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06-23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生平,了解故事写作背景。 2、掌握基础文言知识。 3、疏通文意,能复述文本相关情节。 【学习重难点】 掌握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 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 、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 以后,他游遍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记帝王)12篇,世家(记诸侯)30篇,列传(记一般人臣)70篇,年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10篇,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8篇,共52万字。鲁迅对此书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 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4、和氏璧的来历: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 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 。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知识迁移: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 去旧职授予新职)。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如《论语• 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成语: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美中不足,只有一丁点儿缺点或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和建筑,名胜合到一块。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瑕不掩瑜:优点掩盖不了缺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 瑕瑜互见:有优点也有缺点。 (三)延伸拓展:定语后置句 “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马之千里者” “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古汉语中,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 后面。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⑴ 可予不: ⑵ 臣愿奉璧西入秦: ⑶ 拜送书于庭: ⑷ 召有司案图: ⑸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⑹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⑺ 设九宾于廷 二、古今异义 1.指示:(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古义: 今义:冒犯 4.明年:(明年复攻赵) 古义: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 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廉颇)宣言曰) 古义: 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 7.鄙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 今义:卑鄙下贱 8.以往:(指以往十五都予赵) 古义: 今义:表时间,从前,过去 9.因而 古义: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亲戚 古义: 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11.所以 古义: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2.美人 古义: 今义:美貌女子 13.布衣 古义: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14.走 古义: 今义:行。 15.去 古义: 今 义 :跟“来”相对 三、一词多义 1.负 ① 秦贪,负其强 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2.使 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3.引 ① 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 相如引车避匿 ④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4.幸 ① 而君幸赦臣 ② 而君幸于赵王 ③ 则幸得脱 5.以 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 绝秦望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 6.徒 ① 徒见欺 ② 徒以口舌为劳 7.于 ① 君幸于赵王 ② 故燕王欲结于君 8. 见 ① 徒见欺 ② 大王见臣列观 9.因 ① 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0.顾 ①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 顾吾念之 ③ 顾野有麦场(《狼》) ④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⑤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