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日》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04-26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 2.积累语言。 3. 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式,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4.学习作者的科学精神与 探险精神。 【教学重点】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 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 2、背景链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地面,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 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作家作品 1、人物简介。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 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 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人物评价。 2003年香港《大公报》发表社评《杨利伟旋风热动全城》,社评:杨利伟是这次“神舟”5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从杨利伟的表现,人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们的质素、智慧和表现,看到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看到国 家未来光辉远大的前景和希望。 战友评价杨利伟:爱钻研肯奉献。 媒体评“没看到长城”的杨利伟的另一种勇气:杨利伟做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 三、积累语言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弧 炽热 轮廓 俯瞰 模拟 遨游 严谨 稠密 概率 烧灼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屏息凝神 抄写: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 率(几率)或可能性,它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烧灼 :是指高温炙烫。 瞬间:形容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 稠密:又多又密;数量多密度大。 严谨:形容态度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遨游:漫游,游历。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四、结构内容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 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 (1)火箭发射 (2) (3) 2.各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自己要牺牲”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 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 (1) 。 (2 ) 。 (3) 。 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些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 的科学精神。 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这一部分写了 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现象? (1) 。 (2) 声。 第四 部分: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 。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