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主题(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浙江省温岭二中 孔若秋(邮编:317500) 海子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语言简约、流畅.抒情短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其中的佳作,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编者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①。有人以为海子向往的应是“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的一方净土,摆脱了名缰利锁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超脱遁世,因为时代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大步跨向信息社会打碎了他追求的好梦,所以永远地“面向大海”。②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失之偏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自杀前不能直面尘世的复杂情感的表白,但不是表达“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也不是表达对“超脱遁世”的失望,而是表达了对尘世不能容纳他这个淳朴天真的农家孩子的不满和无奈。 让我们来细细剖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短诗。 第一章描写的是一幅作者向往的生活图景。诗人清楚的告诉我们:“幸福”是指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自由而温暖的生活——“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对大海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大海”“春暖花开”两个意象,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意向、寄托着诗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他很想走出封闭,他渴望人间的温暖。 作者为什么描绘这极为平凡的生活图景?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的生活经历吧。海子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查湾。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上小学的时候,海子放学回家,为了让两个弟弟先吃,自己往往只吃些残羹冷菜。上了初中,农忙时,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后,海子就从学校步行回家,插秧割稻.;第二天,照样做一整天的活,挣几个工分,以便为家里在年底分红时能多挣一些粮油。忙完活后,在菜地里拔几棵白菜炒熟(没有油只有盐)装入瓶中,作为他下个星期的美食;再背一瓶子的腌萝卜和四、五斤米去上学。1979年考取北大时,他手拿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上北大时,妈妈东借西凑了30元钱,给海子带上。乡村老裁缝的父亲,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钱供给海子在北大时每月10元的生活费。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19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递上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可妈妈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在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没有钱也没有空闲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可是海子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而贫穷的生活之中。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又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常远曾说:“今年开学后不久(即写这首诗的前后)”,(现在)“穷极了,临时到商店买个东西都没钱”。我认为,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可是如今他又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感。面对“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他能不失望么?于是,诗人就只能在诗中描写一幅极为普通、平凡的,自由、温暖的生活图景,来表达他对“幸福”的渴望。 再看第二章,“从明天起”,言外之意就是今天仍然过得极为艰难和不幸。“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为什么要告诉亲人自己所向往的幸福图景,目的是表达自己有心孝敬父母,但不能改变他们的贫穷,自己有心关爱弟弟,但不可能使他们走出封闭,自己内心那种痛苦、无奈、愧疚的复杂心情。目的是让亲人明白自己的一片孝心。这里诗人运用“闪电”这个意象,清楚地告诉读者:作者心中明白,那田园牧歌般的平凡普通、自由温馨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是“闪电”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美丽的愿望。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达到,只是“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幻想,“处涸辙以犹欢”的潇洒好梦。 第三章中为什么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作者心中明白,现在自己只是仅能“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只能祝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尘世”二字透露了诗人对于“幸福”的特殊情感:他不愿轻易放弃,但这些“幸福”属于陌生人,已经不可能属于自己了。“我只愿面朝大海,”字面上是“只愿”,但实际意思是“只能”,言词中蕴藏的是对“尘世”充满无可奈何的愤激的心情。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世界说成“尘世”?是什么造成作者对“尘世”如此失望的呢?上海子的生前至友西川说,“海子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这是因为当时不能透露海子的《不是遗书的遗书》:“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常远和孙舸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想使我精神分裂,或自杀。”“今天晚上他们对我的幻听折磨表明,他们对我的言语威胁表明,和我有关的其他人员的精神分裂或任何死亡都肯定与他们有关。我的幻听到心声中大部分阴暗内容都是他们灌的。”“我的所有行为都是因暴徒常远残暴地揭开我的心眼或耳神通引起的,他和孙舸又对我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听幻觉折磨,直到现在仍然愈演愈烈地进行,他们的预期目的,就是造成我的精神分裂、突然死亡或自杀”。海子给骆一禾的信中说,“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常远,他把我逼到了精神边缘的边缘。我只有一死”。常 远何许人也?是海子“交往几年,住在西环里时同一单元,较早地参与研究法治系统工程,以及对宗教(他非常崇拜西藏文化)和气功的兴趣,所以有许多共同语言”的朋友,在海子自杀前的一天,曾“建议他发挥内行的想象力,写一部关于气功的科幻电影剧本”(常远为海子死的说明材料)。从这些事实中,人们不难看出常 远等人利用海子在封闭贫穷的环境长大,在封闭孤独的生活中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的心理和偏执倔强的个性,引导他迷恋气功,直至走火入魔的过程。《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正是常远在“那一年放寒假前的一天”的建议前后写成的,因此如果有人说这就是常 远把海子逼到精神崩溃的明证,不应该是无稽之谈。西川的“他可能是在开大周天的时候出了问题。......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这些话,可以说也是有力的旁证。作于1989年3月14日的《春天,十个海子》诗中己经表现了他最后死亡时的全部景象,是诗人的自我神示。这显然是海子被“逼到了精神边缘的边缘”最具体生动的写照。是什么把一个“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西川语)的、说“雷锋是个大好人”的淳朴的农家孩子一步步逼到精神崩溃?这是一个谁都不难猜透的谜。 纯洁、简单的海子一向把世界看得无比美好,可是现实却让他碰上了“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那些人向他“灌输”“阴暗的内容”,使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目的,就是造成…..精神分裂、突然死亡或自杀,”这世界怎不让作者感到失望?又怎能说不是浑浊的“尘世”呢? 西川说,“海子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海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如果真正去认真的研究和了解海子,那么就会觉得“为诗歌而死。他的创造力已面临绝境,死是一种解脱”(罗明誉)之类的说法是那么肤浅。以为海子不能承受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说“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是那么地不理解这个贫苦不堪的农民孩子的心。我认为,这后一个“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是一种作者对“尘世”的失望和愤激之情:是“尘世”不能容纳他这个出身贫寒的天才,逼得他转过身去背对尘世,面朝大海,去寻找春暖花开的幸福的天堂。 所以,《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的主题是表达海子对自由温馨的普通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对自己不能孝敬亲人的痛苦和愧疚,对尘世的不能容纳他的无奈和不满;也蕴涵着对尘世中邪恶奸险的败类极大愤怒和控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提示 ② 张在科《<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主题探究》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第5期) 作者邮箱: wangjing08092002@yahoo.com.cn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