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文言文阅读翻译 2018-05-06 手机版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

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 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

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竞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六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B.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C.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D.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子,官名,始于周代,隋代东宫所属门下、典书二坊各以左右庶子为主官。

B.东宫,古代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亦借指太子;太子是封建时代皇帝或诸侯王的嫡长子。

C.秩奉,本义为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文中指俸禄。

D.囹圄,本义就是监牢,后又引申出束缚、困难的意思。文中指“监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政很有才干。他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虽文书案卷堆满桌子,也能够迅速作出公正判断;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事,受到时人的称赞。

B.裴政执法适度。他允许死刑犯人的家属到狱中探望;对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马上揭发,对那些再三犯法的人则严惩不贷。

C.裴政为人正直。在受命审理刘荣一案时,面对刘荣党羽的诬陷与太子的责问,他分析事理,依据证人证词,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D.裴政刚直不阿。云定兴把奇异的服饰器物,进献给后 宫,裴政 多次恳切劝谏,太子大怒,调裴政出京担任襄州总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5分)

(2)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5分)

[参考答案]

10 C

11 B 太子不一定是嫡长子,而是被定位为皇位继承者的人。

12 D “太子大怒”错,是“云定兴大怒”。

13 (1)裴政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被人们称赞。

(2)太子没有治刘荣的罪,却称赞裴政公平正直。裴政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但背后不再说什么。

[参考译文]

裴政,字德表,河东郡闻喜县人。裴政幼时聪明敏锐,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当时社会的治理情况,被人们称道。裴政熟悉典章制度。(即使)文书案卷堆满桌子,也能迅速做出判断。执法宽仁公正,没有量刑过度的情况。有犯死刑的囚徒,就准许他的妻子儿女到狱中和他团聚,到了冬季将处决的时候。犯人们都说:“裴大夫判处我死刑,我没有什么遗憾。”他执法审慎公正都像这件事一样。

转任左庶子,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事,被人们称赞为诚实谨慎。东宫凡有大事,都交给他处理。右庶子刘荣,生性非常专横固执。当时武职人员该轮番休假.通事舍人赵元恺奉命写出簿籍文书,没来得及写成。太子有旨意,再三催促.刘荣告诉元恺说:“你只管口头陈奏.不必写出簿籍文书。”等到上奏时,太子问道:簿籍文书在哪里?”元恺回答道:“禀承刘荣的意思,让我不必写出簿籍文书。”太子就拿这件事责问刘荣。刘荣便否认说,“没说过这话。”太子把这件事交给裴政推究审问。还没来得及陈述.有依附刘荣的人先对太子说:“裴政想陷害刘荣。推究案情不合实情。”太子召裴政责问,裴政上奏说:“凡推究事理有两个要点.一是明察实情。一是依据证人证词,辩明事情的实际情况.来判定是非。

我推断刘荣,地位高权势重,即使(刘荣)确实告诉过元恺,也不过是很小的过错,按道理说,不必隐瞒。另外元恺受刘荣节制.怎敢拿毫无根据的话胡乱玷污牵累别人。二人所诉的情况.似乎都有道理。赵元恺找出左卫率崔茜等人作证.崔茜等人交代的情况和赵元恺所说完全相符。从情理上既然难分是非.就应当根据证人判定。我认为刘荣告诉过元恺,这一情况一定属实。”太子没有治刘荣的罪.却称赞裴政公平正直。裴政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但回去(后)背后就不再说什么了。当时云定兴屡次进宫侍奉太子,准备些奇异的服饰器物,进献给后宫,又凭借后宫的宠幸,来往没有节度。裴政多次恳切劝谏.太子不采纳。裴政趁机对云定兴说:“您的所作所为,不合礼仪制度。再加上元妃突然去世,路上的人们议论纷纷.这对太子来说不是好名声。希望您主动回避,否则将惹祸上身。”云定兴大怒,把这话告诉了太子,太子更加疏远裴政,并因此将他调出京城做了襄州总管。妻子儿女没有跟随上任.所得俸禄.分给下属官吏。百姓有犯罪的,都暗中掌握实情。有的一整年也不揭发他们,至于屡次犯罪的,就趁大规模的集会时,将他们从众人中召出来。亲自审查核实他们的罪行。有五人被处死,流放的人很多,全境的人惶恐不安,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百姓将他奉为神明。此后境内不建监狱,几乎没有多少人打官司。裴政死于襄州总管任上,终年八十九岁。
相关链接:文言文阅读翻译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