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赏桃树——肖培东《一棵小桃树》教学镜头点评教学案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案例 2018-06-28 手机版 | ||||
《一棵小桃树》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的描写,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以及作者偶然感悟的哲理。 曲径通幽赏桃树/肖培东——《一棵小桃树》镜头点评《语文学习》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而且这种描绘和刻画往往反复出现以强化表达效果。寻常景物不寻常的情感,这篇散文的教学自然是聚焦在小桃树这一形象上展开,正如文本中一处批注所言,“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文章中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就是作者表达文章的中心载体,也是为寄寓自己的感情服务的实体。教学中,我们必须引领学生重点品读小桃树的“形”的特点,仔细体会,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和写法。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好的散文总是遮遮掩掩,绝不可能让你一览无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教学《一棵小桃树》,我们还能找到其他“曲径”去欣赏花丛树林深处的美景吗?本期四位教师的教学镜头,应可略为证。 标题,就是认识文本的窗口,循题涉文,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顺藤摸瓜。标题向来被认为是散文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文本内无限的风光。施帮达老师看到了标题的妙处,并且设计了一个极富思维含量的问题:作者在这篇散文里,一共用了8次“我的小桃树”,可见作者非常钟情于这一个称呼,可是却没有用它作为文章标题,而是用了“一棵小桃树”,大家说一说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学生的思维瞬时被激活,急切地想去探究文本。他们带着问题,带着阅读期待,主动地去阅读文本去理解作者,学习效率得以提高,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培养。在我看来,这一问题至少让学生深度体验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读出的不仅是小桃树的顽强坚韧,更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一是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把握更准确了,不仅是怜爱和呵护,更是尊重和敬佩;一是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小桃树不仅是一棵树,更是我的化身。正如施老师所说:“在两个标题的对比中,我们理解了小桃树的精神品质中那份执着、独立和坚韧,也发现作者情感由之前的爱怜、忧虑变为尊敬和感激。” 一个小小的标题,让我们深刻地看到了这篇散文的形象、情感和手法。所以,从标题入手,让学生来生发疑问,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易于点燃学生探究意识和创造热情的导火线,促使学生走进文本的深水区畅泳。 再仔细推敲,施老师的“我的小桃树”和“一棵小桃树”之辩其实已经涉及了另一条走进这篇散文的幽径,那就是对小桃树的称呼。散文阅读要抓情感,但散文中的情感不是没有依托的,小小的容易忽视的称呼,往往就是作者情感不自然流露的载体。抓住这一符号,读出符号背后的情感,也就读懂了散文。陈海波老师的镜头就是对这篇散文称呼的整体聚焦,重锤敲击。陈老师引导学生找出了这篇散文中的几个称呼,即“它”“你”“我亲爱的”。在我看来,这几个称呼背后的情感串起来,就是这篇散文的情感线索,顺着这条线索,我们得以以己之心体察作者之心。我们读到了“小桃树”是怎么样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与“我”物我交融的;又是怎么样把“小桃树”当做知心的“你”,倾心交流的;又是怎么样把“小桃树”当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亲爱的”,一起走过风雨人生的。一个个称呼,让教学纲举目张,散文的“散”,一下子凝聚而清晰。 由散而聚,这是散文的手法。好的散文,应该是写进散文的无一没有用处。因此,阅读散文自然也可以别开蹊径,由“散”落在文中看似不经意的次要的人、事、物入手,曲径通幽,走进散文所聚的神。王家良老师绕开“我”,绕开“小桃树”,绕开“我”对“小桃树”的情感而不谈,却要大谈文中的“爷爷”、“奶奶”,其中蹊跷,读后顿悟。学生读着读着,发现原来写爷爷的花事是为了反衬小桃树的坚韧,是为了表现“我”对“小桃树”生命力坚忍的赞颂;读着读着,发现原来奶奶对“小桃树”的呵护,其实就是对“我”的呵护,对“我”的梦的呵护;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把“小桃树”读成了“我”,不知不觉就体悟到了什么叫托物言志。而我们也从王老师的这条教学路径中顿悟,原来所有的次要人物,最后都汇聚在这篇散文的核心教学内容,“小桃树”、“我”、“我”对“小桃树”的情感、文章的写作手法,这应该就是曲径通幽吧。 通向散文的幽径会有很多,都需要我们到文本中去细细发掘。其实,文本进入教材,就变成了课文,赋予了编者意图,也就加入了文本之外的相应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往往能让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插图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文本中的插图对于延伸文字内容大有裨益,我们若能像对待文字那样去巧妙利用,精心教学,就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富韵味。挖掘插图资源并进行适合课堂的教学,付胜芳老师的教学就是从一幅课文的插图开始的。整个教学片断围绕着一个主问题:为什么插图上没有“小桃树”,只有“我”和“奶奶”?通过文本内容和插图内容的比照,学生明白了课文的双线推进、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及文章的主题。读插图,其实就是读文本,在比照中深入地读文本,这是教学的智慧。 “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写文章需要“创新”,教学亦然。教学有了“匠心”,就是把教学当做了艺术去追求了。当然,曲径还得回归正道。《一棵小桃树》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教师更应该去思考如何把它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去教。如果能运用教材中的“批注”和“阅读提示”开展教学,能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教读课文的方法策略来读这篇课文,教师的教材意识、单元整体意识能更增强,那么,课堂上这棵小桃树会开得更为绚烂。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