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一首《清明》绝句 优秀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9-23 手机版 | ||||
周汝昌 一:导入语 二:朗读《清明》 三:问题讨论 在高一时,我们曾经重点学习过"语言的"。要读懂文章,深刻领会文章意蕴,必须品味语言。赏析诗歌同样离不开对语言的,作者正是紧扣语言展开对《清明》的评说的。那么,文章抓住了哪些词语?作者是怎样这些词语的(请逐个分析)? 同学们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小组交流。 四:师生交流 1 "纷纷" 比较: 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 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 :"淅淅沥沥" 揭示了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体会"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 "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2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和"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朗读:"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3 "遥" 联想:《红楼梦》:"杏帘在望" 《小放牛》 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象。 4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朗读:"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想象余地。" 五:总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正是通过塑造心物相契的艺术景象来表达情感,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语言品味出景象的特点,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出诗歌的"味外之味"。 一首好诗,要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想把握好诗歌形象,领会诗歌的不尽之意,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填补诗的空白,发觉诗的深层意蕴。 六:训练 请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鉴赏两首诗: 渭城曲 雨晴 王维 王驾 渭城朝雨邑轻尘 雨前初见花间蕊 客舍青青柳色新 雨后全无叶底花 劝君更进一杯酒 蜂蝶纷纷过墙去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却疑春色在邻家 七:拓展 诗歌赏析的角度很多,并非只有今天学的两个,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赏析诗歌呢?今天回去请同学们赏析这几首诗歌,并思考这个问题。鉴赏与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要提高赏析水平,是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离不开文学文化的广泛阅读与长期积累的。 约客 峨眉山月歌 赵师秀 李白 黄梅时节家家雨 峨眉山月半轮秋 青草池塘处处蛙 影入平羌江水流 有约不来过月半 夜发清溪向三峡 闲敲棋子落灯花 思君不见下渝州 蝉 寻隐者不遇 虞世南 贾岛 垂委饮清露, 松下问童子, 流响出疏桐。 言师采药去。 居高声自远, 只在此山中, 非是藉秋风。 云深不知处。 上官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