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名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5-17 手机版 | ||||
一、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抓住这两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设计理念: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材分析: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情分析:到了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而且二年级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同时也积累了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 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方法与途径: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雷雨前、中、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五、教学难点: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出示课件“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你们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雷雨)。 2、雷雨在夏季经常出现,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雷雨天是什么样的呢?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从雷雨前、雷雨中到雷雨后变化的图片。) (看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真美!) 3、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文章的段落. 2、思考:文章共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 3、课文读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 4、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 齐读——男女生分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记字形 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 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 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 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 (三)感悟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1、雷雨前(1――3自然段) (1)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回答乌云、大风、闪电) (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 (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 咱来看看课文中怎么说?(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很闷很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读---评议—齐读)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很闷很热的感觉呢?(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 (4)咦,同学们听听,什么来了?(出示大风录音) 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呢?(出示句子指出乱摆) 练习说话: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 (5)大风惊动了一个小精灵,他是谁?(蜘蛛)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样了呢?蜘蛛是怎样逃走的?(垂下来)你们知道怎样是垂吗? 请同学们分小组,用一根绳子绑住一件小物品,做快速下垂的工作,模仿蜘蛛在生死关头时垂下就逃走的匆忙情景。 (6)雷雨就要来了,看,闪电一次比一次亮,听,雷声一声比一声响,(播放录像雷雨前)课文用了两个词语形容雷电,哪两个? 积累词语: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越来越__ 小结: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又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想象吧!(再次读) 2、雷雨中(4--6) (1)雷雨终于来了,播放雷雨由小到大的动画 这场雨下得怎样?(板书:大、急)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说)(“哗,哗,哗,”“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如何读好“哗,哗,哗,”呢?(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该读得快一点,表现雨下得很急;有的认为应该读得慢一点,把“哗”字拖长一点来读,表示雨声很大;还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当由慢到快,以体现雨下得越来越大……) (2)夏天的雨来得猛来的急,同样也退得快,不一会雨声小了,雷声也小了。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雨的变化,哪一个?(渐渐地) 该如何读好两个“渐渐”呢?现在老师有两种读法,看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一种声音从大到小,另一种声音从小到大。)为什么? (因为现在雷声雨声都是从原来的大声到现在的声音小了,所以两个“渐渐”也应该从大到小声来读。) 小结:夏天的雨像个爱变脸的娃娃,它变化多端,时而大哭,时而欢笑。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齐读) 3、雷雨后(7―8自然段) (1)经过暴雨的洗礼,大地又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象呢?同学们去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2)学生交流:(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同学们觉得彩虹像什么呢?挂字,让我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哦,小青蛙,在叫什么呢?蜘蛛坐在网上干啥呢? (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__,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__。 (欣赏图片)瞧,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仿佛有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这雨后的美景谁还想来读?(个别读、男女生读) 4、总结: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单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五)板书设计: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 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18、雷雨 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 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六)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下来了。 一条彩虹()在天空。 蜘蛛又()在网上。 2、填合适的量词。 一()蜘蛛 一()乌云 一()彩虹 一()大风 一()大雨 一()闪电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带着课后练习问题来学习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能借助于课文的插图,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根据课文先扫除字词障碍。然后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图文对照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还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男女生分段朗读、指名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节课不足之处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影响了教学效果。但总体来说,学生对课文理解还是比较好的,巩固练习进行地也很顺利。同时学生们还说了雷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这一点非常好。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