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9-08 手机版 | ||||
坊子工业发展区实验学校 王军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学过了一个单元的小说,明确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写作目的,已经了解了小说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点。初步学会了对人物的分析和情节的梳理,但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古代白话的文本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字词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3.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明清时期经典长篇小说节选,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范进中举》一文选自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这个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本文写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一事,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以及他周围的胡屠户、张乡绅、乡邻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写出了当时的世态百相,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文中的人物刻画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文中生字词,积累词汇。 二.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知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知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 1.通读课文,划出自己生疏的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2.完成相关检测。 针对目标二: 1.浏览课文,说出文中涉及的人物。 2.略读课文,按要求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一:识字词 1.默读课文,划出自己生疏的字词,结合注释,利用词典,小组内解决。 2.检测: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星宿( ) 醉醺醺( ) 紧攥( ) 作揖( ) 带挈( ) 腆( ) 侥( )幸 讳( ) 绾( ) 轩敞( ) 桑梓( ) 簇( ) 拥啐( ) 拙( )病 (2)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 唯唯连声 桑梓 狗血喷头 商酌 不省人事 环节二:知内容 1. 浏览课文,看文中涉及到哪些人物,并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明确: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 印象深刻的人物——范进、胡屠户 2.(1)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与范进有关的内容;并从范进的角度,以范进中举前后为序归纳文中的主要事件。 明确:挨骂、卖鸡、发疯、挨打、受赠。 (2)用同样的方法,从胡屠户的角度进行概括。 明确:庆贺(辱骂) 治疯病(打范进) 受谢(接受范进的钱) (3)从刻画人物的角度看,范进和胡屠户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明确: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示例: 胡屠户吃的醺醺的。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醺醺的”“横披”“腆”几个词语恰当地描画了胡屠户粗俗鄙劣的形象。)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得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我却是不敢做这样的事!” (范进的中举改变了他在胡屠户心中的地位,由“现世宝”变成了“老爷”,是“天上的星宿”。原来是任意辱骂,现在为了给范进治病要他打一巴掌,胡屠户却再三推辞,说天上的星宿打不得,充分表现了胡屠户的庸俗势利。) ……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他嗜钱如命的本性。)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形象,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重点) 2.通过资料链接,理解范进中举喜极而悲的社会根源,从而体会到“喜剧”后面的悲剧性。(难点)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1: 1.精读第5自然段,分析范进这个人物形象。 2. 结合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 针对目标2: 1.相关资料链接。 2.思考范进中举后却发疯的原因。 3. 结合课文具体描写,谈谈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一:析人物 1.阅读文章第5自然段,分析范进这一形象。 (1)范进确认自己中举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重点朗读以下部分,结合动作,读出惊讶、惊喜。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 (2)范进反复说的“好”,到底好在哪里呢? 该片段中,范进反复说“噫!好了!我中了!”结合课文内容,看范进反复说的“好”,到底好在哪里。 提示:可以从吃、住、用、社会地位等方面思考。 明确: 家庭地位提高了——胡屠户对范进的称呼以及给范进的贺礼的变化,离开范进家的动作的变化,胡屠户的心里的变化。 邻里关系改善了——中举前的冷落与中举后的热闹 社会地位尊贵了——张乡绅送来了银子和房子 物质生活丰富了——从此不缺银子 小结:中举有这么多的“好处”,一个“好”字,写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百相。“噫!好!我中了!”从此再也不会被丈人任意辱骂了,再也不会缺吃少穿了,从此就有尊严了,有银子也有房子,还会有奴仆、有丫鬟,有人伺侯,有人巴结了,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将有了,这么多的好,让他不敢相信,于是疯了。这里既有范进的惊喜,更有作者的叹息。这样的一种社会风气给了当时的读书人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挤压,让太多的范进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2.概括本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范进的疯态的。(作者用什么方法让范进的中举而疯给读者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 明确: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动作、语言)——拍、踹、跌,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多次重复,“我中了”一句话反复出现。拍手、笑等动作印证了他是喜极而疯,“我中了”则体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 侧面烘托——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 环节二:知手法 1.作者用什么方法让范进的中举而疯给读者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 明确:(1)对比 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胡屠户等人的变化。 (2)夸张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运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屠户的动作,突出了一向对范进蛮横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敬畏与巴结,写出了他的势利。) 2.细节描写也是本文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法之一,请分析归纳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示例: (1)……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2)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用“攥”“舒”“缩”“揣”四字,写出了胡屠户的见钱眼开和虚伪做作。) 环节三:明主题 1.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当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却发疯了? 【资料助读】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明确:范进从20岁起屡试不中,苦苦挣扎,直到54岁才得了个秀才。邻里的揶揄、胡屠户的责骂,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他内心压抑着一种不平之气,但又相信命运弄人,自安于卑微屈辱的地位。他时时热切盼望中举,又从没料想到那一天真的会到来。当他已完全习惯那种饥寒、屈辱、寄生的可怜地位,已麻木到在胡屠户那种难堪的辱骂面前点头称是的时候,突然看见“第七名亚元”的大红报帖,他那被失败和屈辱所窒息了的一切欲望和自尊心,以及多年来郁结的怨愤和悲哀突然活跃起来,他的神经无法承受,情不自禁的喜极发疯。 2.结合课文中对范进的描写,你认为如果范进生活在今天,他会怎样?我们该怎样评价范进这个人? 明确:一个人的命运与他的性格相关,也与这个人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范进是本文的中心人物。作者对他的描写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他悲苦辛酸的命运,一是他卑怯屈辱的性格。这两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统一的,都同他热衷功名富贵却又长期落第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穷得绝粮断炊,连老婆和老母亲都不能养活,这便招致丈人胡屠户和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笑;而这遭人白眼的处境,又形成他自轻自贱、逆来顺受、“唯唯连声”那样怯儒、卑微和屈辱的性格。他的性格反映出科举重压下落第文人的辛酸悲苦,他的命运体现着当时知识分子的生命状态。 3.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 喜剧理由——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而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悲剧理由——范进中举,表面上看是“大喜”,实际上是范进人生命运悲剧的一个展现。中举前生活贫困,没有营生能力,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只是苦读“圣贤之书”;一旦中举,便马上换了“贵人”的嘴脸,同张乡绅的攀谈更是充满虚伪。 由此可见,范进如不中举,世上多了一个迂腐无能、贫病潦倒的书呆子;范进中了举,社会上也只不过多了一个虚伪腐败、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所以无论中举与否,对范进来说都是他人性的缺陷与灵魂的失落,是人生的悲剧。 小结: 科举制度是一个枷锁,有的人因它而喜,因它而悲,因它而感受屈辱,因它而虚伪势力。范进的遭遇让我们同情,又让我们叹息。作者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既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也有无尽的辛酸和同情!时代发展到今天,尽管我们也有许多的烦恼,毕竟比起范进那个时代的人,我们除了考试还有很多的出路,因此,我们应该为自己生长在这个开放的时代而骄傲。 祝同学们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人物 可悲 官场 好 黑暗 世风 恶浊 灵魂 丑恶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