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精品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8-07-19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②感受毛泽 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二.重点及难点:

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

三.学习时间:    一课时

四.导学流程:

1.知识链接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 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

2.写作背景

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3.关于词牌

词牌是“ 沁园春:,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 “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4.课前诵读,整体感知、自我鉴赏。

 1.利用工具书正音。

  

舸         寥   廓         峥  嵘          遒          遏

2.在诵读中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①《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其突出 特点就是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同学们课前诵读,找 找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动词有哪些?

②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 象把诗意串合起来。那么,开篇前三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什 么呢?并思考“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③诵读时再找找“看”字统领了几句?都包括哪些意象? 以及词人是如何表现这些景物的,找出哪些字用得好? (如“鹰击长空”,“击”可以改为“飞”吗? 再如 “鱼翔浅底”,“翔”可以改为“游”吗? 以及“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竞”表现了什么?

④诵读后想想这一幅绚烂的秋景图,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⑤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还会感到“怅”呢?(联系时代背景)

⑥试着揣摩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情怀?

5.整体读完这首词,你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

6.试着背诵全词。

五.课堂展示,合作探究:

六.学习小结

七.反思提升

八.课外作业

有感情 的朗读全诗并背诵全诗。

《沁园春长沙》赏析

万山红遍 一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 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与崇高联系起来,赞叹:“大哉!尧 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目之一。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