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6-05 手机版 | ||||
教学目的: 1、了解词作者的相关情况; 2、以诵读为主来品读词;体会词的音韵美; 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 1. 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 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 二、简介作者 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三、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四、集体朗诵 五、品味诗歌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春花秋月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 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头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宇宙之永恒不变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对比手法 人生之短暂无常 “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几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导学生思考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教师点评: 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以水喻愁(比喻) 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5. 知识延伸 讨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启发学生思考,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由“月”而“柳”、“长亭”。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柳:同“留”,依依惜别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送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六、 总结全诗。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七、作业:背诵课文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