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18-06-11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 诵读全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品读赏析,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

【资料链接】

走进作者,背景介绍: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朗读全词,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思考:那些景物触动了词人的愁思?

二.赏析全词1.齐读上阙。

2.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反复 品读,体会本句的表达效果。 B级(点拨:结合写作背景、作者 当时的处境进行理解)

3.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传达出词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C级(点拨:可联系我国古典诗歌中“酒”的象征意义来体会)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C级 (点拨:联系词人前期词作《一剪梅》中的句子来理解,“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二)赏析下阙

1.齐读下阙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C级 (点拨:黄花即菊花,词人在《醉花阴》中曾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描写思 念丈夫的闲愁,注意对比两首词的不同。)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大胆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诗意的语言还原此句描绘的情景。梧桐材质清脆,古时常用来制作古琴,叶子硕大茂盛,落叶较早,有“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之说,因此雨打梧桐容易引起人的愁思。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一直到黄昏都没有停止。一滴滴、一声声,滴进她的心坎,敲击震撼着她的心扉,不得安宁,无 法解脱。秋风带来寒意,秋雨带来惆怅,落叶让人更感失落。风声,雨声,落叶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伤心。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作者不由得发 出一声叹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有时放,自然而别致,可谓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能是却 道天凉好个秋了。 

[研读探究]:有人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愁绪,只是抒写了她作为一个落难贵妇人 的个人哀愁,是低沉的、消极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学习总结】鉴赏诗词要注意到几个问题:

1、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结合身世背景解读。

2、研读关键词句,如诗眼、抒情句、意象。

3、发挥联想,还原画面,揣摩作者意图。 

【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全词。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