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三步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07-26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学习些对偶句。 (2)理解文中的典故,加深做传统文化的了解。 (3)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4)背诵课文(3—4段),背诵其中的主要名句。 2、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3、教学难点:(1)骈体文的特点;(2)背诵课文(3—4段),背诵其中的主要名句。 4、教学课时:3课时。 5、朗读背诵与小组探究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学习疑问 1如何让学生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2、如何扎扎实实地落实背诵并默写《滕王阁序》的教学目标。 学习建议 1、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层逐段背诵默写。 2、注意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课文意思。 【知识链接】 一、作家及背景: 王勃:(649--675),初唐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 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王杨卢 骆”,亦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长于五律,偏于描写个人经历,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流丽。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而有气势,以《滕王阁序》为较有名。 背景: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如果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 二、解题: 《滕王阁序》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 1、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1)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 (2)平仄相对,音律和谐; 2、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3、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但运用得当,内容丰富,也能增强文章艺术性。 4、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这时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 三、中国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 黄 鹤 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唐8226;崔 灏《黄鹤楼》) 岳 阳 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8226;范仲淹《岳阳楼记》) 滕 王 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 8226;王 勃《滕王阁序》) 鹳 雀 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8226;王之涣《登鹳雀楼》) 四、古代年龄代称: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 孩提:又作“孩抱”,泛指儿童。 垂髫:(tiáo):古时童年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指童年、幼年。 总角:指童年时代。 始龀(chèn):儿童开始脱去乳牙。长出恒牙。因此指童年。 幼学:《礼记8226;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豆蔻(kòu):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年,豆蔻枝头二月初。”后因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 为髻,因此作为成童的代称。 及笄(jī):《礼记8226;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笄,用簪子盘头发。因此,称女子十五岁,亦指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表示成人,称为弱冠。 而立:《论语8226;为政》:“三十而立。”就是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论语8226;为政》:“四十而不惑。”(不惑:遇事能明辨不疑)因此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知命:《论语8226;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代指五十岁。 花甲:指六十花甲,以天干、地支的名号相配而得,后来用作六十岁的代称。另,六十岁亦称“耳顺”。 古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代指七十岁。 杖朝:《礼记8226;王制》:“……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后因指八十岁。 耄耋:(màodié):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黄发:指年老、长寿者。 期颐:(jīyí):指一百岁。期(jī),周年。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 1)阅读作家作品介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认真阅读全篇,给加点的字正音并解释其词义 1、星分翼轸( ; ) 2、襟( ; ) 三江而带五湖 3、鹤汀( ; ) 4、凫( ; )渚( ; ) 5、川泽纡( ; ) 6、孤鹜( ; 。比较:骛:纵横奔驰,动词。) 7、樽( ; ) 8、迥( ; ) 9、南溟( ; ) 10、胜筵( ; ) 11、梓( ; )泽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听录音范读课文:正音,进一步感知了解课文。 四【探究】学生自读课文,小组朗读交流课文,并推选一位同学在班级朗读。 五、作业:熟读课文,断句品韵(给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处画斜线)。 (一)四字句: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二)六字句: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三)七字句: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四六对四六: 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五)六四对六四: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六)主谓结构相对: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七)动宾结构相对: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八)偏正结构相对: ……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第二课时 一、教师检查作业情况。 二、【探究点一】 1、小组内交流作业完成情况,断句品韵。 2、班级交流断句品韵,进一步感受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二、【探究点二】 1、小组探究口头翻译第一段并归纳段意。 段意: 2、师生互动交流并笔译第一段。 译文: 三、巩固提高:朗读第一段并背诵默写其中重要名句。 四、作业:熟读并翻译二、三段。 第三节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探究点一】 1、生生互动:交流学习成果,口头翻译第二、三段并归纳段意。 段意: 2、师生互动交流并笔译二、三段。 译文: 二、【探究点二】生生互动:背诵二、三段。 三、作业:熟读四、五、六段并归纳段意。 第四节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探究点一】 1、生生互动:口头翻译第四、五段并归纳段意。 段意: 2、师生互动交流笔译四、五段。 译文: 二、【探究点二】1、生生互动:口头翻译第六、七段文字并归纳段意。 段意: 2、师生互动交流,并笔译六、七段。 译文: 三、【探究点三】 1、生生互动: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2 、师生互动交流。 四、巩固提高:熟读全篇 。 作业:1、归纳总结本课中的文化常识及常用典故。 2、模仿本课的对偶句形式,写两组对偶句。 【巩固提升】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朕,读后回答l~3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是( ) A.岳阳楼 B.鸛鹊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2.“两字总关情”的“两字”指的是( ) A.王之涣在《登鸛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干”、“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文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灏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以写湖光山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滕王阁序》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滕王阁序》是骈文名篇,王勃在文中不仅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还抒发了“无路请缨”之感慨,可贵的是文章并非一味地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其间还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思想感情丰富细腻,值得我们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并应用到相关作文中去。 素材一 王勃从小聪明多才,七岁就能写很好的文章,未成年就补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迁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对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也受累贬为交趾令。可以说王勃短暂的一生,挫折不断,他渴盼施展才华,渴盼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但世态炎凉,遭遇挫折的人却往往感到别人在远离自己,于是王勃那种孤独无依、愤懑悲凉的心情,在《滕王阁序》中流露了出来。 写作应用 1、自古圣地贤皆寂寞 2、千里马与伯乐 3、不拘一格降人才 4、人才与社会等 素 材二: 历来有志之士对 自己的理想总是 能尽量克服困难执著地去追求,就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自励志节,不甘沉沦。王勃就是这样,怀才不遇,屡遭挫折,不自暴自弃,难能可贵。 写作应用: 1、逆境成才 2、理想之花开在风雪后 3、身处逆境不坠青云之志 4、自励志节,不甘沉沦者赞 5、爱拼才会赢等 素材三: 在滕王阁宴会上,王勃没有过分渲染个人的痛楚,而是借冯唐、李广等到名人来安 慰自己,也安慰天下失意之人,并且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来勉励同仁。 写作应用: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2、心态 3、人心最坚强 4、失意不失志等 素材四: 王勃写的《滕王阁诗》通过对滕王阁昔日盛景和今朝衰落的对比描写,抒发了自己对韶华易逝的感慨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的心愿。 写作应用: 1、入世与出世 2、建功立业,流芳后世 3、追求 4、人生的境界 5、人不能失却抱负 6、向上是人生的动力等。 重温《滕王阁序》 我第一次读《滕王阁序》已经是40多年前上山下乡的事了,当时,和我住同房间的知青有一本《古文观止》,我喜出望外,一有时间,我就拿起钢笔在4A的白纸上用仿宋体认认真真地抄写书中的文章,一方面是想学点文化,另一方面也想练练字,两者兼顾,乐在其中。读《滕王阁序》时,因生字太多,我是边查字典、边写、边看读完全文的。《滕王阁序》写得实在太好,当时只觉得眼前一亮,这是我读过的唐宋散文中写得最好的一篇。 南昌的滕王阁之所以会名闻天下,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滕王阁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90年代初出差时去的;第二次是在2010年9月自驾游和爱人一起去的。滕王阁历经一千多年,几经翻修、重建。新建的滕王阁雄伟壮丽,楼上高挂的贴金的“滕王阁”正匾是苏轼的墨迹,正门不锈钢长联“落 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毛泽东的笔迹。登上滕王阁,默读《滕王阁序》,领略诗人的情怀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但那次,我登高望远,俯视滔滔东流的江水,却谈不上感慨万千,自知其缘故是对《滕王阁序》不甚了解罢了(先前读过的已忘得差不多了),倘若当时能熟背《滕王阁序》,感慨一定不一样。如今退休在家时间多了,也是为了弥补缺憾,前些日子花了好几天的功夫重温了《滕王阁序》,读完后感到受益匪浅。 凡读过《滕王阁序》的人,无不惊叹作者的才华横溢。我想,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比喻王勃的学识一点也不算过分。阅读《滕王阁序》,犹如迈进了一个散文的小“百花园”,这里可以欣赏和玩味的句子实在太多。 我们不必说那千古绝唱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必说那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也不必说那字字掷地有声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不必说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单是在行文间所到之处信手拈来的,就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句子: 且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南昌,是“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风水宝地;“童子何知”躬逢滕王阁的胜饯,这里“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宾主尽东南之美”;盈视山原川泽:“层峦耸翠,飞阁流丹,鹤汀凫渚、桂殿兰宫”,好似一幅幅风景画;倾听江中传来令人向往的“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的叫声传到了“衡阳之浦”;就连那恭维话:“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也是写得不媚不卑、风度得体。通篇词语、句子可谓俯首拾来皆是佳句名言,不胜枚举……,其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舟唱晚”、“物换星移”等都说得上是脍炙人口词语,不断地被后人广为引用。 《滕王阁序》是王勃骈文的代表作,文章属对工整、引典自然、辞句优美、恣意纵横,真可谓“大家手笔、非同凡响”。而给我一个最深的感觉就是他用词十分精准。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词中的“穷、惊、断”等字用得实在太精妙;又如“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诗句中的“空”字,写得惊天动地,其妙之处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王勃的用词不单精准还很华丽;虽说华丽,但并非华而不实,而是恰到好处,回味无穷。 《滕王阁序》与其说是王勃为滕王阁作序,还不如说是他在为自己表白心声。全文寄情于山水之中,借写《滕王阁序》大抒“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怀。 如此说来,《滕王阁序》为何还会得到大家的如此认可?我在想,除了大家惊叹王勃的文笔之外,一方面是因为他是用自“心”在写,文章写得情深意切;而另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写尽了对岁月人生的感悟而引起了世人的共鸣。 如:仕途上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王勃虽说是“童子”,却道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等激人奋进的句子,这已经是长者的风范了。而最后的那首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更是惊艳四座,即便是李白来了,也会象他看了崔颢写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样,自叹不如,说出类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话来。 大凡受到挫折之人,会有不凡之举:昔,屈原被放逐才赋《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才有《兵法》;司马迁惨遭宫刑,最终完成了《 史记》……王勃受到挫折之后,有机会让他写出《滕王阁序》这样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一生也已足矣。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据说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来的,然,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诗句之所以被世人称为千古绝唱,是因为它所要表达的意境极其深远,而不仅仅止在字眼上,即便要从字眼上去解释,也不是我等能够解释清楚的。这里的“落霞”指的应该也只能是夕阳下的晚霞;我看过冰心写的散文《霞》,其中有一段有关“落霞”的描述,写得很美,很有感触,或许还能补充说明点什么,文中写道: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能把“落霞”诠释得如此之妙,也只能出自大师之手。最后一句似乎与主题无关,其实不然,美丽的黄昏还在延续,落霞正沿着地平线从东半球向西半球飞去,连同作者那颗孤独的心……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