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07-16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排比、对比、反复的修辞方法  ,体会诗人感情,分析大堰河形象

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品读、捕捉意象、分析细节来认识大堰河的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感恩母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中品味人物形象,体会诗人感情。

难点:理解描述性意象的运用及作用

【资料准备   预热头脑】

1.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诺娃》、《礁石》等。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1932年诗人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青年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些手无寸铁的青年“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诗人在监狱的日子里。当他看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了这首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2.创作背景:艾青在大堰河家生活的情况以及大堰河对他的影响。

艾青1岁至5岁的孩提岁月,都是在大堰河家度过的。从诗的第3节,我们可以看出,大堰河十分疼爱自己的乳儿。大堰河的几个孩子,和艾青就象亲兄弟一样,泥里爬,土里滚。大堰河不仅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艾青的成长,而且她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爱她”,“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因此,在他后来走上诗歌创作道路时,他是那样深沉地歌唱土地、歌唱农民、歌唱广大劳苦群众为反抗黑暗、压迫与残暴而进行的斗争。人们称这位诗人是“农民的后裔”、“农民的儿子”。 

30年代末在上海,有一位诗人见到艾青时,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尔后许多年中,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误解为一条河流。但是,如果我们把拥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并在国内外获得崇高声誉的艾青的诗歌,比喻为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它的永不枯竭的源头,就是“大堰河”!它的情愫,它的主题,它的美,都可以从这个源头找到答案。

3.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

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4、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1. 场景细节描写。例如: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 服饰细节描写。例如: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3. 语言细节描写。例如: 

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4. 动作细节描写。例如: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5. 心理细节描写。例如: 

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魏巍《我的老师》)  

细节描写种类繁多,不一一列举。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阅读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其绝妙之处。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一读课文  表情达意】

【粗读课文】

在阅读中需注意:(1)梳理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2)如何理解题目;(3)整体感知,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含义。

【重点字词】

1、正字音

大堰(yàn)河    青苔(tái)    荆棘(jí)   虱(shī)子    掐(qiā)死

火钵(bō)     灶(zào)火   忸怩(niǔ ní)  冰屑(xiè)      麦糟(zāo)

炖(dùn)肉    团箕(jī)    凌(líng)侮    叱(chì)骂   咒(zhòu)语

檐(yán)头       瓦菲(fēi)     匾(biǎn)       碾(niǎn)

2、多音字辨析

菲: fēi〔芳菲〕   泥:ní〔泥潭〕   泊:bó〔飘泊〕   苔:tái〔苔藓〕

fěi〔菲薄〕      nì〔拘泥〕      pō〔血泊〕      tāi〔舌苔〕

3、形近字辨析

堰:(yàn)堤堰          掐:(qiā)掐死         苔:(tái)青苔

揠:(yà)揠苗助长        陷:(xiàn)陷害        笞:(chī)鞭笞

偃:(yǎn)偃旗息鼓       谄:(chǎn)谄媚

凌:(líng)凌空          忸:(niǚ)忸怩        碾:(niǎn)碾碎

陵:(líng)陵墓          纽:(niǚ)纽扣        辗:(zhǎn)辗转

棱:(léng)棱角          纽:(niǚ)枢纽

4、词语解释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檐头】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檐部分。

【瓦菲】房上瓦缝里长的草。

【典押】典当,在旧社会里,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天伦】伦,人伦,封建社会尊卑长幼的关系。

【匾】长方形的木牌上面题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挂在门的上头或墙的上部。

【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火钵】类似盛炭火的火盆。

【一手把】即将近一把,形容数量少。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飘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凌侮】欺凌,侮辱。 

5、近义词辨析 

养育:抚养和教育。 

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

【题目解说】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带有自传性质,是诗人献给自己“母亲”的诗,满益着赤子之情。在诗中,我们看到,“母亲”是和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母亲”的形象时时出现在种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她是那个苦难的年代里善良而不幸的劳动女的代表。诗人把对“母亲”的爱上长上到对“大地一切的”“大堰河般”的母亲们,也就是对生活在广大土地上的中国农民的同情和敬爱。这样,这首诗就具有了浓郁的抒情气息和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

【整体感知】

诗歌结构:

第一部分 1、2节 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 3-8节 回忆大堰河的乳母生涯、佣工生涯及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淳朴、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 9-11节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 12、13节 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

在这四部分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感情线索,那就是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有了这条感情线索,才使本诗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记事写人来抒发的,而这些事又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来表现的,这一系列的意象又写出了人物形象。

创作思路:

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再读课文  精讲精析】

【细读课文】

在阅读中需注意:(1)梳理并分析课文内容。(2)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3)体味本文的艺术手法和抒情特点。

思考1:诗句“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说明了什么?

思考2:第一节最后一句重复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有什么作用?

思考3:作者为什么要交代“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思考4: 在第三节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来写?

思考5:诗人是怎样来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的?

思考6:我回到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从诗中找出)

思考7:为什么反复强调父母是“生我的父母”,我是“新客”?

思考8:第8节是如何写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的?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9:诗人反复强调:“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而大堰河却“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这起什么作用?

思考10:作者是如何写大堰河的悲惨结局的?

思考11:诗的结尾是如何表达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礼赞的?

思考12: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吗?

思考13:在第二部分中回忆了大堰河对我的爱抚,作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爱的?

【精讲精析】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解析:(思考1)作者舍弃了大堰河许多的遭遇,而写她的名字,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压迫下贫苦妇女的尊严和价值这种触目惊心的事实。】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解析:(思考2)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贫苦保姆的真挚感情。】

【解析:第1节,说明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的穷苦的劳动妇女。诗从三个方面介绍大堰河的悲苦低微的身世:没有姓名;童养媳;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大堰河,是我的保姆”首尾反复吟咏,突出了诗人与大堰河的特殊关系。】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解析:(思考3)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实际上遭到了父母的变相遗弃。出身贫贱的大堰河,却给予了这位弃儿以深厚的母爱。】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解析:第2节两句,首句点明自己的特殊身分,既是大堰河的儿子,又是地主的儿子,第2句突出了大堰河和“我”的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这里,诗人运用回环往复的手法,让“大堰河”反复四次,诗节末尾改用第二人称和呼告的形式,强调“我”“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拉近了与“大堰河” 的距离,倾注了对大堰河的特有深情。】 

【解析:第一层(即1至2节),首先点明大堰河悲苦的身世:她没有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继而引进主题。】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1),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解析:(思考4)描写了一系列图景,有“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园地、长满青苔的石椅”,给人创造一种孤独、凄凉、冷落的意象。】 

【解析:第3节,介绍了大堰河悲惨贫苦破败的家世。诗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无限思念,对她悲凉身世的无比同情。诗人描写时善于通过想象和联想,捕捉一些富有特征的意象:坟墓是“草盖的”,出奇的荒凉;故居“关闭”了,檐头的瓦菲已经“枯死”;园田仅仅“一丈平方”,也被“典押”;门前的石椅“长了青苔”,这里早已荒无人烟,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破败景象呈现于读者的眼前。 

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这是写实,诗人确实是在被投入监狱以后的一个寒冷的雪夜,想起了许多人和事,其中包括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但这也是写虚,有其象征的意义。诗人是借用雪来表示对大堰河的赞美,雪是洁白无瑕的,在诗人心目中,大堰河对自己的爱、大堰河的善良品德就象雪一般的圣洁。雪也是冷酷严峻的,诗人在寒冷的雪夜,在反动派严酷的暴行下,想起曾给予自己无比温暖的保姆,也是合乎逻辑的,所以诗人说:“我看到雪使我想到了你”,以此来表示对大堰河的赞美与思念。】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解析:(思考5)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大堰河厚大的手掌。这里诗人用鲜明的画面,用大堰河一天的劳动,通过具体的动作表现出“我”的保姆的辛苦和劳累。】【解析:第4节,描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用了八个排比句,通过八个细节,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一方面进行无休无止的繁忙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善良,对乳儿无私的爱。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大堰河“厚大的手掌”,这是一双勤劳、温暖的母亲的手。诗人没有用抽象的词句,而是用鲜明的画面,把她的繁重劳动表现出来。通过“搭”、“拍”、“放”、“补”、“掐”、“拿”等手的动作表现出保姆的辛苦和劳累。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堰河仍然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通过对比突出表现了深厚的母子情意。“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破烂的衣服、衬衣上的虱子,突出了大堰河家境的贫穷;“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被柴刀砍伤了的手”,说明大堰河一家人大大小小辛勤劳动,仍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从侧面控诉了社会的不公,与下面第6节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解析:第5节,写“我”离开大堰河回到家中。“吃光”二字写出了大堰河为哺育乳儿耗尽了全部的心血,诗节的末尾突然改用设问句“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不仅使情感陡然掀起波澜,形象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依依不舍和无限疼爱的心情,也逼真地写出了一个幼儿的纯真无知。】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1)的炕凳,

我吃着碾(2)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注](1)火钵:类似盛炭火的火盆。(2)碾:niǎn。

【解析:(思考6)“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呆望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忸怩不安”,这些都表明“我”与这个家的格格不入,也暗含着“我”对乳母的怀念。】

【解析:(思考7)表明作者对亲生父母的不满,对乳母的眷恋、热爱和赞美。】

【解析:第6节,写“我”回到自己生活优裕的家中时,像陌生的新客一样忸怩不安。这一段诗人从吃、穿、住等方面极力铺叙了地主家富裕豪华的生活,“红漆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这些与大堰河家里的贫穷构成强烈的对比,辛勤劳动的人如此贫苦,不事稼穑的人如此富有,表现这世界的不公道。“天伦叙乐”的匾与“新客”、“我呆呆地看着”与“不熟识的妹妹”、“生我的父母家里”与“忸怩不安”,诗通过这一系列矛盾的意象与在大堰河家里形成对比,反映了在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而充满欢乐和洽,在自己家里虽然富贵而毫无感情,表达了“我”对大堰河及其一家深挚的爱与深沉的留恋。】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解析:第7节,写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诗反复铺排“她含着笑” 不停歇地劳动, 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鲁迅写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开始做工的那一段:“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就可懂得“笑”里所包含的深刻悲剧意味。大堰河的“含着笑”,一方面说明大堰河的要求多么卑微,她的生活目标多么地容易满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旧时代穷苦人要谋生,必须在主子面前强颜欢笑的辛酸,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忍辱负重、做牛做马的艰辛。】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解析:(思考8)①在年节里把最好的食品“冬米的糖”留给自己的乳儿;②还深情地“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③而且做着不能对人说的美好的梦。这些都表现了大堰河的淳朴善良。】

【解析:第8节,进一步写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真挚的爱。诗人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显要的位置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她甚至还作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乳儿得到了幸福,她也得到了幸福,可见,大堰河把自己一生的命运和乳儿紧紧地联在了一起。这几个感人的细节,反映出大堰河像爱她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解析:(思考13)诗人不惜笔墨进行了铺排,先用8个排比句刻画出8个细节,这8个真切、动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写得非常具体、充分。还写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来衬托出大堰河对我的爱。大堰河为了生活,到地主家干活,劳动是极繁重的,作者用了6个排比句写出来,然而她却是“含着笑”,这表明她的勤劳与善良,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种爱是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而无私的爱,真正的母爱。又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的描写,有切糖、夸画、赞儿,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解析:第二层(即3至8节),集中地刻画了勤劳、健壮、宽厚善良的大堰河保姆的崇高形象,在对她的追忆与怀念之中,表现了诗人对她尊敬与热爱的深厚感情。】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解析:(思考9)这样写既加重了悲剧气氛,也表达了自己非常遗憾的心情。】

【解析:第9节,写大堰河临死时一家人的悲痛。丈夫“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说明她在家人心目中的位置,受到丈夫、儿子的热爱,这正是由于她勤劳、无私的品德。她死时,还牵挂着自己的乳儿,轻轻呼唤他的名字,可见其爱的深沉。首尾反复“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表现了作者的哀悼与歉疚。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大堰河在还没有吃上乳儿的喜糖,喝上乳儿的婚酒,让乳儿媳妇叫她婆婆时就死了。大堰河在还没有弄清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没有明白解脱她悲惨命运的道路时就死去了。

这一节描写大堰河的死与上一节描写大堰河的梦形成强烈对比,诗以乐衬悲,表达对大堰河的同情。“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在这里诗人运用电影的对比蒙太奇手法,展现了两副画面,以甜美的梦境与凄惨的去世进行对比,暗寓了在黑暗的社会里,大堰河追求的理想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清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1)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注](1)一手把:即将近一把,形容数量极少。

【解析:(思考10)诗中连用了几个排比句,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遭遇:“四块钱的棺材”,几尺长的土地和“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解析:第10节,写大堰河的殡葬。“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是对大堰河的悲惨一生的概括;“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正是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归宿。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数字对比,“四十几年”、“数不尽”是巨大的数字,突出她受苦时间之长,灾难之深;“四块钱”、“几束”、“几尺长方”、“一手把”是极小的数字,突出她所得之少,在极大极小的对比中,强烈地控诉了这黑暗社会的不公。】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1),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

在山腰里,田野上,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这,这是为你,静静地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

【[注](1)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艾青后来说,死在炮火中的不是二儿子,而是三儿子。二儿子叫蒋正根,1983年才去世。】

【解析:第11节,写大堰河死后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写诗人自己走上革命的道路。这里,诗人从大堰河的悲惨一生又进而写到她一家人的遭遇,从更广更深的层面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诗人由一个“地主的儿子”转变为“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这些都说明诗人真正地成了大堰河的儿子。】

【解析:第三层(即9至11节),是写大堰河死后的悲凉和家庭凄惨的命运,诗人对黑暗社会发出了悲愤的诅咒。】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解析:(思考11)诗中运用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的礼赞。诗的最后,直抒胸臆,感情达到了高潮。】

【解析:(思考12)紫色代表着高贵,“紫色的灵魂”,热切地赞颂了大堰河高贵美好的心灵。诗人把对大堰河的爱升华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爱,本节诗中深情地写道:“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现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解析:第12节,这是呈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这一节与开头呼应,诗人由回忆转入现实,时间又回到“今天”。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用了八句排比,直抒胸臆,向大堰河呈现强烈的爱与衷心的赞美。“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后三句使“大堰河”的含义更广泛了,大堰河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作者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他是把大堰河看作是人类的保姆,作为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歌颂她们勤劳、宽厚、善良的崇高品格,揭示贫苦农民世代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发出了对旧世界的有力控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就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热爱所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紫色的灵魂”该怎么理解?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也是一种高贵颜色,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就是皇宫。艾青在诗中的紫色是强调苦涩、忧郁、压抑的方面。体会一下全诗吧,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悲哀的灵魂。但从另一方面想,一个人的灵魂,由于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凌侮、太多的折磨,那么,这个人的灵魂也便因“承受太多”而“尊贵、伟大”! 】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解析:第13节,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爱戴之情。最后两节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的讴歌、赞美。末尾这一节诗行的排列可谓匠心独运,五行分别为三字十二字四字三字二字,形似心脏,暗示诗人写的都是由衷的肺腑之言。】

【  第四层(即12至13节)是诗人献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他的笔饱蘸纯洁的心泉,写下了这样溢满深情的诗句。】

【三读课文  品味文意】

一、讨论分析大堰河形象

⑴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

主要表现在第4、5、8节里。在第4节,用八个排比句集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这八句实在是八个出色的细节,把她的爱心写得非常具体、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两句首尾反复,起了点化、强调感情的作用。在第5节,叙写“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发问道:“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显而易见,从哭声中传达出来的是对乳儿的爱。这种间接表现的方法是十分有力的。在第8节,进一步写大堰河对乳儿之爱,其细节有切糖、夸画、赞儿、梦做“婆婆”等。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得浪漫,富有幻想、激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爱至极致,不禁做起梦来。她的梦可以看作对乳儿的祝福,当然也表现出她个人的精神要求。不过,她很本分,知道自己地位低下,不配享受这幸福,所以她不敢把梦对人说。

⑵大堰河的勤劳纯朴、宽厚善良、只求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在第4节,描写她在家整天做家务,带孩子,忙得不可开交,在第7节,用6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劳动,年复一年,始终“含着笑”,显得那样勤劳纯朴,宽厚善良。为了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什么都肯干,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⑶为什么说大堰河的形象意义决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

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在旧社会颇有典型性。诗人在第12节里明确写道: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由此可见,“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诗人对她的讴歌和赞美,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

⑷本诗除了通过对大堰河形象的塑造进行抒情外,还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进行抒情。这具体表现在何处?

第1、2、12、13节都是诗人直抒胸臆。

二、细节的巧妙运用 

1、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找出运用细节描写的语段

参考答案: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第4节,第5节和第7节都有细节描写。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段细节描写,说说其作用。 

参考答案:第4节中,用8个排比词语集中叙写大堰河的劳苦生活,做饭、缝补衣物、收拾家务,吃得非常差,孩子们穿得很破烂。这8个排比实际上是8个方面的生活细节,诗人利用回忆将这些日常零乱的琐事串连在了一起,将大堰河虽然困苦但对乳儿有着无比的爱心写得非常真切,充分。 

第5节中,叙写“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发问道:“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5岁的孩子离开时稚嫩的记忆格外真实,偶然的一瞥让他看到了乳母的泪光,从“哭”这一细节中我们读出了大堰河对“我”超越血缘的爱。 

第7节用了6个排比句集中描写她在乳儿家的佣工生涯。为了生活,她洗衣、洗菜、切菜、喂猪、炖肉、晒豆和麦。。。。。。什么都干,地位的卑微与劳作繁重没有让她绝望,她表现着下层劳动妇女在面对苦难时的坚韧和逆来顺受,而且她始终“含着笑”,那么勤劳、淳朴和善良。而“我”在很多年后经历了长久的飘泊并参加了革命进步活动后,才真切地懂得了她命运的悲苦。这些细节的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大堰河的无限赞美和同情。

【研究拓展  理解升华】

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1、这首诗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多个诗节的首尾重复。反复朗读有关诗节,揣摩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全诗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第4、8节都是这样。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大堰河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节、第6~11诗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宛转,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3、这是一首抒情诗,却有大量生活细节的描写。怎样看待诗中抒情与描写的关系? 

参考答案:这首抒情诗中出现的大量生活细节,是作为诗歌的描述性意象出现的。诗歌常见的是比喻性意象,如《雨巷》中的“丁香”,作为诗人迷茫追求的象征,是带有比喻色彩的意象。而描述性意角,不像这首诗中多次出现的对真实场景的再现、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它们构成了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如,诗的第四节,开头和结尾都是“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这两句这宰连用八个“在你……之后”的排比句,每一句都是大堰河日常生活的一种描述,在这些描述里浓浓地浸润着诗人对“母亲”的赤子之情。可以说,这首诗中的描写,也是作者情感抒发的一种方式。

二、艾青的诗善于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以散文似的诗句谱写出强烈的节奏。《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本诗中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用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演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三、 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答: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

【小结归纳  自主构建】

(1)全诗作者的情感脉络

第一部分 1、2节 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怀念与痛掉

第二部分 3-8节 回忆大堰河的乳母生涯、佣工生涯及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淳朴、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眷恋与感激

第三部分 9-11节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 12、13节 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 讴歌与赞美

(2)作品主题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反馈学习  查缺补漏】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理清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点,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阅读延伸  开阔视野】

名作欣赏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 城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得很近

让他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有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很多很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鉴赏】

顾城(1956—1993),中国当代诗人,于1993年自杀于澳洲小岛,主要作品有诗集《黑眼睛》、《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和小说《英儿》等。

顾城是一位唯美主义者,毕生都执著地追求内心的梦幻,渴望梦想成真。《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首诗应该说就是顾城内心思想轨迹的一个体现,鲜明地反映了他的个性和理想。

诗人笔下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诗人的世界中只存有一切美好的事物,扬弃了一切丑恶和黑暗。诗人希望世界是多彩而纯净的,人与人之间在真诚无欺的,自然和谐相爱,未来充满希望,更希望能用自己的一份努力,消除黑暗和恐惧,让自己永远有梦幻般的感觉。总之,诗人渴望和梦想一切美好和美丽的东西在世上和心中存现。诗人强调自己是孩子,表明自己的纯真无邪,又加上定语“任性的”,突出了内心的自由和执著。从标题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个性和理想。

诗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都在强调“我”的被宠和任性,表白自己的孩童特性,但还不完全一致。第一段用“也许”表达一种不确定。“妈妈”的含义没有界定,“任性”的含义也可有几种解释,或许真是宠坏了的那种任性。而结尾则是一种肯定的语言,表明诗人的一种姿态。“任性”的含义就可以界定为“自由”而“执著”,表达了对内心幻想的肯定与追求。

《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吴思敬) 

艾青说,《大堰河──我的保姆》“带有自传性质”,“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艾青谈他的两首旧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这种“自传性质”,决定了这首诗极少用比喻意象,而纯以描述性意象为主。这类意象是诗人的心灵对现实的直接映照,其触角可以伸到生活的各个层次和心灵的各个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量和丰富的表现力。《大堰河──我的保姆》“带有自传性质”,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从本质上说它依然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对大堰河的深沉的爱为动力,按照诗的艺术规律展开想像,其意象的运动与组合主要通过如下两条渠道进行。 

其一是接近联想,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象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而把它们联想到一起。《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信息提取方式主要是接近联想:“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事物都在大堰河生前或死后涉及的狭小的生活范围内,因空间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来了,这是空间接近联想。紧接下去:“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搭好了灶火”“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等等大堰河辛勤操劳的场景,由于时间上接近的原因被联想到一起,这就属于时间接近联想了。 

其二是对比联想,即由于对某一事物的回忆,头脑中又浮现出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事物。诗人描写了大堰河家的极端贫苦的生活之后,紧接着联想到自己家里的豪华生活:“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这里展示的还不仅仅是地主与贫苦农民悬殊的生活水平,而是诗人的波涛起伏的内心世界:“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在大堰河家中的那段生活,给艾青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目睹了贫苦农民的痛苦生活,也发现了他们的善良美好的品格;他对养育自己的大堰河充满深情,而对自己亲生父母的家却感到陌生而不安,艾青的叛逆思想在幼小时候已见端倪。此外,大堰河的生前勤奋劳作与死后的惨淡萧条、大堰河对乳儿的“美梦”与现实粉碎了她的梦均构成了对比。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品格与她的悲惨命运就在这对比中凸现出来,从而显示出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和对不合理的世界的诅咒。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流溢着爱,这既是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的纯洁的、无私的爱,又是她的乳儿──诗人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爱,然而诗人并未以他的一己之爱为满足,《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献给大堰河的,同时也是献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这表明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同时也是这首诗的普遍价值之所在。(选自《冲撞的精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有删节。)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