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05-31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学习重难点: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学习过程 一、朗读诗歌 二、研读鉴赏 1、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明确: 2、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明确: 3、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明确: 三、艺术技巧 请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运用了什么写景手法和抒情手法? 四、迁移延伸 提高能力 导引: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伤秋、感秋或赞秋的诗文,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感悟与理解。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三种情怀较为突出: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外,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桐树、南飞雁„„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有怀》)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 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 冷落、荒凉触动 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悲叹英雄迟暮,人生短暂。 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 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五、课堂总结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多少离愁苦恨,多少艰难困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他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我们惊诧,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