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名师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10-28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对象是初三学生,对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作为我校学生,大部分的语文基础不是很好,理解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因材施教”。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的内容 一、回顾旧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稍逊风骚 ( ) 数风流人物( ) 二、基础知识感知 1.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艾青是继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2.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 ,妄图摧毁中国 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值此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艾青用笔饱蘸深情地写下了《我爱这土地》。 3.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 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三、文本探究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为什么小鸟喉咙嘶哑了还要歌唱?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 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4.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5.评 说诗中“鸟”的形象,用 “这是一只________的鸟”句式说话。 四、基础知识拓展与迁移: 1.第一部分(第一节):以鸟眷恋土地 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 第二部分(第二节):直抒胸臆,以“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诗在隔开一行,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之后,转 换了角度,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2.这首抒情诗采用了象征手法表达情意。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 的热 爱之情以及决心为其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请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 小组讨论 文本探究的题目1.2.3.4.5. 提问展示问题预设 文本探究题目1.2,3.4.5.题 课堂训练问题预设 试用结构框架图来表示本篇古诗的结构。 我爱这土 地 艾青 鸟——诗人自己 土地——祖国大地 河流 风——抗争精神 黎明——胜利的曙光意象朴实象征深远 常含泪水 爱得深沉 直抒胸臆热情澎湃 整理内化 1.学 生总结本篇古诗词所用到的写作手法。 2.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不足。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