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05-27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深刻体会《诗经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初步胚芽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4背诵课文。

重点 反复吟诵,体会感情,背诵课文。

难点 了解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特点。

教学手段 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一  复习,背诵课文一二段。

二.分析课文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

(1)提问:这首诗讲述了一 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情节线索是什么?

明确:一个女子的婚恋悲剧。 

情节线索:“恋爱”——“婚变”——“决绝”

(2)提问:诗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层(1—2):追述恋爱活。             

第二层(3—5):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层  (6) :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从 诗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     

明确:女子在回忆往事时,心情是很复杂的。

从一二两章详写他们恋爱时的幸福可看出她对氓仍怀有一些感情。 

从三四五章写他们婚后的痛苦可看出她对“氓”非常怨愤。

思前想后,对“氓”反感到极点,断绝关系。

四、分析 诗中女主人公形象 

1.诗中女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 

A.温柔、热情——“送子涉淇”“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B.勤劳——“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C.重情——“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清醒 刚烈 坚强 ----“反   是不思,亦已焉哉!”

五、写作技巧 

1.对比手法 

①提问:诗文中怎样体现出氓用情不专的?

明确: 使用的“对比”的手法。把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分心讨论 婚前:忠厚——“氓之蚩蚩”

婚后:变心、凶暴——“士贰其行”“至于暴矣”

②提问: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明确: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 

婚前:幸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痛苦——“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劳 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 

③文中这两次对比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的悲惨生活。

2.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诗文中“赋、比、兴”的分布情况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 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提问: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 句?好处是什么?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作用:①结构上: 

A.叙事中插入比兴句,避免了平铺直叙。 

B.起过渡作用。 

②内容上: 

A.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板书设计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三章:劝诫女 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