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11-12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理清文章思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意义。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的放矢话背景

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十六部杂文集,三部小说集,两部散文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杂文《纪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文章选自他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2、介绍写作背景: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政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即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政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政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章。

4月1日,他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二、不蔓不枝理结构

1、字词学习。

注音:洗涤(  ) 惮(  ) 攒射(  ) 尸骸(  )菲(   )薄 

浸渍( )   桀骜(  )  黯(  )然    赁(  )屋     寥(   )落     

长歌当(  )哭    殒身不恤(   )

2、听课文朗读,画出重点字词,考虑课文分几个部分。

3.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⑴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明确: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第二件是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不为势力所屈”,对母校的前途 “黯然至于泣下”;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

(2)概括总结全文的七个部分: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3)第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记念缘由和目的。

⑷第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重心不在记事而在于议论抒情,情感悲(青年)愤(恨敌人)为主。

第二课时

一、操翰成章析缘由

1、讨论: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明确: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回忆,也让人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

3、本文不是为刘和珍立传,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会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

提示:民国应该是为民的,而这里政府却屠杀人民,这里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说明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也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号召人们必须正视现实,起来斗争。

4、仅仅是因为程君的要求,我才写本文吗?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些话?

明确:3次提到(注意3次的语境不同,意义也不同)。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一句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句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句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5、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思考: “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明确:“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让“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6、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潜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

归纳:写作原因有5点:程君要求+此处3点+总结经验教训。

7、讨论:开头写缘由是常见的思路,但作者在此反复说缘由又有何作用呢?

明确:写出了各方力量的反应——正面:纪念并没有被吓倒而屈服;反动派:诬蔑;市民:忘记淡薄。将各方面的反应都呈现出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同志的爱。

第三课时

一、笔酣墨饱品形象

1、导入:学生对自己的学生时代是否感到幸福,教师引导,幸福在哪,不幸福在哪。刘和珍君如果处在你们这个时代,肯定会享受学习的乐趣,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刘和珍君在1926年3月16 日写的日记:

“据说最快乐的日子是学生时代,我可不同意。我相信世界上不会有快乐的日子,学生时代也是够苦恼的。

譬如自从我入校以来,我们北京女师大便常常处在纷扰中,我很怕回忆大学过去的生活。

现在我校比过去安定一些了,我正准备安下心来学习,但据说新任教育部长马君武将策划在教育界制造麻烦,那么象现在这样的平静环境便就不能保持了。

所以,我在大学的社会生活是不宁静的,我的功课也很受影响。我记得有次上英语课,老师问我一些问题,但我一个字也答不出来。我迫切希望我们学校的社会生活能有所改善。”

从这篇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君是一位追求进步,担忧社会,关切时局有责任心的人。

能有如此忧患意识的刘和珍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进鲁迅笔下刘和珍君的世界。

2、合作探究.

⑴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文章写了与刘和珍君相关的哪些事情?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这些事件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①相关语句: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才知道……请愿的事。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

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

②概括事件、形象.

其事(素材)         其人(形象)

预定《莽原》     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坚定

反抗校长 不畏强权、嫉恶如仇

虑及母校   敢于担当、责任意识

徒手请愿、牺牲     单纯、不怕牺牲、爱国精神

③刘和珍作为鲁迅的学生,她留给鲁迅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在文中出现了五次。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强调刘的善良、谦和的品性,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④概括出刘和珍君的形象:刘和珍君是一位品性善良、谦和,坚定地追求真理,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敢于担当,单纯中裹挟着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女子。

当时人们悼念她的挽联:

悼芳魂小女子铸大勇毅,赴国难真猛士显真精神。

殒身不恤从容如是女子柔肠铁骨, 不畏强权笑靥如花巾帼不让须眉。

⑤刘和珍是一个多么优秀的革命青年,然而却被杀了。作者在此花了大量笔墨来写其遇难,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府门喋血?

明确:喋血过程:请愿——中弹——未死——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作用: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同时反驳流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注意这里的句式特点,短促,表达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⑥听到噩耗后,作者的心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结。

明确:听到噩耗后的最初心情:“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这里用“居然”一词表听到噩耗后的惊诧,用“而”,“即”把这种种惊诧之情又推进了一步,下面用“但”字一转表示怀疑,用“颇”表示怀疑之深,因为这种残暴的屠杀“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

作者为什么怀疑呢?

提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中国人。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 “向来”一词强调了这种认识的深刻和一贯。但他“不料”和“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说明现实的黑暗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想象,以“不惮”和“不料”写认识和事实、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下劣比作者想象的更甚,因此鲁迅先生惊诧了,怀疑了。作者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也是这个意思。

下面再用“况且”、“更何至于无端”等词把怀疑之情再推进一步。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把怀疑的理由写得十分充分,句末的反问表示了极端愤慨的心情。

然而事实终究是事实,是不能否定和怀疑的。面对这样的事实,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笔揭露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抒发了悲愤的感情,发出了战斗的号召。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在此我们可以完全感知到。

3、拓展提升:展示老师为刘和珍写的颁奖词,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句子进行仿写。

示例:求学时,艰难的环境阻止不了你追求进步的脚步;

斗争时,强权的政治遏制不住你嫉恶如仇的性情;

请愿时,冰冷的子弹穿不透你沉勇爱国的胸膛;

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刘和珍君,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女神!

第四课时

一、探骊得珠寻意义

⒈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2、补充:鲁迅在三一八之后实际上写过一系列的文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但这和血的数量,是没有关系的……(《死地》)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空谈》)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鲁迅反对流血牺牲呢?

明确:鲁迅只是要告诉我们战士的鲜血是宝贵的。与无耻残忍,处处耍阴谋诡计的中国专制者斗争固然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但绝不可以“赤膊上阵”,一定要讲策略。

总之,鲁迅希望,刘和珍等人的牺牲能给后来者以警醒和反思,希望还是在未来。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3、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齐读思考。

明确:

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个句子,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意义——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二、字字珠玑赏精彩

1、提示: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要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来进行解读。

2、鉴赏示例。

(1)文中几个概念“真的猛士”、“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3)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鲁迅是谦虚吗?

点拨:结合语境来看,对刘和珍这位杰出女性在请愿中的表现,鲁迅满含赞美,钦佩和尊敬,同时在与她的比较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和难企及于她的地方,因而此处说谦虚并不是很恰当,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一面。

(4)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在此是 号召人们起来反抗。

(5)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三、敛后疏前明主旨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主旨: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用对联就是“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杨港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