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赏析及练习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作品赏析 2018-09-20 手机版 | ||||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 [xí]砚 [yàn]水凝。 虏[lǔ]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作品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文学赏析 这首诗也是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的。诗中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斗气志。 全诗可分四部分。前五句是第一部分,写西域风沙的险恶,表现行军的艰苦。开始两句先点明行军的路线:走马川、雪海边,向前眺望是风沙迷漫的沙漠。“莽莽”二字写出了沙漠无边无际的昏暗景象,“黄入天”则写出风卷沙土弥漫天空的颜色。句中无一“风”字,却处处见风之猛烈。这是白天的景象。 后三句写风在夜晚的景象,“轮台九月风夜吼”,一个“吼”字道出风声之大,又是在夜间,渲染出可怕的气氛。“大如斗”,形容碎石之大。“石乱走”中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之猛,连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得满地滚动。几句诗虽短,却把环境的险恶渲染得形象、可感、淋漓尽致,足见行军的艰苦。 六、七、八三句是第二部分,写敌人侵犯,封常清出征。敌人养兵蓄锐,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向唐边境发动了进攻。为了保卫边疆,抗击侵略,“汉家大将”出师西征。“烟尘飞”三字表现敌人已经逼近,一路上屯军的炊烟和兵骑奔跑扬起的尘土弥漫天空,足见敌人的来势汹汹。 九至十四句是第三部分,描绘封常清冒雪出征,一路不畏苦寒的情景。“将军金甲夜不脱”是写将军常备不懈,带领士兵日夜挺进的精神状况;“半夜军行戈相拨”是刻划士兵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摸黑前进的群像;“ 风头如刀面如割”是表现全军上下冒凛冽寒风而斗志不减的威武阵容。后三句的“汗气蒸”、“旋作冰”、“砚水凝”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行军的急速,天气的寒冷。“旋”“凝”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这种奇寒,“旋”是“即刻”的意思,马身上蒸腾着的汗气融化了毛上的雪,雪水一下子就结成了冰。“凝”字也是冻结,在军幕中冻结,更有说服力。“汗气蒸”“幕中草檄”又表现战马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却跑得一身汗气,军队一边行进一边起草战书,正是表现了出战即速,行军紧急。情节的描写,充分地表现出唐军将士的斗志昂扬、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最后三句是第四部分,表现对封常清出师必胜的信心。通过以上对唐朝军威的描写,可看出这支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既是诗人对战情有事实根据的推断,也是诗人蔑视敌人,颂扬唐军的爱国热情的自然流露。所以最后一句“车师西门伫献捷”实为发自诗人肺腑的热烈祝愿。 诗成功地运用了衬托手法,通过渲染飞沙走石,厉风寒雪的恶劣环境,反衬出将士们坚强豪迈的战斗精神。诗中虽然没有具体的战斗场面描写,却从出师军容的豪迈中烘托出战斗必胜的气氛。另外,诗中“如斗”大的碎石被狂风吹得满地乱滚,蒸腾的马汗伴着雪水旋即成冰等细节的描写,都是把大胆的夸张与贴切的比喻结合在一起的,使得形象更加传神、生动。 这首诗除首二句外,其他都是三句一韵,而且三句中又是句句押韵,这就与通常的双句换韵和隔句押韵大不相同。它的节奏急促,变化灵活,读起来也很顺口,给人以慷慨激昂的感觉。 鉴赏练习: 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3.本诗是怎样写“风”和“寒”的? 答: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对比手法;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士兵的矛盾,揭示了必败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领只知寻欢作乐,不思报国的行为的极度批判之情。 2.答案:本诗句写了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景象,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3.答案:写风首先从视觉写,“大如斗”,形容碎石之大“石乱走”中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之猛,连那些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得满地滚动几句诗虽短,却把环境的险恶渲染得形象可感、淋漓尽致,足见行军的艰苦。再就是从听觉写风声,“轮台九月风夜吼”,一个“吼”字道出风声之大,又是在夜间,就更能渲染出可怕的气氛。写寒时运用了细节描写,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了冰诗人抓住了马毛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反衬出将士不避艰险、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4.答案:诗人运用夸张,反衬等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突出表现了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侯晓旭 相关链接:作品赏析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