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词的常见题材和情感态度(教案) (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10-11 手机版


 知识点 学习古典诗歌的常见题材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复习目标 掌握古典诗歌的常见题材以及思想感情。

能够正确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复习重点 正确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复习难点 正确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的方法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2017年新课标Ⅲ卷高考试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答案】CD 

【解析】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故选CD。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可。

二、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诗歌常见题材:

知识点2. 情感态度

三、典例剖析思维拓展

考点1.诗歌常见题材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湖南长沙2017届期末统考试题)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酒器。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答案】(1)A D(5分)(答对一个给3分,答对两个给5分)

【解析】(1)A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B项,从个人的角度看,百姓的生活是热闹的;从整个村子的角度看,是安宁祥和的。C项,“但祝”,在这一天人们见面都只相互祝福,所有的烦恼都不要提,作者刻意用一“但”字,也是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再去想被贬的事情。D项,“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末止。)。“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E项,“暮景”既写出了百姓欢度佳节、举杯互饮间完全不在乎天色渐晚,也表现作者并未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放在心上。

【易错点】学生对诗歌题材不能准确判断,把握不住诗人的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1)判断诗歌题材。(2)结合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共6分)

【解析】本诗写于作者被贬四川之时,但全诗并未有愁怨之情。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红梅映雪的美景。清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颔联写少男少女携带了美酒去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只相互问好,祝愿长寿,酒桌上人们相互举杯,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尾联写作者在感受了农家淳朴的民风、欢乐的节日之后,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继而表达了对回家的渴望。

【易错点】学生对诗歌题材不能准确判断,把握不住诗人的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1)判断诗歌题材。(2)结合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在答题时注意分层回答。可以根据句子来分层体会作者所要书法的情感,先总结出所要抒发的情感,在结合句子分析这种情感。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四川泸州2017届三诊试题)

夜行

吴兆骞①

惊沙莽莽飒风飙,赤烧连天夜气遥。

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

客同属国②思传雁,地是阴山学射雕

忽忆吴趋歌吹地,杨花楼阁玉骢骄。

【注】①吴兆(1631-1684):清初诗人。字汉槎,号季子,吴江(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格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宁古塔23年。②属国:指汉朝的苏武,被扣匈奴19年,获释归国后曾任典属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的首联紧紧围绕“夜行”展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夜行中所见景物的特点。

B.“惊沙”“飒飒风飙”突出了西北的特点,“赤烧连天”是指烧野草的火焰在远处与天边相相连。

C.联写三更雪岭上尚有人打猎,冰河四月才开始解冻,描写了当地的生活习性和物候特征

D.尾联中“杨花”“楼阁”“玉骢”三个意象,虚实相生,描写春天来临时江南繁华的生活场景。

E.诗歌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突出了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差异,全诗语言委婉沉郁。

【答案】D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虚实相生”错,尾联是回忆,三个意象都是虚写。E项,“比喻”错,写景时没有使用比喻修辞;“全诗语言委婉沉”表述不当,本诗语言慷慨悲凉。

【易错点】学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把握不清楚,思想感情的理解不透彻。

【方法点拨】一定要正确的判断诗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可以运用分类记忆的方法。

(2)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6分)

【答案】①运用苏武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赦免返乡的期待;(2分)“学射雕”表明诗人身处困境,但没被命运击倒,依然乐观向上的情感;(2分)尾联回忆江南繁华热闹的景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结合注释中诗人的遭际,根据标题“夜行”,可知本诗是诗人写自己在贬谪之地夜行的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写诗人夜行所见景物,极富地方色彩。领联的景物突出了当地的气候苦寒和生活的艰辛,和尾联回忆江南繁华热闹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思念。颈联上句用苏武典故,既表明自己的处境,又表明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像苏武一样得以返乡;下句“学射雕”一事写诗人在被贬谪到苦寒之地后仍然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表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尾联忆江南景象,表达思念之情。

【易错点】学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把握不清楚,思想感情的理解不透彻。

【方法点拨】判断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定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还有对诗歌手法的使用。结合景物描写判断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回答问题要有层次,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考点2. 情感态度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河北石家庄2017届一模试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

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

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

E.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1)BE

(2)①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的才能;②同情: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表达了同情;③劝诚(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④鼓励:尾尾联鼓励他要不辞辛劳,建功立业。(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1)B项,“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错,诗中并无此意,“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说明他很有才华。E项,“语言直白浅显”错,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委婉含蓄。

(2)本诗是一首赠别诗,抓住诗歌的类别有助于我们分析作者的情感。赠别诗常见的情感有:对离人眷恋不舍、依惜别之情,朋友间的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积极奋发的勉励,前路珍重的般切祝愿,对前途艰险的担忧等。本诗首联“文章达”“羽翼高”是对友人才能的赞美;联“白首”“尚青袍”是对友人年华逝去却不得重用的同情,“青袍”在古代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颈联“须藏器”“莫告劳”是对友人的劝诚忠告;尾联则是对友人的勉励,希望友人能施展才华。

【易错点】忽略典故内容及背景;回答第二问时忽略标题内容。

【方法点拨】鉴赏人物形象,先找出有关人物描写的诗句,然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接着联系诗歌主旨分析原因,最后明确思想感情。

四、举一反三 成果巩固 

考点1.常见诗歌题材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11分)(辽宁大连2017届一模试题)

和东玉少卿后池群雁

陈襄

生意淹留白水塘,樊笼多事岂吾乡。

江湖已失秋南望,岁月犹欣塞北凉。

白日稻梁应饱足,青云岐路莫思量。

主人怜尔能鸣久,肯放逍遥物外翔。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作者因滞留他乡而引发“岂吾乡”的感慨,从而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B.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之句相似,诗中“樊笼”比喻遭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C.“江湖”与“岁月”相对,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描写了群雁原本自由的迁徙生活。

D.颈联表层意思是告诫“群雁”应知足于眼前“稻粮”丰足的生活,不要总想着“歧路”。

E.尾联写主人一直以来喜爱群雁的鸣叫声,所以肯定会放它们逍遥物外,自由翱翔。

【答案】A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A、“从而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理解错误,应该是流露出一种对官场的厌恶之情;E、“喜爱群雁的鸣叫声”错误,这里是说喜爱群雁的本身,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其鸣叫声。故选AE.

(2)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自由的思想情感。首联,诗人把群雁“淹留”的白水塘比作樊笼,使群雁失去生机,借此表达对官场的厌恶之情。颔联写群雁对曾经的自由生活的回忆,诗人借此表达对目前处境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颈联似乎是告诫群雁应该知足于眼前丰足的生活,不要总想着脱离樊笼,但实际上暗含着诗人身在官场的不甘。尾联诗人借群雁的主人因喜爱群雁而不愿意还它们以自由,表达自己向往自由而不得的落寞之情。(手法1分,总的思想情感1分,分联表述各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生意淹留白水塘,樊笼多事岂吾乡”两句表达出自己对官场的厌恶,“江湖已失秋南望,岁月犹欣塞北凉”通过对群雁自由飞翔的描绘,抒发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白日稻梁应饱足,青云岐路莫思量”两句则是群雁应该知足,通过对群雁“脱离樊笼”的具体描绘,突出自己身处官位不甘的情感,“主人怜尔能鸣久,肯放逍遥物外翔”两句则是通过喜爱群雁,也愿意放之归还蓝天,这实际上突出诗人内心苦闷落寞的惆怅之感。

考点2. 情感态度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江西赣州2017届适应性考试试题)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①

辛弃疾

谁向椒盘②簪彩胜③?整整④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①词人罢职闲居上饶,作此词时49岁,此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驾崩,孝宗即位。②椒盘: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③彩胜:即幡胜。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以为戏。④整整:词人家中婢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蝶恋花”是词牌,“戊申”是干支纪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间作”指在宴席中写了这首词。

  B.“争上春风鬓”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这触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

  C.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的欢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反衬出了词人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

  D.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

  E.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问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

【答案】AE

【解析】(1)A项,“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不是立春之日。E项,“到花期已定的喜”错,这首词作者通篇只有忧愁感伤,没有欢喜快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对人生飘摇不定的感伤之情。花事盛衰,时光更替,词人数度宦海沉浮,多年被迫闲居,身不由己。②对国事的忧虑之情。词人一生力主抗金,在新皇即位之时,期许朝廷改变偏安政策,春天花期已定的自然现象和国事风雨的“无凭准”使人难免忧虑。③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大自然的节候推移、眼前江山破碎和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大业所构成的矛盾使词人忧心如焚。(每点2分)

【解析】解本词,首先必须知人论世,抓住辛弃疾的遭际和其词的情感类型,结合全词进行分析。另外,本词的词眼“恨”字最为关键。词中将将人们庆春节的热闹与词人“往日不堪”的忧伤形成对比,表达对人生飘摇沉浮的感伤。“今岁花期消息定”表面上是写自然现象,实以“花期”指代词人时时盼望的南宋朝廷改变偏安政策,决定北伐中原的日期。“只愁风雨无凭准”表明政治上的“风雨”很多,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国事与人生未来的忧虑。全词通篇比兴深沉委婉,含而不露,将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表达得十分深沉感人,词人时刻忧心国事却罢职闲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蕴含词中。

五、分层训练 能力进阶 

【基础达标】

1.【题干】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辽宁省示范协作校2017届一模试题)

别王百谷①

袁宏道

河上清霜雁字斜,西风匹马又天涯。

锦帆泾②绕郎官舍,冠子桥通处士家

好事每挥林下麈,清斋长试谷前茶。

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

【注】①本诗为作者将要离开苏州时所作。②锦帆泾:苏州城内的河名。③冠子桥:苏州城内的桥名。④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魏晋清谈名士多执此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中的“清霜”“雁”“西风”等意象点明分别季节为秋季。

B.颔联中的“郎官”和“处士”点明诗人和王百谷的身份,二人同为官场之人。

C.“好事”句写诗人和王百谷经常在一起像魏晋名士一样挥麈清谈。

D.“谷前茶”是指谷雨前的茶。诗中以清斋品茶来体现王百谷的清疏绝尘、情趣高雅。

E.“浣纱”的本义是洗衣服,常用来代指西施。诗人以西施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愁。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二人同为官场之人”错,二人身份不同。“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并非指官场之人。E项,“诗人以西施自比”错,应为诗人把朋友王百谷比作西施。

(2)本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写清霜大雁,西风匹马,作者又要浪迹天准,表达了漂泊之苦。②依依惜别之情。中间两联写作者和朋友常相往来,彼此对居所周围的景物十分熟悉,常在一起交谈饮茶,离别在即,依依不舍。③对王百谷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尾联以西施之美来比喻王百谷之才,无人了解王百谷之才,友人才华得不到施展,作者深表惋惜。(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由诗歌的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赠别诗,根据赠别诗的特点、首联的景物描写和“又天涯”的感慨,羁旅漂泊之愁溢于言表。领联对各自住处环境的描写,颈联对二人交友生活的描写,表明二人关系亲密,暗含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尾联“何人解浣纱”以西施典故表明诗人认为无人了解朋友,表达了对友人因无人欣赏而才华不得施展的惋惜。

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河北石家庄二中2017届第六次联考试题)

古宴曲

于濆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以写宴会为中心,题目中用“古”字,写汉朝著名的官僚世族金、张两个大姓家的宴会,实则以汉寓唐,借古事以写时事。

B.前两句从皇帝与臣子两面写退朝情景:蓬莱宫中仪仗收起,大路上市朝罢归来的车马。“雉扇”运用借喻手法,以雉羽宫扇喻指宫中仪仗。

C.三四句写朝罢无事,相约宴饮。虽不直接写人,但有重门,有车马,有宴饮,足可想见其中人物既富且贵,诗歌语言高度精炼。

D.五至八句写宴席盛况。燕地美女捧酒侍宴,娇羞婀娜,配饰华贵,以“烘云托月”的侧面描写手法表现宴席之丰盛和座客之高贵。

E.作品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写出朝罢赴宴、燕娥捧酒、登楼下视三个画面,这三个画面又体现由近景到近景特写,再到远景的空间转换。

【答案】BE

【解析】B.前两句从皇帝与臣子两面写退朝情景:蓬莱宫中仪仗收起,大路上市朝罢归来的车马。“雉扇”运用借喻手法,以雉羽宫扇喻指宫中仪仗。借喻手法理解有误,就是实写宫中的物品。E.作品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写出朝罢赴宴、燕娥捧酒、登楼下视三个画面,这三个画面又体现由近景到近景特写,再到远景的空间转换。时间为线索的理解有误,本诗就是以过程为写作的顺序。

(2)这首诗借描写“古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的?(6分)

【答案】主题:①通过描写“古宴”讽刺了当朝的达官贵人们骄奢靡费,荒淫腐败,只知享乐,对民生疾苦的惊人的无知。②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2分)

手法:对比手法。通过侍女的一只金钗与十户人家辛辛苦苦劳作的血汗钱的对比,满身罗衣的达官显贵与贫苦的砍柴人的对比,来彰显贫富悬殊,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手法和主旨的试题,考生要结合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主题:通过描写“古宴”讽刺了当朝的达官贵人们骄奢靡费,荒淫腐败,只知享乐,对民生疾苦的惊人的无知。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手法:对比手法。通过侍女的一只金钗与十户人家辛辛苦苦劳作的血汗钱的对比,满身罗衣的达官显贵与贫苦的砍柴人的对比,来彰显贫富悬殊,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

【能力提升】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广西桂林、崇左2017届联合调研试题)

晚泊①

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注】①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黜,闲居四年后被任命为夔州通判,此诗即作于赴任西行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开篇运用比兴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入蜀的原因,引出了后文写自己的心情。

B.颔联实写蜀地“万死一生”“千峰百障”的恶劣环境,从侧面烘托诗人的心情。

C.本诗构思巧妙,颈联才通过泊船时的一件小事及眼前的景色正式入题写“晚泊”。

D.即使是夜泊,邻舟乞火、船夫祈风,渲染了热闹的气氛,烘托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1)BD

(2)①首联自慨身世如转蓬,体现了诗人漂泊无归的凄凉心情;②领联想象入蜀的艰难,寄寓了自己身世坎坷、世路艰难的感叹;③颈联、尾联寓情于景,抒发自己无法再在前线战斗的不满(或壮志难酬之叹)。(每点2分)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实写蜀地……的恶劣环境”错,由首联“作梦到巴东”可以看出,领联是诗人的想象。D项,“愉悦的心情”错,邻舟乞火,乡间庙宇有船夫们祈祷顺风,实际上以借火说明夜泊,以庙宇说明所泊处的位置;由此在尾联中点出“淮南岸”,落日、啼、成楼的夜泊景象很萧索,与诗人的心情紧密相合,结合注释中诗人的遭遇,可知其心情不可能是愉悦的。

(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首联,诗人以“转蓬”自喻,感慨自己的漂泊无定。结合注释,可以看出“作梦到巴东”是写自己正在赴官巴东途中,此联遥想此行前程的艰难,表面上写蜀道是万死一生的险地,自己将步入那千峰百嶂之中,实际上也是对世路艰难的感叹。最后两联通过泊船时的“邻舟乞火”“丛祠”表明所泊处不是很荒凉的地方,但却是“落日、啼鸦、成堞空”的满目萧然,要注意“成堞”这一意象代表着诗人曾经在瓜洲重镇任职时的壮志豪情,根据陆游坚持抗金、坚决主战却始终未受重用的生平经历,可以看出诗人在感叹无法再在前线报效祖国,壮志难酬。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2018年金考卷原创题试题)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

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二)

苏轼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鸪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首蓿盘。

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注】①曼陀雨:《法华经》载,当佛说法时,从天空降下曼陀罗花雨。古代有时将茶花称为曼陀罗。②首蓿盘:借用唐朝薛令之的故事,寓指子由为学官,家贫官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第一句细写山茶花的生长环境,说明山茶花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盛开的。

B.第三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描写山茶花叶片的形态:质地厚硬,像犀牛甲一样。

C.第四句对山茶花的颜色进行描述,茶花的颜色呈红色,就像仙鹤头顶的颜色。

D.颈联用典,巧妙地将盛开的茶花和子由的生活现状相连,写出子由生活的窘迫。

E.山茶花在雪中开放,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也会在环境恶劣的贬谪之处生长开花。

【答案】A、E(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5分)

【解析】A项,“说明山茶花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盛开的”错误,第一句是对山茶花生长环境的客观描写,“长明灯”“石栏于”不能表现环境的艰苦。E项,“象征着诗人……生长开花”分析有误,尾联是诗人发表感慨,说不知明年还有谁欣赏这美丽的花朵,实是希望有人看,这是对弟弟的劝勉,一定会有人欣赏弟弟子由。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山茶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弟弟子由的鼓励。(情感2分)前两联写山茶花的生长环境、叶与花,表现了山茶花不畏严寒的品格和它的坚韧与高洁;这两联既是在写山茶花也是在写子由;颈联由山茶花写到子由,用“羞对”表现出对子由虽有才华却家贫官卑的怜惜;尾联则表现出一种期望,希望子由能被重用。(分析每点1分)

【解析】苏轼作二诗遥和子由,这是其二。“长明灯”系寺院长年燃烧不灭的灯,这里照应题目中的“开元寺”。次句“长共松杉守岁寒”写山茶树经冬而绿叶不脱。次联写山茶叶子坚硬如甲,山茶花色深红如头之丹。这四句赞扬山茶的本性和精神,也隐喻其弟子由。第五句,“久陪方丈”后用“曼陀雨”真是恰到好处。第六句用唐薛令之事,令之为东宫侍讲,官僚闲淡,俸禄低,一日吃饭时见盘中只有苜蓿,不禁感慨。东坡以此表达对子由为学官,家贫官卑的不平。五、六句用典贴切,耐人寻味。尾联,开元寺山茶数年不开,今年却偏偏在雪中开放,不是花树也知人意吗?“更谁看”意为还有谁看,实是希望有人看,这就又有安慰子由的用意了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