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8-06-12 手机版


 

编制:程文柱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组别_______2016、10、16

【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活和他深沉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2.品赏诗人的写景风格,领会诗歌的悲壮情感;3.背诵这首诗。

【学习方法】1、因声求 气以声传情;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3、借助意象理解诗意诗情。

一、知人论世:

1.杜甫(712--770):字子美,           代杰出的         主义诗人。诗中自称少陵野老,所以人们也称他            。杜甫祖籍襄阳,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他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35岁以前,过着读书漫游的生活。天宝三年,同李白会于洛阳,成为亲如兄弟的好朋友。杜甫这时的诗歌风格是豪放的,如《望岳》。

天宝五年,杜甫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由于奸相李林甫把持科考,致使应试人全部落榜。杜甫在京过着艰苦的生活,也体会到了下层人民的疾苦,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咏出了“                                      ”的传世名句。

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唐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节点。当时,杜甫被叛军俘虏,押至长安,《月夜》、《春望》就是他这时的作品。杜甫从叛军中逃出,逃到凤翔投奔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所以人们也称杜甫为            。后被贬至华州,在往返途中写出了不朽诗作“三吏”(《         》、《          》、《          》)、“三别”(《         》、《              》、《                  》)。

后来杜甫漂泊到四川,在节度使严武幕府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称他为           。这时他生活比较安定,《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便是此时的作品。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离开四川,准备回乡,辗转两湖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最后死在投靠朋友途中的一条小船上

2.本诗的写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安史之乱虽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到夔州。此时,老诗人已经五十六岁。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                      ”的旷世之作。

二、合作探究:

1.“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

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2.“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风格特征,你是如何理解这一特征的?                   

3.根据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两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分析造成杜甫愁苦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对愁苦的理解。                                       

三、基础巩固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落叶         B.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C.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痛苦仇恨     D.潦倒新停浊酒杯   新停:刚刚停止

2. 对下列诗句的诵读,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 B.无 边/落木/萧萧/下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

3.文学常识:

近体诗,与         相对,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     和       两种。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共写了六种景物(六种意象):     、     、 

、     、     、     。分别用     、     、     、    、     、     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

那么,“不尽长江”则应是指                                       。

6.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       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       描写,整句属于         的写法 ,而“哀”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

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                               的写法。

7.前四句勾画三峡深秋时的景象,但没有一个“秋”字。哪些词说明时值深秋?         

8.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向是(    )

A.一二两句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勾画出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面。

B.三四句写诗人远眺所见,仰望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深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C.五六句诗人把以上景物描写蕴含的感情明朗化了,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D.七、八句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悲愁难以排遣,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 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百川东注 ”的磅礴气势。

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

D.这首七律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 七律诗之冠”。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