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盐博物馆(陈祥书随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2018-11-07 手机版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中国海盐博物馆,坐落于盐城城南新区,地形上颇像朝北梯形:前临开放大道(上底),后近串场运河(下底);左依世纪大道(梯高),右靠支流河道(斜边)。它占地86亩,建筑1.8万平方米,文物与资料18000件。它全方全位,多层多角,展现了中国海盐悠久历史文明。自然,它是盐阜大地的璀璨明珠,盐城形象的靓丽名片,中国海盐的真实写照。

由西向东,经过立交桥,拐进开放大道。大道右侧,横有淡黄巨石,上题“中国海盐博物馆”。走进广场,扫视左右:广场宽阔,石板满地。迈步向前,抬眼远望:主体建筑,晶体组合叠加,台基层层跌落。其外形,好像一堆不规则的正方形结晶体叠堆在串场河畔;其体量,好似一串海盐结晶随意散落在海边沙滩。无疑,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意境开阔:演绎海盐的结晶之美,展现产盐的环境之阔;富有强烈的后现代色彩,象征传统必然走向现代。

走过广场,迈进序厅。迎面的,为大理石碑。碑上,正题为海华盐晶,副题为中国海盐文明陈列。碑前,有不规则的结晶体,还有一块前言板。碑右,有电子导航系统,可查总体设计与展厅位置。向前走,进入室内。中庭院上,陈列着一艘“清末民初运盐船”。据介绍,此船征集于东台弶港,据史实修复而成。船长13.2米,宽3.5米;设置三桅,挂有三帆。满帆行驶时,时速25公里;如此快速,源自于船帆:大将军八面威风(主帆),二将军领头挂风(二帆),三将军小巧玲珑(三帆)。运送海盐时,蔚为壮观: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相随而行。

第一展厅,生命之侣。

转进一厅,依次观看。最前的,是盐的形成:钠,银白色金属元素;氯,味臭致命毒气;两者结合,便生成氯化钠——盐;其分子式,为NaCl。看盐分子虚幻成像模型,直观感受盐的化学物理结构;观盐树形家族表,系统了解盐的家族构成;赏盐结晶体展示,清晰知道盐隶属等轴晶系:标准形状,为正六面;因结晶方向不定,也有柱状/针状、树枝状、球状等。接着,是盐的分类:迄今为止,已发现15000多种;按原料来源,可分为海盐、湖盐(池盐)、井盐和矿盐(岩盐)等。场景复原,为海盐的发现。虽无史料,但可以想见:盐的发现,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盐的食用,经过了无数次随机性的品尝。动漫演示,为池盐发现的美丽传说:据说,四川省盐源县的纳西族,供奉着一位少女盐神。她牧羊时,发现羊群与白鹿群喜欢在池水边饮水;品尝后,发现池水是咸的;回去后,将此事告诉别人。于是,大家池边开掘,掘出白盐井;提水煎煮,得到许多盐。微缩模型,为李冰勘察地下盐卤,可观古代井盐生产的场景。井盐,是通过钻井方式,从地下开采的;岩盐,一般存于大陆内地,并形成地下结晶层;土盐(碱盐),为盐碱地所产,味苦质劣。跟着,是盐的应用。移步向前,凝视展板。盐,名列五大工业原料,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据统计,化工用盐占世界耗盐量的60%,在发达国家甚至占到90%。现实中,盐已应用到化学工业、染料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工业等等领域。末了,是盐与生命。盐,极为重要,人体不可或缺。参与互动游戏,了解成人摄盐量:每日正常不能超过6克,超出6克会导致疾病,超过35克会出现水肿。多媒体互动,提倡健康食盐:不吃或少吃盐腌食品,减少食盐调味食物的摄入。察看多种模型,清楚盐的制品:有酱制品和腌制品,有川鲁粤淮四大菜系。电子书,呈现盐的妙用:日常食用的种种妙用,家庭生活的诸多窍门。盐无时不在,陪伴生命;盐无所不在,伴随生活。自然之盐,海盐知识;伴侣之盐,海盐文化。

第二展厅,史海盐踪。

拐入二厅,继续观察:跟随时间,追寻盐史。夏商周时,任土作贡。夏朝时,海盐已是王朝贡品;商周时,海盐已大规模生产;西周时,海盐已成为邦民之贡。复原场景,为先民煮海熬波,劳作制盐。高浮雕,为历代“盐”字,揭示盐的历史脉络。春秋战国时,山泽之禁。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吴有海盐之饶。场景复原,为管仲见齐桓公:桓公采纳管仲建议,开山泽之禁,官府介入海盐产销,实施海盐专卖,左右诸侯国。复原场景,为实施盐业新政——富国大计:齐国聚庸煮盐,齐国食盐贸易,百里奚贩卖食盐。秦汉至魏晋时,食盐官营。商鞅变法后,秦设盐官以收百倍之利。从秦直至魏晋,除西汉初年弛山泽之禁外,朝廷都沿用食盐官营的政策。特别是汉武帝,不光设盐官,禁山海,配牢盆,还建立盐官制度,设立两级机构,实行盐业专卖。欣赏漆画,描述的是盐铁之议:公元前81年,文人贤良60余人,齐集长安,就盐铁官营政策,与桑弘羊等进行辩论。考察实景,可感受产盐、运输和销售的流程,感知备柴、收料、淋卤和煎炼的产盐程序。隋唐五代时,官商分利。隋到唐初,政策宽松,盐业发展迅猛。安史之乱后,刘晏改革盐法,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法。到晚唐五代,出现折博和博征的制度,商销条件越来越严。宋辽金夏时,官鬻通商。海盐体制上,产销与多种所有并存;盐务管理上,出现了钞引制:官府批给商客,商客辗转运销。盐名展板,体现的是官府盘剥与私盐盛行。互动演示,为莲管法:莲管汲卤,科学有效,简便易行。彩塑微缩模型,为宋盐场收盐图:盐民收盐,一派繁忙。元代时,官商运营。时至元代,盐法严密,引制完善;但官盐愈贵,私盐愈多,加上违禁贩买,致使官盐积滞。于是,朝廷实施苛政,民众苦不堪言,最终导致农民起义。高浮雕,为18条扁担起义:烧盐工张士诚,聚集同伴17人,对天发誓,歃血为盟,提着扁担起义。《熬波图》,全面表现煮盐过程,系统总结煮盐技术。明代时,盐粮勘合。盐法上,实行开中法,创行纲盐法。场景复原,为聚团公煎:每场分几团,每团分几户,轮流煎办,以纳丁盐。每盘铁三四人,或五六人;每日须煎盐,产一十三斤。微缩场景,为分池晒盐:第一种,掘井取卤;第二种,滩周掘沟。清代时,专商引岸。政策上,修养生息,确保生产;技术上,掘井作池,掘沟筑池。南方晒盐,除板晒外,还有漏晒、坎晒、坦晒、砚台晒等。微缩场景,为洋浦砚台晒场:有史1200多年,采用日晒制盐法。民国时,盐务新政。废除引制,制定新盐法;除少数盐场外,全部改煎为晒。雕塑上,刻的是范旭东与久大公司。范旭东,杰出化工实业家,创办久大公司;使用机器生产精制盐,开创现代盐业的新纪元。新中国时,海涂新篇。海盐技术突飞猛进,海盐工厂遍布华夏,海盐化工高速发展。光电模型,为中国盐资源分布,表现盐业资源丰富。专题展板,为海盐化工,反映海盐化工崛起腾飞。幻影成像,为海盐生产工厂,展示制盐设备与生产工艺。历朝盐事,海盐踪迹;历代盐政,海盐足迹。历史之盐,海盐历史;汗青之盐,海盐千秋。

第三展厅,煮海之歌。

迈入三厅,逐一欣赏:煮海熬波,歌声嘹亮。其一,民俗会节。说起会节,有的起源于盐业的祭祀和纪念;有的源自于海盐的生产与经营;有的来自于盐民的需求和诉求。三月三,晒盐日。每逢三月三,即便刮风下雨不能晒盐,盐民们也要到滩头动动手,表示今年按时开晒。四月初,新开盐门。每年引盐起运之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进行众多的民俗活动。七月三十,祭张王。在民间,素有“祭地藏王”习俗。张士诚率盐民起义后,盐民们就改为明祭“王”暗祭“张王”。船过船,盐民嫁女。婚礼前一天,婆家和娘家的船合并到一起;婚礼最后一项,是由新郎父母将新人小船轻轻推向远方。六月初六,晒龙盐。相传,六月初六是东海龙王生日,海水被虾兵蟹将弄得干干净净。所以,每逢六月初六,盐民们都要赶晒龙盐。夏秋时,烘缸会。每年夏秋两季,为祈求老天保佑,盐民们就邀请艺人在盐场、盐灶说书唱戏,敬神做会,烧香拜太阳神。到都天庙,进香拜神。都天神信仰,是随盐商流传的规模最大的民俗事象,后随着时间推移演化成后来的灯会。产盐区,盐神节。渤海湾,敬管仲。正月十六,为盐神管仲寿诞日;盐民们要集中于盐场,进行集体祭拜庆贺。淮盐区,祭盐婆(盐佬)。正月初六,为盐神婆婆生日;盐民全家要到滩头,放鞭烧纸,祷告祭拜。开收工,拜盐宗。春季,生火烧盐前,盐民要先祭盐宗;秋后,灭火休煎时,盐民也要再拜盐宗。其二,民间传说。海盐,为许多神话的源头,为不少传说的母题。单说海盐发现,就有好多传说:相传,海盐是秀才张羽煮海所得;又相传,海盐为部落少年瞿子煮海得到;也有相传,海盐是孙悟空将盐砖丢海的结果;还有相传,海盐为盐神詹打鱼煮海发现。其三,文学经典。海盐,不仅影响到政治经济,还影响到文化典籍。明清小说中,涉及海盐的比比皆是。比如,李汝珍的《镜花缘》,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诗人词人中,描绘海盐的也俯拾皆是。譬如,传统诗人吴嘉纪,北宋词人柳永。其四,淮剧杂技。海岸东移,催生了淮剧与十八团杂技。淮剧,又名江淮戏。初为单唱或对唱,由农家号子、田歌雷雷腔与栽秧调发展而成;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方剧种。十八团,即建湖十八个盐业生产基地。建湖,古代靠近大海,滩涂遍布,盐业发达;后来滩涂淤涨,远离海岸,盐场消失。为了生存,十八团人以杂技谋生,走遍天下。节俗传说,海盐信仰;文学艺术,海盐精神。人文之盐,海盐文明;精神之盐,海盐颂歌。

第四展厅,盐与盐城。

走进四厅,循序浏览。第一,因盐置县。春秋时,盐城已煮海为盐,得近海之利;战国时,盐城已盐业兴起,有海盐之饶;汉代时,盐城已淮盐兴旺,为重要产区和中转集散地。正为如此,汉元狩四年,朝廷将古射阳县东部划出一部分,置盐渎县。据史料,当时盐城境内,海盐生产已颇具规模,海盐产量也相当可观。东晋义熙七年,更名为盐城,一直沿用至今。第二,因盐而名。观看地图,不难发现:盐城境内,有许多地名与海盐生产、盐政管理有关,诸如场、仓、灶、团、丿、墩之类。场,盐场,生产基地;新兴、伍佑、草堰、白驹等,就是去“场”而成地名。仓,盐仓,存盐仓库;便仓、一仓、三仓等,就是盐仓演变而来。灶有头灶、三灶、四灶、九灶、张灶等,是过去集中煎盐之处。团有新团、西团等,是过去“聚团公简”之地。丿有曹丿、华丿、潘丿等,是过去锅丿煎盐的集中地。墩有头墩、二墩、三羊墩、青墩等,是过去躲避海潮的救命地。第三,因盐成城。历史上,盐城又称“瓢城”:新石器时,大海退去,沧海桑田;春秋战国时,状如孤岛,瓢出成陆。西边宽,东边窄,形状像瓢;因常遭水害,又取“飘”,为不沉之意。第四,因盐遗韵。盐城,是中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留下了丰厚的海盐遗存。最为典型的,是草堰古镇。草堰,古盐运集散地,江苏唯一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请看,有盐运古船,有运盐河道;有草堰石闸,有草堰正闸。有北极殿的石鼓,有盐商藏的石狮;有明代盐商家藏的古石兕,有清代盐商住宅的罗底砖雕。特别在永宁桥畔,还有一幅著名对联:路接东亭,曰康曰庄占利济;桥成北堰,乃文乃武际风云。康为盐业发展,庄为小镇繁华;文有朱恕、李汝珍,武有张士诚。另外,还有几种代表遗存:八卦滩,古老晒盐滩;滩形八卦,循环走水晒盐。串场河,人工运河,人称盐河,是古盐城重要的运盐河道,连接着座座盐场和片片盐田。海春轩塔,标准导航塔,为运盐船只导航。置县因盐,成城因盐,地名因盐,遗存因盐。盐渎之盐,海盐代表;盐城之盐,海盐典型。

走下楼梯,回到一楼;走出展馆,回望主楼:盐晶叠加,面体正方;盐晶雪白,晶莹剔透。漫步广场,神思飞扬:海盐,大海的结晶,自然的赐予;海盐,华夏的文化,人类的文明。打上的车,回眸馆名:中国海盐博物馆,是海盐文化的缩影,海盐历史的浓缩,海盐文明的精华;中国海盐博物馆,是海盐文化博物馆,海盐历史博物馆,海盐文明博物馆。

 

陈祥书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