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类文本阅读 (人教版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09-26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准确翻译文言句子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能力层级:B级(识记、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常见文言实词;

(2)虚词;

(3)文言句式

能力层级:C级(综合分析、鉴赏评价)(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第一部分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

变 化 情 况  示     例

词义

扩大 范围

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

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义项

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词义

缩小 范围

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义项

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词 义

转 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感情色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

意  义 例                句

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





义 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

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拿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经据典(成语)

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掉转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兼词

诸 1、 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②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盍 “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②青麻头伏焉。(《促织》)

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旃 “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①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

②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

叵 “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①居心叵测(成语)

②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三国演义》

耳 “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①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

展示方法技巧:

一、文言实词考查点主要知识点:

1.常见文言实词(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2.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 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

通假规律: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指“才能”。       

(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例如: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4)同音字替代。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例:“爱”,本义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引申义“爱护”(爱其子);“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吝啬”(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等。

4.古今异义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二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变化

例:①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行李”今义是外出时所带物品的总称,古义却是使者。

②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陈亮《诸葛孔明》)“偏方”今义是是指组方简单,药味不多,易于就地取材,常流传于民间,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的方剂。句中的古义则是指偏远的地方

5.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二、方法总结:

(一)转 变文言文的阅读观念,增强自信。

一些同学对理解实词含义和用法类题目总是心有余悸,其实,这些担心是根本不必要的,文言实词考查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要把文言文当做文章来 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而不是一堆古汉语的材料。进一步说,高考突出考查考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不再静止地考查句式的辨认,强化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二)熟悉高考,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文言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做高考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熟悉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文言实词的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文言实词的考查热点、考查频率,可以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三)夯实课本,注重积累。高考文言文命题以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为主, 但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实词取自课本。所以课本文言文的复习很重要,这更是一种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积累,是对文明的吸纳。

(四)掌握文言实词推断技巧: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1.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 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攴(pū) ”与敲击有关; 

【例1】推断下列加点字的词义:

(1)刑天舞干戚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4)径造庐访成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7)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9)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10)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分析】(1)形旁为 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 (2)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 (3)形旁为石 ,意思为石阶(4)形旁为走   意思为 到(5)上 入 下 米 ,意思为买入粮食(6)左 目 右 間 ,意思为 从门缝中看,“窥视”(7)“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8)绳子(9)井绳(10)田地

2.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例2】推断下列加点字的词义: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

(4)使有司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禁令),薄敛,已责。(《左传》)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分析】(1)“住”通“驻”。(2)“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3)“趣”就是通假字, 通“促”,意为“催促”。(4) “责”,《说文》:“求也,从贝,刺声。”王筠说:“谓索求负家偿物也。”“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它之所以从贝,是因为贝表示财。《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禁废除各种,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这是“责”的本义。 (5)“景”通“影”,像影子一样。(6)闲通“娴”,熟悉,娴熟

3.联想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 识,联系教材,联想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3】推断下列加点字的字义: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2)素与郭善,登门造 访      

(3)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4)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7)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8)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9)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10)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 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宋史》

【分析】

(1)鄙:粗俗。联想:“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边境) “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把……当作边境)

(2)联系《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友好。

(3)联系《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词义为认为……奇异 

(4)联系《逍遥游》中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词义为  往,到

(5)联系《岳阳楼记》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  , 词义为  嘱咐

(6)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7)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8)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9)联想: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徒:只是

(10)联想:严惩不贷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贷:宽恕、宽免。

4.相似结构推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好,如果形式比较整齐,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字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相同或相近,就是相反。

【例4】推断下列加点字的字义: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文过饰非   

(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分析】(1)“怙”对“恃”,词义为 依仗、凭借。

(2)“以”对“用”,词义为 被任用。

(3)“过”与“非”同义,“文”对“饰” ,词义为 掩饰。

(4)“弥”对“愈” ,词义为 更加。

(5)“简”对“择” 词义为 选择,选拔。

(6)既然“誉”(赞美)与“非”(非难)构成反义关系,那么由“沮”(沮丧)可推知“劝”与“沮”意思相反,应释为“奋勉”。 

5.邻字帮助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5】推断下列加点 词的词义: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三国志 》 

(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4)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

【分析】(1)“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3)由“拔”推断出“擢”的意思为提拔。(4)由“接”推断出“遇”的意思是接待。

6.语法结构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

【例6】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 

(2)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4)其罪当 与童贯等。 

【分析】

(1)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次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2)“和”接代词宾语“之”,当为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和睦”;再联系上文“鸣”,可知“和”应为“应和”。

(3)“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二者都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4)等:一样,等同 。句中主语为“其罪”, “与童贯”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

7.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例7】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3)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分析】

(1)倾斜。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意思也相反,即“倾斜”。

(2)断粮。现代汉语中“绝食”指断绝饮食,以示抗议或自杀;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下文又写太守苏琼“贷粟以付饥者”,那么这个“绝食”当指水灾后断了粮食。今义是主动地断绝饮食,此处则是被迫无奈断了粮,古今异 义。

(3) “辩”用于动词谓语“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富有”)之后,作宾语,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 “辩”的正确解释是“辩才”。

第二部分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技巧

1.词性分析法       2. 位置分析法      3.温故求新法  

4.语境判定法       5.语法切入法       6.标志识别法  

虚词复习方法

1.重视课内虚词积累。分类记忆理解。如表限定范围副词,有许多: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

2.记忆特殊用法。对于与现代汉语一致的用法,不必记忆,只记特殊用法。如:“乃”,只记(1)副词,反而、竟然;(2)代词,你的

3.善于比较,区分一词多性。对于“以”,要弄通其作连词、介词、动词的差别。类似的如“其”、“与”、“之”等词语。

4.注意特殊虚词。(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2)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看最后一词的意义和用法。(3)古是两个单音词,今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是以”等。

第三部分     文言翻译

一、翻译的原则、要求与重点:

原则 遵循信、雅、达的原则。

信: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要求 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字顺。要准确翻译一个句子的意思,就必须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去翻译这个句子本身。因为有些句子中的实词或虚词,在这个独立的句子中作出的解释是行得通的,但这个句子来源于整个文段,如果把这个句子翻译放回到原文中去,可能就不符合原文语境了。这说明不能独立地对所考查的语句进行翻译,必须要结合语境给文言文句定位。

重点 (1)文言实词 重点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异体字)。也要注意偏义复词、同义复词、联绵词、数量词的特殊表示。

(2)文言句式 除了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这四种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特别要注意的是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的宾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和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数词后置、状语和补语的特殊语序)。

(3)文言虚词 重点掌握《考试大纲》所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对古代的专用语、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也应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5)对言简意丰的句子或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句子,意译。

方法技巧:

一、熟悉高考试题,把握规律。

历年高考文言虚词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虚词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文言文的考查热点、考查频率。高考不回避往年考过的内容,且使用频率特别高的几个虚词曾连续考查。如“以”字作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这一义项多次考查到:“因”作为副词,表“于是,就”的义项也常常考查。通过诸如此类的分析,考生在备考中可以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明确考纲规定18个虚词,掌握其用法和意义: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对这些虚词和意义和用法要熟练 掌握。

三、夯实课内知识,注重积累。纵观十多年的高考文言文虚词的命题,尽管阅读材料取自课外,但所考的知识点都在课内,题目在课外,答案却在课内。所选文言虚词都是课本中学过的,所以课本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复习,做到消化吸收,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

四、掌握虚词含义和用法判断技巧:

1.句位分析法:根据虚词所处的位置推断虚词的用法。

虚词的意思用法跟虚词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联系,处于句首、句中、句末它们的意思用法就不同。

【例1】“乎”经常用在句末和用在句中,用在句末一般都是语气词,有的表疑问语气,有的表反问语气,有的表揣度、商量语气,有的表感叹语气等。如: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解析】(1)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2)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3)用于句中,相当“于”,可译为“在”“对”。

【例2】“也”也经常用在句末和句中。用于句末表各种语气,有的表判断语气,有的表陈述语气,有的表解释语气,有的表疑问语气,有的表反诘语气等 。

(1)勿从俱死也!(《鸿门宴》)

(2)独五人,何也?(《五人墓碑记》)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解析】(1)用于句末表祈使语气。(2)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3) “也”用于句中表 示语气的停顿。

2.结构推断法: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或固定结构推断虚词的用法。

有的虚词经常与别的虚词或词语相配合,有比较固定的用法,也有比较固定的意思,所以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推断它们的用法。

【例1】例“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

(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解析】(1)“其……乎”连用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2)“其……何”连用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么”。

【例2】“……者……也”连用,表判断语气。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者”表句中停顿,“也”表句末判断语气。

【例3】“为……所”连用,“见……于”连用,表被动,可译为“被”。

(1)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 “何以”连用,形成一个特殊的宾语前置的形式。

(1)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何”为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提前宾语。

3.邻词推断法:根据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去推断它们的用法。

虚词前后跟着什么样的词,表示什么样的用法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去推断它们的用法。

【例1】“而”“且”作连词表并列关系时,它们前后词语的词性、结构都一样,前后词语可以对调位置,意思不改变。

(1)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2)又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3)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1)第一个“而”前后连接是两个形容词,前后词语可以对调位置,意思不改变。第三个“而”前后词连接是两个动宾结构,前后可以对调位置,意思不改变。(2)“且”连接是两个动词,表并列,可译为“一边……一边”。(3)“且”前后词连接是两个形容词表并列,可译为“又……又”。

【例2】“于”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可译为“比”。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解析】“青于蓝”、“寒于水”两个“于”都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

【例3】“之”前后的词语词性不同,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1)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驱而之薛。(《国策齐策四》)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解析】(1)“之”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作衬音助词,无实义,不译。(2)“之”用在表示地方名词之前,一般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去”等。“之”用在动词之后,一般作代词,可译为“他(们)”“她”“它(们)”等。本句中两个“之”字都用在动词之后,作代词。

4.语法推断法:根据语法分析去推断虚词的用法。

词语的构成是有一定的语法规律的,它们一般是按照(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所以根据这些语法规律可以推断虚词的 用法。

【例1】“而”根据它处的语法关系,就可 以推断它的很多用法。在连接状语与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连接主语与谓语之间,表假设关系,“假设”“如果”等。

(1)恕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诗经》) 

【解析】(1)在连接状语与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2)“而”连接主语与谓语之间,表假设关系,“假设”“如果”等。

【例2】根据语法关系推断“之”的用法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滕王阁序》) 

(5)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解析】(1) “之”用在主谓之间作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之”用在后置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作助词,用作后置定语的标志。(3) “之”用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作助词,用作前置宾语的标志。(4)“之”用在偏正关系之间,可译为“的”。(5)“之”用在动词之后作代词,可代人、事、物等,可译为“他(们)”“她”“它 (们)”。

【例3】“其”、“且”修饰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用作副词。

(1)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解析】(1)作副词,表最终的结果,可译为“终了”。 (2)作副词,表反诘,可译为“难道”。

5.语境分析法:根据虚词的语言环境分析,去推断虚词的用法。

一个虚词的义项可以是多项的,但在一定语境中它的义项又是确定的。因此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虚词所处的语境,就可以判别它的用法。从语言环境去推断虚词的用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语意方面,一是逻辑方面。

“与”“而”“且”“则”“以”等它们都可以作连词,从语意方面分析,它们作连词时功用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某种关系,然后又可以从逻辑方面分析它们属哪一类关系的连词。

【例1】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解析】“而”连接“心动欲还”与“大声发于水上”两个动作,两个动作从时间上讲又有先后关系,因此可以判断“而”表示的是承接关系。“于”用于动词之后引进动作发生的处所,作补语,可译为“在”。

【例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解析】句中的“则”是作连词,还是作副词,从语境分析,看后文“ 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连词,表假设关系。

6.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判断下面句中加点字用法是否相同:

(1)卒不为宗亲求位        为击破沛公军

(2)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但以刘日薄西山”

【解析】“为击破沛公军”在高中课本中已学,知其作“替”解,那么就将其意代 入“卒不为宗亲求位”看是否通顺即可判断。又如,“但以刘 日薄西山”也是高中课本学过的,知“以”作“因为”解,将其意代入“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看是否通顺即可判断。

二、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意译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译。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注意以下几类句子:1、互文2、比喻 3、借代 4、委婉5、用典

方法技巧:

一、常见的翻译失误类型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可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2、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误译: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误译: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误译: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误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 “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误译: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7、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误译: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误译: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误译: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误译: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二、突破翻译采分点: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以下八类采分点:

1.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1: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译文: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解析】“樵”,名作动;“归”, 使动。

例2: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 存。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粒”活用为动词,吃粮食。

★应试策略:掌握词类活用的判定方法。

(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或动宾结构,其中一个名词视为名 词活用为动词。如: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

(2)名词出现在动词前,句子已有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倡优蓄之。(《报任安书》)“倡优”作“蓄”的状语,翻译为“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

(3)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使它怎么样”,即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朝”,即”使……朝拜”的意思。

(4)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私”是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以……为美”。

2.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 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易造成失分。

例3.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译文:(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解析】无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例4.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译文: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解析】结构助词“斯”为提宾标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

★应试策略:把握特殊句式的特征。

(1)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主谓语直接相续,通常以“……者……也”为标志。句式实质是谓语对主语有所判断。

(2)被动句可分为“于”字句式、“为”字句式、“为……所……”句式、“见”字句式等类别。句式实质的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

(3)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时,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之”或“是”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句式实质是谓语和宾语倒置。

(4)成分省略有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的省略。句式实质是句子成分的不全。

3.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5、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解析】“故”为“原来”; “谢”为“推辞”。

例6、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译文: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解析】得分点“发”为“打开”,“置”为“丢弃”,“以”为“认为”“ 至行”为“崇高品行”。

★应试策略:

(1)掌握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①本义,指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意义。例如,“素”本义是白色的丝织品,“采”本义是摘取。

②引申义,指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意义。如“素”由本义“白色的丝织品”引申为“白色”,再引申为“白白的”,所以《诗经》中的“素餐”指“白白吃闲饭”。

③比喻义,就是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词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为“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2)借助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对于一些词语的意义可以通过字形特征进行推断。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组”以“纟”为偏旁,可以知道词义与绳索有关,前面有“系”字,宾语是“燕父子”,可推知其意为“带子、绳索”。

(3)根据语境确认词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它特定的意思,因此,考生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4.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7.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解析】这里的“亲信”是“亲近信任”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常指“亲近而信任的人”。

例8.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解析】这里的“无论”是“不要说”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是表示无条件关系的连词。

★应试策略

(1)借助识记词的古义,确认词义

古今异义词的学习,要下一番记忆的工夫。一是参考《古今异义词表》记忆,二是可以自己对教材中文言文讲读篇目中的实词进行归纳记忆。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烛之武退秦师》)句中“行李”,古义是“外交使臣”,今义是“旅行的东西”。

(2)借助成语中的古义,确认词义

成语当中有些词语保留了古代的意义,如“赴汤蹈火”、“固若金汤”中的“汤”字就保留了它在文言文中“热水”的意义。解题时,利用这类保留了古义的成语,可以推知在具体的语句中某一个词的古义。

(3)借助语境,确认词义

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解释一个词语,必须将其放在句、段、篇中来考虑,关注要解释的词语与相关词、句、段的关系。如:“寡人亡十二年,今乃反国。”(《韩非子》)句中的“亡”,今义是“灭亡”,放在句中就不合逻辑,因为下文的“反国”是“回到自己的国家”。如果再联想到《陈涉世家》中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可以确认“亡”这里是“逃跑”的意思。

5.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例9、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解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所以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10、遂大困,寻死富阳。

【解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该句应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应试策略:

学习中注意积累常见单音节词,加强训练,提高翻译能力。

6.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例1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

【解析】“所以”,由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构成,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式,可译为“用来……的方式”。

例1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解析】“何意”,由疑问代词“何”与名词“意”构成,询问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为什么”。

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

★应试策略:

掌握各种文言短语固定结构的翻译方法及对应翻译语言。

7.修辞知识、古代官职、礼俗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有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就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如果需翻译的句子 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方式进行翻译;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如果需翻译的句子是委婉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译出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古代官职、礼俗、修辞等知识,也是文言文翻译的难点,高考海南卷中“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句中“蒙尘”,蒙被尘土,是帝王流亡在外或失位的委婉语。行在所(行在):帝王所在的地方。这句可译为: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例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容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 感到喜悦或悲伤。

例1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解析】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例15.金就砺则利。

【解析】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应试策略:

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如:古代修辞(比喻、借代、委婉)、官职(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地理(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朔漠,北方的沙漠)、习俗(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此外,还要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

8.虚词与复句

表示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等实际意义的虚词,要准确翻译出它的意义;表示假设、因果、条件、转折、递进等语法关系的虚词,则要准确译出分句间的语法关系。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中“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 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句中“若以”,“如果因为”的意思。整个语句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译文应该用“如果……那么……”来表示两个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耋齿”,七八十岁的老人。“室”,家庭。这句可译为: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那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家家户户都很贫困,哪里只是我一个人该得到呢?

★应试策略

(1)掌握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虚词意义和用法。

(2)学会辨析虚词意义与用法的方法。

小结: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以上内容。因此,我们在文言文翻译的备考过程中,重点要从上述角度,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惟其如此,我们才会事半功倍。

《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