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08-14 手机版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杨兴

一、教材分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还有它汇聚一般消息类文章所有的特点于一身,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深入挖掘其魅力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初高中阶段,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同时也是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候。课文的价值在于作者以清晰地可视性、生动的可听性、鲜明的色彩感、清新而富有动感的语言来如实的记述了香港回归的盛况。阅读的时候激动人心,更能深刻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习惯,使学生能迅速、准确捕捉基本信息,就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掌握新闻特写的特点以及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揣摩新闻语言简洁、准确、委婉的特点和对细节内涵的领悟力。

难点:

理解作者新闻场景与历史材料结合起来读写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么一副对联:何以慰相思一百年天高地迥夜夜芳魂萦故里,不堪嗟往事整世纪子远亲疏年年酣梦盼回归。这副对联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之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再一次体会香港回归的盛况。

(二)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新闻的特点:  

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篇幅小是其基本特征。其种类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消息、述评消息。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消息的标题又分为主题、引题和副题三种。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是指新闻消息的结语,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

信息筛选:

1.解题: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含义。从字面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2.读课文,从中筛选出有关描绘现实场景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不列颠尼亚”号离港的过程。

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本文除了写离港过程以外,还交代了一些背景材料,如果把这些材料删去,读一读,有什么区别?

明确:如果删去历史背景材料,虽然文章描写的场景依然清晰,但和原文相比,缺少一种沧桑感和厚重感,削弱了场景表现主题的力度。而把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分析鉴赏:

一、准确得体的语言  

1.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明确:加点的词语准确生动地描写出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时黯然神伤的神情,以及他对大英帝国失去香港产生的失落感。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自豪。

2.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了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二、画龙点睛的议论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明确:这是作者在记叙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时的无比兴奋。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明确: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三、诵读课文,体悟感情

本消息记录了香港回归过程的几个重要时刻及场面,朗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庄重、严肃。

因为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代表的是国与国关系的大事,出席活动的是双方的元首,所以语气要庄重、严肃。

2.骄傲、自豪

因为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它在一定程度上洗刷了我们的百年耻辱,所以应读出骄傲、自豪的口气。

3.留有余韵

对于英国来说,香港回归中国是一种失落,所以文中有关英国人行动的场面及介绍一些建筑变迁的部分,要读出一些沧桑和凄凉,但不要讽刺。

(三)课堂小结

《别了,“不列颠尼亚”》带着我们再一次重温了香港回归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同时作者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借鉴作者这种用历史资料增强文章厚重感的写作手法。

六、课堂训练

1.我们基本学完了对《别了,“大不列颠”》一文的研究,可是我还是要多问一句,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3.根据新闻的特点,试着写一篇短新闻。

七、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2课。这一单元都是新闻文体。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学习本课及本单元,有助于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新闻这种文体是熟悉的,但这种熟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文章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学生对这则新闻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比较难把握,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的艺术特点。

难点:

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明确:一、导语: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1-3)。

二、背景:引 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4-6)。

三、主体:随参观者脚步而行(7-15)。

四、结语: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6)。

2、这篇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新的事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3、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还要去报道?说说你对标题的理解。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四)精读课文

1、这篇新闻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2、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明确:不协调的事物叠合在一起。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3、文章开头写“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8222;8222;”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8222;822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首尾呼应,显得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写法上:以乐景衬哀情。

内容上:突出文章主题,表达出了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4、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者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成为新闻史佳作? 

明确:(1)突破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原则。  

(2)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3)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五)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思。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六、课堂训练

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