“秋天的落叶”这样直白的语言,那么,在诗人的眼里,秋叶是什么呢?

我的课,是这样展开的。九年级第一单元现代诗的“尝试创作”的活动探究课。秋叶,是我们这堂课的主旋律,很应景,很生活,也很诗意。

“金黄的蝴蝶”“点点的金黄”“活泼的小精灵”“白色的雪花”“金黄的羽毛”……等到“片片思绪”成诗,具像思维转成抽象思维,台下掌声四起,一个诗歌的海洋开始涌动……

可是,我还是后悔,我本来可以掀起更高的浪,涌动更诗意的潮,那一波接一波翻滚的诗意,原本可以这样层层迭起。

那个男孩沉默着,说不出他的“秋叶”。他尴尬地站在那里,像一棵摇摆不定的小树,似乎有阳光在跳跃,可是,他的枝条上却没有洒下灿烂。

我是不担心这样的场面的,或者说,我对这样的课堂情景甚至有一种期待感。教学,美好的教学,绝不是一马平川,百转千回或者跌宕起伏更是真实的美丽。

“能说出来吗?”我微笑着问。

他摇摇头,风止,叶儿静默。

“你看,你沉默着,就是最好的诗人。说不出来的就是最好的诗句,坡上,坡下,写不出的诗句,散落一地。”很快,一片掌声,我还听到了几声赞叹。

“同学们,他用他的言行演绎着最好的诗歌创作姿态。秋天的大树,仿佛一位寻找诗歌灵感的诗人,它在写诗,它写啊写啊,可是怎么写都觉得不能尽其意,那写下的每一句,都不是它要的最好的表达,然后,它难受了,撕着每一页诗稿,在风中一抛,化成片片金黄的落叶,那散落在地上的就是它写不出的诗句。”

我的解释,很好地缓解了他的紧张和羞涩,他没想到,他那尴尬的一幕,竟成了这堂课最有感觉的诗句。他笑了,眼睛亮了,诗人一般。

“来,大家读读他写的诗句。”

“坡上,坡下,写不出来的诗句,散落一地。”报告厅内,一片秋光。

可是,这个孩子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却没有重复我给的诗句,他羞涩又倔强地说:“坡上,坡下,揉碎的纸片,散落一地。”掌声更热烈了,他的眼睛,亮亮的,一片光芒。

……

走下讲台,我却开始梳理这个镜头,在所有人惊讶于这节诗意盎然的诗歌活动课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愧疚——我竟然失去了一个最美好的教学生成时机!

如果那时,我能再追问一句:“那揉碎的纸片上,写的是什么?”或者,我继续问:“那纸片上,是谁写给谁的书信?写的是什么内容?”那么,这堂课,会有多好的转折和深入。

想想吧,揉碎的纸片上,谁写谁的语言。想想吧,那纸片上,都在诉说怎样的情怀。

那课堂会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

“老师,那是大树写给土地的誓言,它告诉大地,叶子离开,也要飘落到大地的怀抱。”

“老师,那是游子写给母亲的书信,他在说,妈妈,我在远方思念着你。”

“老师,那是秋天写给冬天的书信,告诉她,冬天,我在等待着你。”

“老师,那是秋天写给春天的情书,秋去了,却一直想着春天的色彩。”

“老师,那是游子写给故乡的誓言……”

这样,就有更多的诗句。

“坡上,坡下,大树写给土地的誓言,散落一地。”

“坡上,坡下,游子留给母亲的思念,散落一地。”

“坡上,坡下,我们牵挂故乡的心绪,散落一地。”

……

课堂怎么不诗意?海洋怎么不起浪涛?

可我,却错过了这样的精彩!

虽然,没有人听出这里的遗憾,他们都陶醉在秋天的诗句中。

坡上,坡下,秋天的遗憾,散落一地。下一次呢?我能抓住吗?语文的秋天无限美好,我一生的脸,朝向秋天的大海,朝向语文的秋叶……
相关链接:教学案例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